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哲
摘 要:獨生子女政策提出三十多年后,獨生子女父母開始步入老齡化,在他們未來的養老進程中,除了家庭和子女在養老方面的幫助,來自政府的財政資金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面對未來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困難,需要政府和家庭共同面對,解決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保障問題是家庭的責任,也是政府應盡的職責。
關鍵詞: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保障;公共財政
中圖分類號:F8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050-02
一、問題的提出
為了減少人口數量大顯現的負擔,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了《關于控制中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的公開信》,標志著國家的獨生子女政策開始正式全面實施。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過快膨脹,大大降低了出生率,由1978年12‰的人口增長率下降到2010年的4.79‰[1],然而,限制生育并非家庭的自愿行為,事實上,絕大部分家庭只是為了遵從政策和法律的要求而為之,自計劃生育政策實行至今已三十多年,獨生子女的父母逐漸進入老齡化階段,相對于多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家庭承擔更多的社會風險,如果沒有政府政策扶助,未來生活將較為艱辛。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口老齡化,在財政收入連年已超過GDP增速增長的前提下,政府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加大對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養老保障的投入,肩負起自身應盡的責任,盡量解決由于政府計劃生育的強制執行而讓家庭養老變得困難這一問題。
二、問中國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養老保障面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1.養老收入來源少。目前老年人的收入來源包括養老保險退休金,社會的救濟捐贈,子女的資助。但獨生子女父母從子女處獲得的收入要少于非獨生子女父母,在政策補助方面,國家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經濟輔助政策是將這一補助的具體措施下放到地方政府,各地區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補助。但地方政府的補助措施并不理想。
2.生活照料出現困難。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生活的能力降低,逐漸變得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出現困難,需要他人的幫助與服務。獨生子女父母步入老年階段之后,由于家庭結構的特殊性,家庭中青年勞動力有限,如果互相組成家庭,兩名子女贍養四位老人,隨著老人年齡的增加,贍養難度加大,遠遠超過非獨生子女家庭子女的負擔,贍養能力不足,父母們得不到很好的照顧,日常生活出現困難。
3.精神生活得不到保障。除了經濟和生活照料的因素,獨生子女父母面臨的最常見、最讓子女擔心的問題便是獨生子女父母精神生活的難以保障。精神生活泛指一切日常生活所帶來的心情和精神世界,與物質生活相輔相成,共同構成豐富的個人世界,包括情緒、心態、精神面貌等一系列內心世界。獨生子女父母由于只有一個子女,難有子孫滿堂的幸福感,生活在單元樓房里的老人與外界的接觸偏少,與社會的交往頻率降低,也會造成老人精神方面的苦悶[2]。
三、對策建議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政策性獨生子女的父母開始進入老年階段,為全面構建獨生子女父母財政養老體系,需要采取三項對策。
1.建立獨生子女父母經濟補助與退休金固定比例制度。為獨生子女父母提供經濟補助,不能僅僅是表面上的形式補助,需要制定一套長期可行的補助制度。退休養老金制度一直是長期以來人們面對老年人經濟供給問題比較好的解決方法,養老金制度最突出的特點便是養老收入隨著通貨膨脹的變化而做出一定調整,使供給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支出,基本解決老年人在經濟變化的環境下日常生活的順利開展。因此,以退休養老金為基準點,以每人每月退休金的固定比例為補助額,設立獨生子女父母的經濟補助政策成了不錯的選擇。
2.構建獨生子女父母公辦養老院。目前中國養老院的現狀不容樂觀,很多地方的養老院供不應求。為此,中國需要有計劃地在全國各地進行專門的獨生子女父母公辦養老院建設,在數量、質量和價錢上給予充分規劃,以解決大部分也是最迫切需要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的養老訴求。
具體而言,首先需要建立足夠數量和床位以容納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院。大城市由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和城市化進程需要多預留床位給可能出現的情況;其次,公辦養老院在質量上要達到居住舒適的標準。養老社區同時具有優良的硬件配備,涵蓋居住、就餐、娛樂、醫療等多種生活內容,方便生活的同時讓獨生子女父母居住其中不會感到孤獨;最后,有條件的地區最好將公立養老院或養老社區設立在中學或者大學旁邊,這樣有利于樂觀開朗性格的形成,讓整個養老院內形成良好的生活風氣。
3.獨生子女父母與子女異地相隔配套措施。市場經濟的發展在中國帶動了城市化的進程和人們的遷徙,很多人離開故鄉去外地發展和定居,這種情況在獨生子女與父母之間也常有發生。解決異地問題的根本方式就是消除異地,為此養老政策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適時調整。取消戶籍在養老方面的限制,提供異地獨生子女父母進入公立養老院的可行程序,異地就醫的獨生子女父母采取與當地老人相同的優惠條件,都可以減少由于客觀原因而帶來的兩代分離。有些獨生子女父母由于自身生活環境適應慢或者其他原因而無法跟隨子女居住,可在政策上讓兩代人之間定期見面,減少老人的精神孤獨。比如出臺政策讓獨生子女定期探望父母,或者對一年中至少兩次的子女看望父母而額外的來回火車汽車票按比例報銷,這樣強制與鼓勵并行,很好地促進了兩代人的交往。
參考文獻:
[1] 中國統計年鑒[K].2012.
[2] 陳良謹.社會保障教程[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0:5.
Abstract:After three decades of one-child policy implementation,one-child parents face in aging population,in the process oft heir future pension,In addition to family and childrens help in the pension,funds from the government to help is more than essential.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one-child parents pension in the future,the government and households need to face together,Solve one-child parentss pension problem are not only family responsibilities,but also the bounden duty oft he government.
Key words:one-child parents;pension;public Finance
[責任編輯 陳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