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建軍 鐘建洪
摘要:指出了森林消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有效提升森林火災防控綜合能力,必須全面加強預防、撲救和保障三大體系建設。提出了貫徹“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積極撲救、有效消災”的工作方針,充分發揮“專群結合、群防群治”的制度優勢,牢固樹立以防控林火為核心的現代森林消防理念,以保障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
關鍵詞:森林消防;內容任務;保障措施
1引言
建立健全由預警中心、森林火險要素監測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構成的森林火險預警體系,以加強森林火險天氣等級和林火行為的預測預報,并制定與之對應的預警響應機制,實現科學防火。升級改造和完善瞭望設施布局,增強地面瞭望和巡護能力,逐步構建衛星監測、空中巡護、高山瞭望、地面巡護“四位一體”的林火監測體系,減少直至消除林火監測盲區,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頻率,有效預防重特大森林火災發生,防范于未“燃”。以科技為依托,以森林重點火險區綜合治理為突破口,通過科學分區與分類,不斷完善預防、撲救、保障三大體系,全面提升預防和控制森林火災的綜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資源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保障國土生態安全,為建設“生態文明”、“森林浙江”作出貢獻。
2建設的內容與任務
21預警監測系統
森林火險預警系統由預警中心、森林火險要素監測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構成。負責采集森林火險要素監測站和可燃物因子采集站的監測信息,收集本轄區內氣象部門發布的當地天氣實況預報信息,制作中短期森林火險等級預報、實時火險監測報告。向社會公眾發布,并同時上報省、市級森林防火預警監測信息中心。
22生物阻隔系統
主要包括林內生物防火林帶和山腳田邊生物防火林帶,要求主林帶寬度20m以上、副林帶寬度10~20m。通過生物阻隔系統建設,提升林區森林消防阻隔網密度,充分發揮生物防火林帶阻隔山火的作用。以通道景觀林、城鎮綠屏和休閑景觀林以及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重點生態公益林區等區域為重點,營造生物防火林帶。
23數字通信系統
以數字超短波中心基站設備、數字超短波終端設備、GPS設備、衛星通信系統構建通信網絡,以常規通信設備、通信車為補充,建設火場撲火隊與前線指揮部及其上級指揮部,以及撲火隊之間的語音通信聯絡系統。同時,實現前線指揮部與縣、市和省森林消防指揮部之間的語音和數據(包括文件、圖片和圖像)的傳輸。
24信息指揮系統
信息指揮系統主要由網絡基礎設施、應用系統、指揮室構成,再結合應急衛星通信網系統和應急移動指揮中心,實現由省到市、縣的數據通信網絡暢通,保證火場的音頻、視頻和圖像等數據信息及時準確地向各級指揮機構傳遞,建立全省統一標準的數據庫和應用軟硬件。
25專業撲火隊伍
省級組建森林消防總隊,市級組建森林消防支隊,縣級組建森林消防大隊,有森林消防任務的鄉(鎮、街道、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林場、森林公園、大中型水庫)等單位都應組建25~50人的專業森林消防隊。
26培訓演練基地
為全面提高森林消防隊伍的戰斗力,開展隊伍集訓、機具使用、體能鍛煉、后勤保障、安全救護等科目的技能培訓和演練非常重要。通過培訓演練,可以使消防隊員進一步熟悉撲火預案內容、撲火工作流程及撲火工具的操作使用,使后勤保障人員進一步掌握森林消防后勤保障工作的各個環節,同時,也為森林消防實戰積累經驗,提高應急處置和安全撲救森林火災的能力。
27引水上山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水源條件,在森林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國有林場等重點防范區域,通過修建儲水池、消防泵房,鋪設森林消防用水管網、消防栓、增壓設備,實現“就近取水,就地滅火”。蓄水池:在重點防范區域修建儲量2~5t的自引水蓄水池,平時自動將雨水引入其儲水罐內,發生森林火災時,通過專用的供水管網將水源輸出進行滅火。消防泵房:在重點防范區域修建消防泵房,與林區內主要蓄水池、消防管網相連接。供水管網:供水管網建設應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并結合重點防范區域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需要進行設計,但首先必須滿足森林消防供水需要,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能迅速啟動供水增壓設備,用于撲救森林火災。
28應急響應系統
應急響應系統是集信息采集、分析與處理技術于一身的突發事件預警、監測、響應、指揮、處置和災后評估的系統,是確保在發生突發公共事件時能迅速啟動預案、執行響應、指揮救援、進行評估的科學體系。
(1)應急響應機制。包括應急響應范圍和原則的確定、應急響應等級的劃分以及各級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揮部、林業主管部門、森林消防隊伍、相關工作人員在不同應急響應等級時的應急響應職責劃分。
(2)災后損失評估系統。綜合運用“3S”等高新技術手段,開展對災后森林資源損失、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并建立森林植被恢復模擬和森林火災損失檔案。進行森林火災災后損失評估標準體系的研究,加快建立評估標準和評估方法,規范評估程序和評估內容。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服務器及輸入輸出設備、高容量磁盤陳列和數據軟件等。
3保障措施
31加強領導,全面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制
繼續強化地方各級政府對森林消防的領導,實行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領導責任制。把森林消防工作作為當地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列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明確森林消防工作目標,分解任務,細化責任,嚴格執行考評獎懲制度。建立健全項目管理規章制度,使森林消防工作的開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健全機構,提高森林消防工作管理水平
認真貫徹落實《森林防火條例》、《浙江省森林消防條例》,建立健全各級人民政府森林消防指揮部,形成自上而下完善的森林消防組織指揮體系。加強省、市、縣級森林消防指揮中心的正規化建設,加強各級森林消防指揮部辦公室的制度建設、業務建設、作風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endprint
33齊抓共管,認真執行部門分工負責制
認真貫徹《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災事故應急預案》,認真落實各級森林消防指揮部組成部門和林業主管部門的職能。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細化并落實國家有關森林消防工作的優惠政策,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本職工作,大力支持森林消防,幫助解決森林消防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尤其是在高火險天氣時,增加人工增雨作業。地方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和各級森林消防管理部門要認真組織項目建設實施,并實行建設單位項目法人負責制,對項目申報、實施、質量、資金管理和建成后的運行等負總責。
34加大投入,拓寬森林消防資金渠道
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森林消防經費保障機制。森林消防基礎設施和裝備能力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規劃。森林消防預防和撲救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并按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森林火災保險、專業隊伍人員經費和隊員后續保障經費納入地方各級財政預算。
35加強科研,提高森林消防科技水平
依托現有科研院校、生產企業的科研、教學、技術力量,組織開展森林消防應用技術研究和新型適用機具裝備開發,組織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學習和培訓,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森林消防科研開發和專業人員培訓,提高專業撲火隊員技戰術水平和實戰能力。加強森林消防業務部門與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及有關生產企業的合作、交流,重點開展森林火災撲救關鍵技術、森林火險預警響應機制、森林異常熱點衛星遙感技術、森林防火數字通信和信息指揮系統、遠程森林滅火系列先進裝備等的研究和推廣,建立共謀發展的協作機制,建立鼓勵創新、多出成果的激勵機制,推動森林消防的科技水平上新臺階,實現森林消防科技現代化。
36嚴格管理,認真實施建設工程項目
建立森林消防目標管理、質量管理和資金管理制度,實現管理科學化。實行項目管理責任制,分級簽訂責任狀,明確分工,各負其責,做到組織到位、技術到位、任務到位。項目建設和實施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制、施工監理制和竣工驗收制,嚴把工程管理質量關。嚴格項目財務管理制度,按照國家資金使用的有關規定,對項目建設資金設立專用賬戶,專款專用,嚴禁擠占、截留、挪用,確保項目資金的使用和項目建設質量。落實項目的配套或自建資金,以及項目日常運行維護資金,保證規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建立規劃實施監測評估制度,跟蹤監測規劃實施情況,定期對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定期將規劃實施情況向有關部門報告,并接受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參考文獻:
[1] 王國洪論森林防火的問題與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1)
[2] 顧香鳳森林旅游風景區森林防火問題的探討[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