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可 旻諶斌
摘 要:隨著時代發展和科技力量的進步,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學習也隨之成為學生群體重要的學習手段之一。對大學生的網絡學習情況做針對性調查,從學校、大學生、網絡學習資源等不同角度來探討當前網絡學習的不足,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關的建議,以改善中國學生的網絡學習環境。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學習;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282-03
在時代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下,中國社會也進入新的互聯網時代,電腦和網絡正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大學生網絡學習必將成為中國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不僅對大學生學習方式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對高校教學方式的改革有借鑒意義。
本次調查是通過問卷抽樣調查的形式進行。問卷調查對象為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學的在校本科學生,調查合計發出問卷150份,收回144份,回收率為96%。
一、研究背景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中國緊緊跟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步伐,電腦和網絡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網絡豐富資源給大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新的革命,同時為中國的教育活動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不僅充實了中國教育形式和內容,也給大學生學習帶來了更多的興趣和機會。中國網絡發展迅速,截至2013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5.91億,這意味著網絡已經實現大眾化。另一方面,中國高校也正在積極引入網絡這一新力量,將網絡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動之中,開展網絡教學和鼓勵大學生網絡學習,在中國高校之中已普遍基本建立了數字圖書館或者網絡教學平臺,方便同學們查找文獻資料和學習知識。網絡在大學生之中的影響十分廣而且大,這意味著高校必須與時俱進,加大高校網絡教學投入,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正確網絡學習。
二、當前大學生網絡學習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所謂網絡學習,是指一種通過計算機網絡這一媒介和平臺進行學習的活動。當前中國大學生網絡學習上不成熟,盡管網絡學習逐漸普遍,但有許多大學生在網絡學習時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網絡學習的效果不足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中國大學生的網絡學習明顯效果不足。第一,大多數大學生基本具備網絡學習的條件。根據調查問卷的數據顯示,有87.5%的大學生擁有屬于自己的電腦,幾乎所有受調查的大學生都表示自己所在學校有相應的網絡學習設備包括有電子閱覽室、電子圖書館、課堂多媒體教學等等。第二,大學生對于網絡學習的認識程度不夠。93.75%的會用來聊天交友,82.64%的會用來查資料,80.56%的會用來玩游戲,67.36%的會用來聽音樂,64.58%的會用來看電影,56.94%的會用來看小說,18.06%的會用來交流學習,還有34.03%的選擇了其他。大學生每周上網時間分布如下:4.2%的少于5小時,6.94%處于6~10小時,33.3%處于11~15小時,37.5%處于16~20小時,18.06%處于21小時之上。其中大學生每周上網時間在11小時以上的人數占總體88.86%的比重,但是大學生網絡學習時間在每周5小時以上的只占到總體的19.4%,而且在這一部分的大學生中,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占有比較大的比重。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學生尚未意識到網絡學習的意義,大多還只是利用網絡進行各種娛樂和消遣活動,沒有對網絡學習花費時間和予以重視。第三,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對于網絡學習的需求和興趣有著明顯不同,大四年級和研究生更加傾向于就業方面的資料和學習,大二大一的大學生則普遍傾向于開拓視野或者專業學習的相關知識,這方面大學生的不同需求往往被忽視。
2.學校對網絡學習的重視不足
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之中有93.1%的大學生表示學校的網絡教育教學資源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盡管學校有在學校內準備相關的網絡教學設備,但是大多僅僅是電子多媒體和網絡圖書館。同時,學校對老師的相關培訓做得不到位。許多老師無法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網絡學習的指導,有84.7%的同學表示沒有老師對與網絡學習有過明確的指導,這對于大學生的網絡學習效率低下也有著直接關聯。學校很少專門針對大學生的網絡學習和老師的網絡教學的活動進行過培訓和指導,而老師也僅僅告知學生通過網絡學習的方向,卻缺少很多實際的學習方法。
3.網絡學習資源的種類繁雜、品質不一
網絡學習資源的質量不一對大學生網絡學習的影響很大。不少大學生表示難以判斷各類學習資源的好壞程度,同時也對網絡上的各種學習資源的宣傳有著疑惑。網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網絡資源。在阻礙大學生網絡學習因素的調查中,92.36%大學生表示互聯網學習資源繁雜、品質不一是阻礙其網絡學習的因素之一,所占比例最高。首先,當前大學生網絡學習接觸和了解到的資源主要有免費的視頻資源(例如網上的名校公開課視頻)、文字文檔(例如百度文庫、豆丁文庫)、各類行業軟件(例如新浪通達信、CAD)和各類專業輔導網站(例如中公教育、公務員考試網)等。這些免費共享的互聯網學習資源具有資源數量大、資源品質不一、篩選鑒別難度大等特點,這使得大學生在甄別選擇互聯網學習資源耗費太多時間精力,并且互聯網中的各類網絡學習資源很多都要收費,這使得部分大學生不愿意使用。其次,學校的網絡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更新換代慢。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相當部分時間是在教室和圖書館度過的。調查顯示,中國高校網絡教育只是擁有課堂多媒體教學、數字圖書館和各類專業學科的網絡教育測試平臺系統等為數不多的網絡教學資源。這些使得大學生網絡學習的績效上大打折扣。
4.網絡學習的科學技術發展不協調
21世紀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世紀,計算機、互聯網等作為信息科技的代表,其發展更新速度十分迅速。但是,對于網絡學習這一方面來講,網絡學習相關的資源的配套和完善遠遠沒有跟上其發展的腳步。從網絡科學技術上看,計算機等硬件技術更新得很快,市場經濟也促使大量公司關注到網絡教育平臺的開發,但是適合大學生網上學習的軟件系統表現堪憂(多數網絡學習軟件質量不高),出現一種不協調發展的狀態。學校由于種種原因其網絡教學器材更新較慢、規模太小,網絡學習平臺的缺乏,且許多學校由于管理不當造成校園的網絡學習資源閑置、資源利用率低。學校現有的資源狀況無法滿足學生網絡學習的需求。從目前網絡教育和網絡學習的現狀來看,現在中國的網絡學習極度缺乏相關理論來予以指導,既缺少了專門的組織對網絡學習資源進行運行和管理,也缺少了專業團隊對大學生的網絡學習的相關平臺進行操作。大學生網絡學習是新時代的重要學習工具,想要繼續推廣網絡學習,計算機網絡硬件、軟件缺一不可的,這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有著極大的意義。endprint
三、有效促進大學生網絡學習的對策及建議
中國大學生的網絡學習的客觀條件不完善,既包括了科學技術條件限制,還包括了學生和教師的觀念和能力不足,也包括了國家、社會和學校的不作為。總之,大學生網絡學習存在的上述表現,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綜合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對策:
1.從學生、教師的角度講
從學生講,大學生要培養自己的主動進行網絡學習意識,不斷提升自己對復雜的學習資料的辨別能力和網絡學習學習能力。包括,學生要主動參與具體的網絡學習活動之中,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收集需要的相關資料,使自己能有效地在龐大的網絡學習信息資源中篩選資料,提高檢索資源的效率,同時提高自身網絡學習的興趣、能力,做到有計劃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相關學習。另一方面,學生要主動地去了解和掌握新的網絡學習技術技巧,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和指導。加強自我管理,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通過長時間的學習才能起到效果。從教師講,大學教師應該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掌握較高的網絡教育素質。提高和掌握現代的教學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教學水平。老師在網絡教育中的角色不再以傳授知識為主,更多的應該是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做出指導。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既要發揮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也要結合時代的發展,對大學生的網絡學習進行相關的指導和予以幫助,不斷培養大學生在網絡之中自主學習的能力、興趣、學習方法。使得大學生在網絡學習的活動中能夠更加主動地利用互聯網技術,獲得需要的資料。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隨著年級升高有下降的趨勢[1],這意味著針對不同的年級學生,教師和學校應該采取針對性措施,針對不同需要和不同的學習能力進行相關的指導和培訓。
2.從學校的角度講
學校是提供學生學習環境的主要場所。高校應該從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上為大學生的網絡學習提供支持。從精神上講,大學應該為教師和學生進行有關的培訓和相關理論的指導,建立系統的理論體系,幫助大學生和大學教師樹立網絡學習的觀念。專門開設學生網絡學習的相關培訓課程和提供教師網絡教學培訓機會。拓展網絡學習教學的途徑,讓師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循序漸進提高自己,為教育教學提供更多實際的建議對策,形成良性循環。學校一方面要積極更新學校的教育教學設備,保障學習的教育教學硬件資源跟上時代的腳步。但又不能讓投入的物力財力只停留在硬件層面的更新上,使得其功能應用局限在行政管理信息發布上,在軟件資源建設方面,校園網應建立一個較完善的PTF站點,提供一些常用學習軟件以供學生下載使用[2]。其次,學習要建立以校園為基礎的網絡教育資源庫。具體的講就是積極引進社會教育力量,進一步促進區域性的各個學校資源共享。在市場上各種網絡教育平臺在選擇上,使用與各學科結合最好的網絡平臺軟件。這樣學校才能提供一個較為良好的網絡學習教學環境。最后,學校要通過開設網絡知識講座與相關課程,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3]。學校有責任提供相應網絡學習環境,通過正確方法輔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3.從社會的角度講
社會對于推動和傳播網絡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市場將會成為推動網絡學習的主要力量。網絡學習依賴網絡,而不同的軟件和平臺的開發則極大地依賴于市場,現有軟件和平臺都是一些國內著名的各大網站所開發和成立的。網站運營商或軟件開發商直接決定了這些平臺的性質和作用,但以學生為主體的群體不愿意為此支付費用。第一,鼓勵相關組織可以和學校進行合作,由學校承擔相應義務并為本校師生提供相應的服務,這樣既可以使學校作為嚴格把握網絡學習軟件的監察員,也可使學生獲得免費網絡學習機會。第二,設計者應根據受眾的心理特點和思維方式設計平臺及整個管理信息系統;另一方面,網民和網絡工作者應注意資源篩選和科學評價,從源頭上優化資源,節省檢索時間,保證篩選時有參照標準[4]。
4.從政府角度看
當前中國高校教育是以國家為絕對主導的教育,政府對于高校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在高校網絡學習方面,政府應該為高校承擔相關責任。對政府來說要完善網絡信息環境,完善互聯網管理的法律體系和監管機制,加強廉價或免費網絡學習資源的建設[5]。
四、結語
網絡學習是時代發展的成果,也是學習方式的一種進步。網絡學習有利于大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源,掌握多方面的知識和智慧,更容易適應未來的社會環境。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其優勢將會更加凸顯。
參考文獻:
[1] 祝春蘭.大學生網絡學習策略的調查[J].中國電子商務,2011,(7).
[2] 徐紅彩.在校大學生網絡學習行為的調查與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6).
[3] 唐瑤,魏學慶.大學生網絡應用現狀調查[J].教育與職業,2012,(28).
[4] 馮莉,胡桂蘭.大學生網絡信息資源利用情況調查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3,(12).
[5] 石曉巖.大學生網絡學習的現狀與分析[J].新東方,2011,(5).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