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秀等
摘 要:從“旅游增長極”視角對陜西省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戰略進行全面的規劃設計:首先,根據陜西體育旅游資源與發展現狀提出“一心三部雙核聯動”的發展戰略;其次,對陜西省發展體育旅游的時空發展順序進行詳細闡述;最后,以市場為主導設定了陜西省三個核心區體育旅游發展主題。借此為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推動陜西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改善人民生活質量。
關鍵詞:“旅游增長極”;體育旅游;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155-04
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文化水平的快速增長和人們生活消費習慣的改變,旅游者已經從傳統觀光型旅游轉向了以體驗為主的旅游方式,要求親自參與到旅游項目中去。而且伴隨著中國倡導的“全民健身”的運動理念深入人心,促進了體育產業中本源產業的成長和載體產業的形成,這為運動休閑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內容和良好的社會環境,廣大群眾通過各種方式參與體育活動,這種新興的旅游項目稱作體育旅游。體育旅游作為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交叉滲透產生的一個新的領域,是以體育資源為基礎,吸引人們參加與感受體育活動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是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休閑生活方式,也是體育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依賴于目的地旅游資源,也依賴于市場消費的導向。三秦大地地形地貌變化多樣、旅游資源豐富、區位條件比較復雜,所以需要借助“旅游增長極”理論對陜西的體育旅游進行規劃。本文對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模式、增長極點的設定、時空發展順序以及陜西體育旅游市場的設定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為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戰略做了宏觀規劃,以期為陜西旅游產業和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提供新方向、促進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陜西體育旅游產業應采取“一心三部雙核聯動”的發展模式
由于陜西三個地域的區位條件各有側重,資源優勢各有不同,區域社會經濟文化分布不均衡,在現有條件下,陜西體育旅游產業要優先選擇旅游基礎和體育產業基礎良好的區域,充分利用“內”和“外”環境的優勢,合理布局體育旅游項目。即在“旅游增長極”理論指導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再通過核心區的極化作用和擴散作用,把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動力機制循環到給其他周邊區域,以熱點促溫點,以溫點帶冷點,推動整個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結合陜西體育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現有基礎,本文認為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模式應在“旅游增長極”理論的指導下采用“一心三部雙核聯動”的發展模式(如下頁圖1所示)。“一心”即以西安為整個區域的發展核心,優先發展,也就是熱點;“三部”是根據陜西的地理、民俗風情、經濟社會基礎把陜西劃分為關中、陜南和陜北三個部分;“雙核聯動”是指在陜南和陜北分別選取兩個增長極點,也就是溫點。熱點作為龍頭型體育旅游經濟增長極只有進一步融入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全球旅游經濟體系中,通過不斷提高作為熱點的國際競爭力,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再通過旅游強大的聯動效應向周圍擴散,帶動周邊的體育旅游產業結構調整,起到輻射和聚集效應,推進陜西全省的體育旅游的聯動發展。
二、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時空順序
產業發展的規律表明區域內要根據各地區所提供的資源,把盡可能有限的比較稀缺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進行有步驟、合理利用,促進區域的體育旅游產業快速發展,通過增長極的支配效應、乘數效應以及計劃與擴散效應使得區域體育旅游產業鏈的完善。而增長極的不斷成長加劇陜西省內體育旅游空間的不平衡,導致陜西省內體育旅游發展的差異。但是不同規模等級的增長極有互相聯系,共同構建陜西省體育旅游經濟增長中心和旅游空間結構的主體框架。通過增長極的擴散效應是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由原先的“點—軸”地帶型發展模式轉變為網絡式全面發展模式。基于陜西體育旅游資源分布情況以及開發現狀,認為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的時空發展順序應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優先發展關中核心區的龍頭型增長極——西安。西安作為西北地區的門戶,是陜西所有優勢資源的聚集地。首先,在交通方面占據得天獨厚的優勢。省內公路交通以西安為中心成“米”字形交通骨架基本形成,西包高速公路全線開通,同時從西安開通了至陜南、陜北的多條旅游線路和專線。鐵路方面西安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鐵路樞紐,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方向開往拉薩的必經站,鄭西高鐵、西延動車等快速列車的開通,使陜西的交通更加便利快捷。航運方面,咸陽國際機場作為中國重要的航空港,是陜西與外界溝通的重要通道。其次,西安具有豐富的體育旅游資源。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歷史悠久,擁有眾多文物古跡和遺跡,如大小雁塔、華清池、兵馬俑、大明宮遺址、城墻、唐城墻遺址等。又因關中盆地西安南靠秦嶺、北依北山,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如太白山、少華山、驪山等,還有朱雀國家森林公園、太平森林公園。此外,渭河、涇河、漢江、丹江等眾多水洗流經陜西,也成為陜西發展體育旅游事業的優質資源。其次,西安作為陜西省的省會,是發展旅游業最早也最成熟的地區,現已形成了以“觀帝王將相墳陵宮闕,游儒道僧尼廟寺院觀”為主的旅游體系,旅游基礎設施是陜西最完善的地區,接待能力也是最強的地區。最后,西安已經具有一定的體育旅游基礎。如西安在1993年以來利用古城墻舉辦的國際城墻馬拉松比賽,規模和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應越來越強大,并在2001年被國家旅游局定為全國旅游金牌項目。并通過華山、太白山山勢的險峻舉辦了國際性登山、攀巖大賽,有效地提高了知名度和服務接待水平。綜合以上原因,陜西要集中所有資源優先發展西安地區體育旅游產業,在短期內形成教導的增長傾向,在這一階段,打造陜西明顯的增長極以及區域的不均衡發展態勢。
第二階段是由龍頭增長極向重點增長極擴散轉變的過程。當以西安為首的關中核心區形成的過程中,不能放棄對重點增長極的培育,在龍頭增長極形成以后,要使龍頭增長極向陜南和陜北兩個核心區擴張。而且作為陜西體育旅游的增長級西安的發展需要周圍的“點”給予支持并提供發展空間,所以不能簡單地只是龍頭增長極不斷加強其極化作用,更要注重其擴散效應,也就是要對陜西的體育旅游產業開發進行二級增長極點的設置和培育。endprint
選擇延安、榆林兩市作為陜北核心區的增長極,是由兩市作為陜北的兩大行政中心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社會經濟效益上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首先,從資源基礎來看兩市資源豐富、各有差異。延安作為革命傳統文化的聚集地,有棗園、楊家嶺、王家坪、南泥灣、寶塔山等紅色資源;有黃河壺口瀑布、洛川黃土、乾坤灣等地質奇觀資源;有蟒頭山、鳳凰山、勞山等森林自然景觀;還有延安三鼓、剪紙、說書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榆林因為緊靠內蒙,所以擁有濃厚的塞外風光及風情,境內既有沙漠成片也有“四河四川”①相間;有萬里沙漠以及沙漠明珠“紅堿淖”;有萬里長城鎮北臺和大夏國都統萬城;還有最具原汁原味的陜北風情。其次,兩市都具有良好的體育旅游基礎設施和經濟支持。榆林、延安兩市主要能源為主,經濟基礎良好。延安公路是陜西“三縱四橫五輻射”網絡北線的樞紐,西—延—包高速路全線開通,同時還開通了多條旅游專線;鐵路方面,延安可直通北京、安康、上海、榆林、西安等地;延安至西安、北京、重慶、廣州、武漢、上海等地均有往返航班。榆林的公路、鐵路以及航空運輸方面優勢與延安相媲美,同時還有通航394公里的東部黃河水運優勢。
選擇漢中、安康作為陜南核心區的重點增長極的理由與上相似。首先是資源優勢。漢中和安康因北臨秦嶺,南靠巴蜀山區,所以山水如畫、風景秀麗,是陜西自然旅游資源最優美的地區。如安康有南宮山、鬼谷嶺、上壩河等國家森林公園,漢中有佛坪、長青、略陽大鯢、漢中朱鹮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古漢臺、拜將壇、漢中古城墻遺址等漢代人文景點。其次,這兩市與商洛相比,經濟基礎以及旅游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旅游接待能力更強。
第三階段是由四個重點增長極向周邊縣、地區的全面擴散、全面發展,最終形成由點到線到面的陜西體育旅游網絡發展框架。這種發展框架是在前期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形成的體育旅游產品、信息、人力資源、以及資金等要素的組成的交通、信息流通網。陜西體育旅游的網絡空間的結構可以把分散于陜西省境內的各種資源、企業、行政部門等組成一個具有功能各異、具有不同等級的點軸線、分工合作的區域體育旅游產業合作的經濟體系,實現整個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的協調發展。同時這種網絡結構在更大范圍內也會形成新的增長極,將區域內的體育旅游經濟技術優勢向周圍擴散,在更大空間內將更多的資源進行再調整。
三、陜西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戰略空間布局及市場主導規劃
陜西體育旅游發展戰略的制定應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并結合陜西各地區的資源優勢選擇不同側重點的體育旅游市場開發規劃。
(一)關中核心區以都市休閑體育旅游為主導的發展戰略
關中核心區是陜西體育旅游產業龍頭增長極——西安的所在地,包括西安、寶雞、咸陽、渭南、銅川和楊凌。由于經濟基礎和社會文明程度是全省發展程度最高的地區,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改變最早的地區。據統計,參與體育旅游的人群是收入在中間階層,關中地區人均年收入在3~10萬的人口和家庭的中間階層的占總人數的40%以上。所以游客對于都市休閑體育旅游旅游的需求強大,又因關中地區的存在多種都市體育休息旅游資源,如近十年來,陜西省陸續投資建設西安市城市運動公園、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西安市環城體育公園,為市民游客提供了體育游覽及健身的場所。隨著人們外出休閑旅游的興起,關中地區許多戶外俱樂部已經陸續建立。同時由政府組織策劃的大型體育賽事相繼在關中核心區舉辦。例如,2012年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參賽人數超過既往參賽人數超過4萬人,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 000名外籍運動員參加比賽。楊凌利用1 500多畝的水面成立了“水上體育休閑中心”,開發了水上快艇、水上自行車、水上飛機、牽引滑水、沙灘游泳等多種體育游樂項目。
關中核心區應通過政府這只手建立起全省的會員制“休閑體育旅游俱樂部”,俱樂部全權把握全省的體育旅游項目,并組織會員參加各種休閑體育旅游項目。首先在體育旅游產品的規劃上體現都市休閑體育旅游的主題。例如,可以利用秦嶺優勢,開發“周末爬山”、“萬人靜走終南山”、“漫步環城公園一圈游”、“市內名勝古跡健身游”等相關體育旅游活動。其次,要打造隨季節變化的體育旅游產品——“春賣綠、夏賣涼、秋賣紅、冬賣白”的主題產品。
(二)陜北核心區以紅色風情體育旅游為主導的發展戰略
盡管近年來陜北各地積極開發特色體育旅游產業,但是還停留在靜態的觀光型體育旅游,參與體驗性不強。發展陜北核心區的體育旅游產業必須走出以往的戰略路徑,把靜態的革命文化事跡轉變為具有較強參與性動態場景的體育旅游產品。
按照榆林和延安體育旅游資源基礎的不同特征,可以把延安增長極的主題定位于紅色風情傳統文化體育旅游,榆林增長極的主題定位于邊塞風情體育旅游。
延安開發紅色風情傳統文化體育旅游首先應“紅”融“體”,利用紅色旅游資源通過現代技術和手段讓游客參與到旅游活動中,不僅豐富體育旅游的內涵,而且擴展紅色旅游外延。例如,在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舉辦登山、攀巖比賽項目;在南泥灣再現開荒種植的火熱場面,游客可以認領田地進行種植;還可以以瓦子街戰役、延安保衛戰等歷史故事為戰爭藍本,設計角色扮演,讓游客體驗戰時生活和戰時場景;還可以開展名目繁多的長征健身游,從延安徒步壺口瀑布、黃帝陵等周邊縣區景點景區。其次,延安還可以開發民俗體育旅游項目,以陜北秧歌、延安五鼓、①耍獅子、等特色民俗資源為主體,打造游客參與并形成競技的多類型體育旅游產品。再次,利用“延安生活方式”開發精神主導的體育旅游產品。“延安生活方式”是在黃帝文化的根上長出了革命文化的枝葉,是以戰時生活、崇高的精神生活理想為主的生活方式,是積極向上、健康文明、勇于奉獻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正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精神。最后,通過原汁原味的陜北鄉村生活開發體育旅游產品。延安保留了原始的農耕方式,鏟土、打夯、垛莊稼等農忙活動也可以讓游客參與。
榆林應以邊塞風情為主題開發體育旅游產品。首先,榆林體育旅游開發戰略必須抓好沙漠主題。隨著生態旅游越來越受旅游者喜愛,而榆林的毛烏素沙漠及沙漠明珠“紅堿淖”成為榆林旅游業的新的增長點,利用沙漠資源可以開發像沙漠徒步、與駱駝為伴穿越、沙漠生存挑戰賽等沙漠探險體育旅游項目。其次,要充分利用黃土高原地質地貌優勢,開發高原體育旅游。陜北基本地貌是黃土高原經過現代溝壑分割后留存下來的高原面黃土塬、梁、峁、溝、塬,可以利用多變的地形特點開發山地自行車越野賽、摩托車挑戰賽、賽車、騎馬、騎驢等比賽項目,是發展現代高原體育旅游的最佳地點。再次,不能忽視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體育旅游的開發。榆林市有藏、蒙古、苗、哈尼等24個少數民族,所以開發具有參與性的體育旅游產品時不能損害少數民族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因為民族的就是特色的、就是世界的。endprint
(三)陜南核心區以戶外生態體育旅游為主導的發展戰略
陜南核心區包括漢中、安康兩個增長極,而這兩個增長極在體育旅游資源、經濟聯系、旅游業發展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兩市均屬于陜西南部背靠秦嶺、南鄰巴山,自然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高、水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戶外生態體育旅游的資源條件。據統計,陜南水資源總量為314.58億立方米,占全省的70.7%,其中安康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達11 600立方米,是西北之最。陜南兩個增長極可以利用水資源優勢大力開發水上體育旅游項目,與陜北核心區形成優勢互補。例如,在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瀛湖上開展劃水、賽艇、垂釣、游泳、賽龍舟、竹筏比賽等旅游活動;在漢江開展“漢江冬泳”、“漢江垂釣”等賽事;在丹江、嵐河等急流險進的河川開展刺激冒險的漂流活動。陜南也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漢中的森林覆蓋率為52%,林草植被率高達60%,在全國實屬少見,安康的地1 858 496公頃,森林覆蓋率62.5%,森林覆蓋率及覆蓋面積均居陜西省第一位。針對陜南的森林資源可以利用體育部門專業優勢組織登山、探險、戶外生存挑戰、攀巖、遠足露營、登山攀巖、野外定向、傘翼滑翔等體育旅游活動,還可以戶外如高架繩網等專門訓練活動。總之由于兩個增長極資源相近,開發旅游活動要各有側重,通過兩市聯動發展體育旅游,形成共生性兩市聯動發展模式,可大大提高陜南體育旅游業的整體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梁雪松.區域旅游合作開發戰略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
[2] 李鴻亮,侯陵忠,李世榮,等.陜北特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構建研究[J].西安體育學報,2010,(3).
[3] 陳治強.安康體育旅游定位與開發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12,(6).
[4] 鐘晨.漢中市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模式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9.
[5] 孟峰年.西北地區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前瞻性分析[J].體育科學,2004,(10).
[6] 王曉樂.延安民俗體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開發對策初探[J].新西部,2009,(10).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anxi tourism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growth pole”.First of all,it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ne of three dual core linkag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anxi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Secondly,it also described the order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Finally,it sets up the themes of three core areas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anxi,which takes the market as leading.It wish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Shaanxi,which to promote Shaanxi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tourism growth pole;tourism sports;development strategy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
(三)陜南核心區以戶外生態體育旅游為主導的發展戰略
陜南核心區包括漢中、安康兩個增長極,而這兩個增長極在體育旅游資源、經濟聯系、旅游業發展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兩市均屬于陜西南部背靠秦嶺、南鄰巴山,自然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高、水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戶外生態體育旅游的資源條件。據統計,陜南水資源總量為314.58億立方米,占全省的70.7%,其中安康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達11 600立方米,是西北之最。陜南兩個增長極可以利用水資源優勢大力開發水上體育旅游項目,與陜北核心區形成優勢互補。例如,在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瀛湖上開展劃水、賽艇、垂釣、游泳、賽龍舟、竹筏比賽等旅游活動;在漢江開展“漢江冬泳”、“漢江垂釣”等賽事;在丹江、嵐河等急流險進的河川開展刺激冒險的漂流活動。陜南也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漢中的森林覆蓋率為52%,林草植被率高達60%,在全國實屬少見,安康的地1 858 496公頃,森林覆蓋率62.5%,森林覆蓋率及覆蓋面積均居陜西省第一位。針對陜南的森林資源可以利用體育部門專業優勢組織登山、探險、戶外生存挑戰、攀巖、遠足露營、登山攀巖、野外定向、傘翼滑翔等體育旅游活動,還可以戶外如高架繩網等專門訓練活動。總之由于兩個增長極資源相近,開發旅游活動要各有側重,通過兩市聯動發展體育旅游,形成共生性兩市聯動發展模式,可大大提高陜南體育旅游業的整體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梁雪松.區域旅游合作開發戰略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
[2] 李鴻亮,侯陵忠,李世榮,等.陜北特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構建研究[J].西安體育學報,2010,(3).
[3] 陳治強.安康體育旅游定位與開發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12,(6).
[4] 鐘晨.漢中市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模式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9.
[5] 孟峰年.西北地區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前瞻性分析[J].體育科學,2004,(10).
[6] 王曉樂.延安民俗體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開發對策初探[J].新西部,2009,(10).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anxi tourism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growth pole”.First of all,it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ne of three dual core linkag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anxi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Secondly,it also described the order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Finally,it sets up the themes of three core areas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anxi,which takes the market as leading.It wish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Shaanxi,which to promote Shaanxi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tourism growth pole;tourism sports;development strategy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
(三)陜南核心區以戶外生態體育旅游為主導的發展戰略
陜南核心區包括漢中、安康兩個增長極,而這兩個增長極在體育旅游資源、經濟聯系、旅游業發展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兩市均屬于陜西南部背靠秦嶺、南鄰巴山,自然環境優越、森林覆蓋率高、水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戶外生態體育旅游的資源條件。據統計,陜南水資源總量為314.58億立方米,占全省的70.7%,其中安康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達11 600立方米,是西北之最。陜南兩個增長極可以利用水資源優勢大力開發水上體育旅游項目,與陜北核心區形成優勢互補。例如,在西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瀛湖上開展劃水、賽艇、垂釣、游泳、賽龍舟、竹筏比賽等旅游活動;在漢江開展“漢江冬泳”、“漢江垂釣”等賽事;在丹江、嵐河等急流險進的河川開展刺激冒險的漂流活動。陜南也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漢中的森林覆蓋率為52%,林草植被率高達60%,在全國實屬少見,安康的地1 858 496公頃,森林覆蓋率62.5%,森林覆蓋率及覆蓋面積均居陜西省第一位。針對陜南的森林資源可以利用體育部門專業優勢組織登山、探險、戶外生存挑戰、攀巖、遠足露營、登山攀巖、野外定向、傘翼滑翔等體育旅游活動,還可以戶外如高架繩網等專門訓練活動。總之由于兩個增長極資源相近,開發旅游活動要各有側重,通過兩市聯動發展體育旅游,形成共生性兩市聯動發展模式,可大大提高陜南體育旅游業的整體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梁雪松.區域旅游合作開發戰略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3.
[2] 李鴻亮,侯陵忠,李世榮,等.陜北特色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構建研究[J].西安體育學報,2010,(3).
[3] 陳治強.安康體育旅游定位與開發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12,(6).
[4] 鐘晨.漢中市體育旅游資源開發模式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9.
[5] 孟峰年.西北地區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前瞻性分析[J].體育科學,2004,(10).
[6] 王曉樂.延安民俗體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開發對策初探[J].新西部,2009,(10).
Abstract:The paper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anxi tourism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growth pole”.First of all,it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ne of three dual core linkag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haanxi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Secondly,it also described the order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Finally,it sets up the themes of three core areas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haanxi,which takes the market as leading.It wishe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in Shaanxi,which to promote Shaanxi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tourism growth pole;tourism sports;development strategy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