

世界杯魔咒:為球而癡狂
2014年世界杯的大幕將于6月13日在巴西開啟,屆時必將吸引全世界球迷的目光。足球作為第一大體育運動擁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世界杯的舉行無疑將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會對證券市場走勢產生階段性的影響。
對于眾多投資者來說,“世界杯魔咒”是揮之不去的陰影。所謂世界杯魔咒,指的是在世界杯期間,股市往往會出現的下跌走勢。據統計,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共舉辦了14屆世界杯,在世界杯月份,僅有3次全球股市上漲,下跌概率為78.5%,舉辦當月的歷史平均跌幅為-1.65%,顯著低于過去56年6月0.31%的平均漲幅。
自中國股市誕生以來,A股一共經歷了五次世界杯,其中上證指數三次走低兩次走高。2002年中國男足首次進入世界杯,股市在此期間漲幅最大,而且也因為比賽是在日韓舉行,股民看球時間比較合適,未出現因世界杯而影響交易的情況。不過,政策面對于世界杯期間的行情依然具有決定性作用,像2002年和1998年在世界杯期間都有重要的政策出臺,使得世界杯期間行情并不差。世界杯魔咒在A股市場中的表現并不明顯。
之所以會有這種世界杯魔咒,主要緣自于足球運動的魅力。足球運動被稱為是世界第一運動,而世界杯是代表著來自五大洲的足球強國的對抗,是一種和平年代的戰爭,它令人癡迷,令人瘋狂。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常常圍繞著世界杯而發生。比如,為了看世界杯球賽,有的國家可以給政府官員放假;為了看世界杯賽事,戰爭中的敵對雙方甚至可以為此而停戰;為了一場世界杯的勝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可以沉浸在狂歡之中。
不僅海外金融大鱷們在世界杯舉辦期間甚至都會轉而研究世界杯,事實上,國內的研究機構也在近期推出有關世界杯的研究報告。例如,廣發證券推出了《解除“世界杯魔咒”,且看A股》的研報,國泰君安證券則發布《世界杯首發11股陣容閃亮登場——巴西世界杯主題投資》的報告。
盡管世界杯魔咒的預期可能會讓投資者對6、7月A股市場走勢保持謹慎,但不可否認,世界杯也會給一些行業和板塊帶來階段性的利好,而這種交易性機會將貫穿世界杯期間。
世界杯概念之啤酒
作為酒類中品類定位激情消費的啤酒,在世界杯到來之際引起市場關注自然在情理之中。從階段性消費來看,各家啤酒公司都將受益,而從品牌傳播來看,青島啤酒力度最大。公司在天貓官網上以高端產品推廣為主,其中青島啤酒足球罐是專為足球愛好者推出的足球系列產品。
申銀萬國分析師曾郁文表示,從過去三屆世界杯的歷史情況來看,世界杯前一個月與比賽當月,啤酒行業股價有一定相關性。在2002 年、2006 年和2010 年的世界杯前一月內,啤酒行業漲幅分別為-4.23%、8.62%、4.74%,相對A 股漲幅分別為3.69%、1.45%和7.82%;而在2002年、2006年和2010年的世界杯當月期間,啤酒行業漲幅分別為9.0%、14.2%、-9.9%,相對A 股漲幅分別為-4.9%、6.3%和-6.9%。
不過,曾郁文同時指出,世界杯對銷量的影響不顯著。2002年、2006年和2010年的世界杯期間,啤酒銷量和銷售額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增長。“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2000 年以來啤酒行業增速放緩、外資進入導致競爭加劇。”
短期來看,世界杯將給啤酒股帶來交易性機會,而中長期的投資機會則在于啤酒行業競爭格局改善后的結構升級和盈利提升。
世界杯概念之彩票
彩票行業也是明顯受益于世界杯的另一個板塊。競猜型體彩中由于與體育賽事相關,其銷售將會受到同年賽事的極大影響。歷史數據也顯示,2012年的奧運會、歐洲杯等賽事都極大地鼓舞了體育彩票的銷售。2013年的多項涉及國內足球俱樂部的賽事,尤其是有關于恒大這類熱門俱樂部的比賽,都得到了球迷們的熱情關注。
進入二季度,隨著世界杯的臨近、政策牌照發放預期的增強,互聯網彩票行業也掀起新一輪的投資熱情,相關股票紛紛走高,值得投資者重視。
廣發證券分析師李音臨表示,銷售端最受益的標的是業務集中在彩種增速最快的體育競彩、具有政策牌照壁壘同時具備專業優勢的行業龍頭,以及與龍頭開展戰略合作的上市公司;設備端最受益的標的則將是與各省彩票中心維持良好合作關系、擁有全國性數據系統開發運營經驗的福彩終端供應商。世界杯后則應密切關注以行業整合與跨界合作為代表的互聯網彩票行業新的發展方向。
李音臨同時提醒,互聯網彩票行業作為政府高度監管的領域,行業政策的突然轉向可能抑制行業的整體發展;行業的個別黑天鵝事件可能導致政府延遲或暫停相關彩票牌照的發放,進而影響整體市場增速。
世界杯概念之傳媒
同樣受益于世界杯的還有傳媒行業,尤其是新興媒體。
早在3月25日,樂視網就舉行過“五星世界杯,五屏娛樂季”2014年世界杯戰略發布會,面向廣告主宣傳世界杯內容布局戰略,并征求廣告合作。此前,樂視網還獲得了2014年世界杯網絡轉播權,將全程直播64場世界杯賽事。
中信證券分析師皮舜表示,樂視世界杯節目內容的制作和發行模式將是對于以用戶為主導的互聯網化媒體平臺運營模式的新探索,并為樂視未來的自制影視劇和自制電視欄目提供經驗,未來有望借助樂視互聯網媒體平臺的優勢退出更多更加符合觀眾需求的內容產品,實現內容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