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根等
摘要:指出了遂昌縣近幾年高溫、干旱、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率較高,高森林火險等級天氣較多,森林消防工作經受了嚴峻考驗。分析了森林消防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建設完善的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大幅提高森林消防裝備水平,增強預警、監測、應急處置和撲救能力,以實現隊伍建設專業化、撲救工作科學化,將森林火災受害率穩定控制在1‰以下。
關鍵詞:森林消防;成效;形勢;目標
1引言
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的自然災害。進入21世紀以后,受全球氣候異常影響,高溫、干旱、大風和極端低溫凍害天氣增多,致使森林火險等級持續偏高,森林消防形勢嚴峻。森林火災不僅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也造成巨大的生態環境破壞。因此,加強森林消防,保護森林資源,對保障國土生態安全、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維護林區社會穩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2成效分析
21完善落實森林消防工作責任制
成立了縣級森林消防指揮部、辦事機構、防火檢查站。明確了森林消防工作實行各級政府行政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落實了森林消防指揮機構成員單位分工責任制,簽訂了森林消防工作責任狀,嚴格獎懲措施。認真執行《浙江省森林消防工作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辦法》,使責任追究更細化,追究對象更寬泛,追究標準更具體。
22全面增強森林火災防控能力
堅持突出“預防為主”,著力強化森林火災防控措施。一是廣泛開展了森林消防宣傳教育。確定每年3月為全省“森林消防宣傳月”,3月19日為全省“森林消防宣傳日”,通過多種宣傳手段,大力宣傳森林消防法律法規和森林火災預防、科學撲救及緊急避險等知識。二是加強了森林火災的預警監測、預測預報、信息發布和火情通報。每年定期舉行森林火險形勢會商,實時發布異常熱點信息,利用公共媒體和手機短信群發系統及時發布森林火險天氣等級預報、高火險天氣警報和中長期分區域森林火險預報。三是加大了野外火源管理。全縣400多名專(兼)職護林員常年在林區重點地段、重要部位和入山主要道口巡邏,及時制止違章用火,從源頭上消除森林火災隱患。四是加強了森林消防專項督查。每年都組織督查組,對森林消防組織領導、預防措施、隱患整改、撲救準備、責任追究等方面進行督查。
23著力推進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
按照“建得起、養得住、用得上”的要求,堅持專群結合、以專為主,多層次、多模式組建撲火隊伍,初步構建了縣、鄉二級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網絡,共有專業(半專業)森林消防隊25支800余人。同時,建立完善省、市、縣分級培訓制度,每年組織開展森林消防實戰演練,提高撲火隊員的綜合素質和實戰技能,并為專業森林消防隊員統一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障了專業森林消防隊員的基本權益。
24逐步加強森林消防規范化建設
省人大常委會頒布實施了《浙江省森林消防條例》,健全了森林消防法規規章,強化了森林消防執法監督,為“依法管火、依法治火”提供了法律依據。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災事故應急預案》,保證森林火災的逐級負責、逐級處置。省森林消防指揮部及其辦公室先后制定了《浙江省森林火災核查辦法》、《浙江省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和管理規范》、《浙江省森林消防隊伍建設驗收標準》、《浙江省森林消防物資儲備庫建設和物資儲備管理規范》等多項規范與制度。同時狠抓基層森林消防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森林消防隊伍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初步實現了預案制定落實、日常管理規范。
3基本經驗
(1)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工作方針。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森林火災突發性強、破壞力大、處置救助較為困難,一旦蔓延,難以有效控制。因此,搞好森林消防,必須從實際出發,立足于防,實行專群結合、群防群治。
(2)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火、依法治火”的工作原則。森林消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嚴格按科學規律辦事,實行科學設防、科學指揮、科學撲救。全面加強森林消防預警監測、阻隔帶網、通信系統等建設,提高森林消防現代化水平;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森林消防法制意識;強化森林消防執法和監督,嚴格規范野外用火行為,嚴厲打擊火災肇事者。只有切實依靠科學,加強法制建設,才能確保森林消防工作健康開展。
(3)堅持“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積極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森林消防工作點多、面廣、線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預防工作具有長期性和廣泛性,撲救工作具有艱巨性和時效性,只有“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積極支持,群眾廣泛參與”,森林消防的各項措施才能落到實處。
(4)堅持“以專為主、警民共戰”的撲救方式。森林火災撲救主要依靠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只有建立以專業隊伍為主力軍,以武警部隊為突擊隊,以軍隊、民兵、林業職工和群眾等為后備力量的火災撲救體系,實行專群結合,警民共同奮斗,才能有效防控和撲救火災,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損失。
(5)堅持“突出重點、綜合治理”的工作舉措。浙江屬“七山一水兩分田”,地形復雜,林農交錯,必須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的原則,把火險隱患高的重點區域作為森林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薄弱環節,通過經濟、行政、法律和技術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全面提高預防、撲救能力,做到有備無患。
4面臨的嚴峻形勢
(1)森林火險等級偏高與可燃物增多并存。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厄爾尼諾現象的頻繁出現,森林火險天氣等級明顯偏高,同時,隨著林業生態建設的不斷推進,林內植被越來越茂盛,林下枯枝落葉不斷增加,可燃物積累越來越多,具備了發生森林火災甚至森林大火的客觀條件。
(2)火源管控難度加大與野外違法用火增多并存。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加上森林觀光旅游和“林下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入山經營、休閑觀光的人員逐年增加,火源管理難度持續加大。同時,由于部分群眾對野外違法用火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擅自燒荒燒草、私自煉山造林等野外違法用火時有發生,上墳祭祖燒紙、燃放煙花爆竹等習俗性用火屢禁不止,對森林安全造成很大威脅。endprint
(3)森林火災高發機率增大與基層防控能力偏弱并存。從近20年的森林火災發生規律來看,森林火災高發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隔4年左右就會出現1個森林火災高發年。“十一五”期間,森林火災總體呈低發水平,因此“十二五”期間森林火災高發機率將會明顯增大。一些地方尤其是基層鄉鎮、村的領導對這種潛在危險和森林消防工作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認識不足,撲火預案可操作性不強,應急處置機制不完善,撲火指揮不科學,火案查處和責任追究不嚴格,政策支持不到位,基礎設施和專業隊伍建設相對滯后,不能滿足當前森林消防工作的實際需要。
5基本原則
51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
森林消防工作要把保障林區廣大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森林火災撲救人員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盡量減少因森林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52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
要積極預防,加強森林消防宣傳教育,構建專群結合、群防群治的防控體系;要因險設防,加強林火預警、監測、通信、阻隔等森林消防設施建設,加強撲火隊伍和大型裝備能力建設,提高撲火快速反應和控制火災能力;要健全森林消防機制,落實森林消防行政領導責任制,完善森林消防規章制度,加強森林火災保險建設,運用行政、經濟、法律和技術等手段對森林重點火險區實施綜合治理。
53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
要根據浙江省森林火險區劃等級和森林火災發生發展規律,對林火進行科學分類,統一規劃布局,明確重點區域,實施綜合治理,即針對火險因子類別、防控基礎條件、重點保護對象進行分類治理,并按照輕重緩急,分批分期實施。
54堅持科技為先、齊抓共管的原則
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防控森林火災,運用先進實用的防撲火設備和手段,提高森林消防科技水平;要加強宣傳教育,全面提升公民的森林消防意識;要充分利用社會公共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形成“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社會積極支持,群眾廣泛參與”的森林消防新機制。
55堅持責任落實、廣籌資金的原則
要認真貫徹《森林防火條例》和《浙江省森林消防條例》,落實地方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把森林消防作為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建設的重要內容,把森林消防建設項目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森林消防預防和撲救的日常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積極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多方籌資,加大對森林消防的資金投入。
6遂昌縣森林消防工作目標
61完善“千里眼”體系
初步建成較完善的森林火險預警監測體系,完善林火監測系統,使林火監測能力和水平明顯提高。制作并發布森林火險天氣等級日報和中長期森林火險天氣等級預報,開展消防巡護,改善瞭望監測手段,使瞭望監測覆蓋率達到90%以上。
62推進“防火墻”工程
逐步增強森林自身抵御火災能力。加強生物阻隔帶建設,形成阻隔功能較強,自然阻隔帶、工程阻隔帶、生物阻隔帶相結合的高效林火阻隔網絡體系。
63健全“指揮網”系統
建設森林消防數字通信系統和信息指揮系統,結合
3G技術,實現語音、數據和圖像傳輸相結合的現代通信模式,使重點火險區火場應急指揮通訊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一般火險區達到85%以上。
64強化“專業隊”建設
逐步提升森林火災撲救專業化水平,組建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培訓演練基地,構建以專為主、專群結合的防控體系,提高快速應急處置的反應能力,當日(24h以內)火災撲滅率力爭達到98%以上。65提升“現代化”裝備
增強裝備的技術性、實用性和集成性,開創裝備革新的新局面,提高裝備科技含量,使滅火戰法、撲火效率得到極大改進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遂昌縣人民政府遂昌縣森林消防發展規劃(2011-2015)[R]遂昌:遂昌縣人民政府,2011
[2] 李順森林消防理論與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