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振強


上期說到“統計期內,上證指數延續微弱反彈的格局,上漲1.41%,成交量較上一統計期有一定程度的放量。5月匯豐制造業PMI預覽值升至49.7,讓市場對經濟下滑風險的擔憂有所緩解。李克強總理強調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國內經濟有望保持平穩增長,在經濟回緩和資金面共振的帶動下,有望激發市場做多的積極性。但短期來看,當前市場尚處于消化階段,投資者信心依然不足,股指向上和下跌空間應該都不會太大,市場出現反復試探的走勢幾率更大。深圳綜指和創業板指則走出了強勁的反彈走勢,量能持續放大。”
本統計期內,上證指數一度觸及60日均線,但均缺乏支撐,走出震蕩下行的形態,成交量逐步萎縮。5月PMI環比回升0.4,呈連續三個月上漲態勢,表明政府加大定向投資力度促進內需回暖,國內制造業繼續處于穩步回升中。同時,自2013年12月,上證指數變盤向下至今,指數持續圍繞2000點持續震蕩,量能持續萎縮。在市場普遍預期2000點是政策底的背景下,指數擊破2000點繼續向下的概率極小。但是由于缺乏量能支持,指數缺乏向上的動力。未來新股的發行對大盤上行也有短期的抑制作用。若量能無法有效放大,指數再次回踩2000點,橫盤震蕩整理是大概率事件。深圳綜指的走勢與上證指數較為一致,創業板指仍處恢復性反彈中,但中短期將受制于60日均線。
個股方面,上期建議關注的油氣改革和網絡安全板塊的一些個股表現搶眼,浪潮軟件一度連續漲停。新疆板塊、北斗導航板塊出現小幅回落。但目前我國北斗系統的大眾化普及才剛剛開始,隨著我國自主北斗系統的建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北斗產業的迅速崛起,北斗星通、四維圖新等相關受益公司值得關注。新能源汽車、智慧城市等概念股經過前期的大幅調整,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若風險偏好較低,則建議多關注低估值、大市值藍籌股。
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5月29日至6月4日,滬、深兩市共有109只個股登上交易龍虎榜,較上期減少16只。統計期內,上榜個股的區間總成交金額為501億元,較上期增加47.92%。其中,營業部合計買入金額65.05億元,合計賣出金額72.05億元,分別比上期增加11%和40.72%。上榜個股中,深圳主板20家,中小板34家,創業板27家,滬市28家。
伊利股份:機構大舉出逃
俗話說,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2014年一季度基金第一大重倉股伊利股份(600887)就撞在了槍口上。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共計有5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221只基金重倉持有伊利股份5.89億股,持倉總市值為211億元,占流通股比例為32.12%。
6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通過比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此次公布通過審查的82家企業名單和2013年8月公布的128家企業名單,伊利股份旗下的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等4家工廠“落榜”。同時,端午節假期期間,光大證券(601788)研究員邢庭志發布長達62頁的看空研報——《伊利將遭遇低溫奶、常溫酸奶和進口奶的全面沖擊》,將伊利股份未來6個月的目標價看空至22.7元。受利空消息和唱空研報的雙重打擊,節后首個交易日6月3日,伊利股份股價重挫7.75%,收盤報31.32元,市值一日蒸發53.6億元。
據悉,光大證券的這份報告是2008年以來,機構首次公開看空龍頭股的報告,盡管報告的邏輯遭到不少業內人士的質疑,但是依然使伊利股份創出了三年來單日最大跌幅。機構集體出逃,更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公開交易信息顯示,伊利股份大跌當日,現身買入/賣出金額最大前5名的均為機構席位。其中買1席位買入金額為8326萬元,其余買入席位的買入金額則介于3171至3951萬元。相比之下,機構拋售的力量要強大的多,賣1和賣2席位分別賣出1.55億元和1.51億元,其余賣出席位賣出金額均在6000萬元。當天,5大買入方合計買入金額2.27億元,5大賣出方合計賣出5.36億元。
后市觀點現分歧
“落榜”最終被證實只是一個烏龍,伊利股份發布公告澄清稱,報道涉及的4家工廠無需申請生產許可證,公司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工廠全部獲得了生產許可證。
至于光大證券的研報,在報告中,邢庭志看空伊利股份的理由有三個:伊利股份未來5年將遭遇低溫奶、常溫酸奶和進口奶實質性沖擊,伊利股份的常溫奶經營戰略將遭遇重大挑戰,毛利占比71%的液奶將遭遇低溫奶、常溫酸奶和進口奶的持續高成長帶來的替代風險。對此,一些市場分析人士并不贊同。
海通證券隨后發布了針鋒相對的看多研報,明確表示,伊利股份成長邏輯沒有變化,堅定看好,對應目標價46.75元,給予買入評級。此外,中金公司、申銀萬國、安信證券等也紛紛發布研報,力挺伊利股份。申銀萬國認為伊利股份強者恒強,產品結構優化帶來業績持續增長;中信證券則認為伊利股份中長期買點顯現。
然而,記者注意到,自2009年以來一路高歌猛進的伊利股份在2013年10月沖高后持續回落,光大證券的看空研報或許只是點燃了機構出逃的導火索。經歷放量暴跌后,下跌趨勢短期難以扭轉,建議投資者暫時保持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