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瑤

《動態》:近期看到了龍力生物(002604)一個公告,擬在黑龍江省龍江縣設立全資子公司,并使用自有資金104,298 萬元投建年產40 萬噸秸稈綜合項目。這一舉動的意義何在?
孔銘:首先一個最直接最標志性的意義就是龍江公司設立后將成為公司在國內異地設立的首家子公司。這個龍江40萬噸秸稈的項目是龍力生物推動乙醇產能異地擴張的重大舉措。據我了解,在此之前燃料乙醇的產能主要集中在山東禹城,而這次40 萬噸秸稈項目是龍力第一次嘗試在省外擴張。根據我所了解的數據,預計2016年以后乙醇產能會達到6萬噸。而且公司前期還投建了一個20萬噸秸稈的項目,把兩個項目加在一起,預計2016年公司燃料乙醇產能可以達到15萬噸。龍力生物的秸稈乙醇工藝基本處于成熟階段,醇電聯產優勢明顯,這次龍江項目邁出產能異地復制步伐,我認為未來有望實現進一步擴張。
另外,龍江項目也得到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因此銷售推廣有所保障。根據協議的規定,當地政府將負責龍力與中石化、中石油等簽訂燃料乙醇銷售協議,推進項目產品銷售,我認為這一點會給龍力的項目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動態》:這次項目對龍力生物意義非凡,但是也有一定的風險,比如說,作為原料的秸稈漲價的風險。
孔銘:我覺得這個漲價風險是不存在的。我閱讀了相關的資料,了解到龍江縣是全國三大玉米主產區之一,年播種玉米400多萬畝,周邊200公里運輸半徑內原料豐富,因此秸稈資源非常豐富。當地政府已經承諾為龍力在龍江縣白山鎮無償建立1個中心原料儲存廠,在其他中心鄉鎮無償建設9個簡易二級原料儲存廠,并無償供公司項目生產使用50年,這樣一來,秸稈原料收集難的問題也基本得到了解決。另外,當地政府約定不得在所屬轄區內批復、建設使用相同原料項目;并承諾在非市場原因導致的原料成本上漲超過10%時,對成本上漲部分給予50%財政補貼,我認為這一承諾進一步平滑了原料漲價風險。
《動態》:龍力生物近年來募集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各種項目的建設,這對龍力生物的未來有何影響?是否會帶來產業結構方面的調整?
孔銘:是的。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秸稈項目之外,我看到的資料顯示,他的精制食品級木糖及結晶阿拉伯糖聯產項目和年產4000噸酶解木質素項目已經達到可使用狀態而轉入固定資產,未來有望貢獻銷量和收入,全產業鏈模式成本將會進一步分攤。其中,木質素產品屬高分子材料,可廣泛用于混凝土減水劑、耐火材料等領域,經濟性較高,我認為這種材料的研發,將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盈利水平。
另外,龍力的傳統功能糖產品低聚木糖屬于國際新型低聚糖類產品,已經在保健食品、動物食品等領域確立領先市場前景廣闊。低聚木糖國內市場集中度高,價格相對穩定,毛利率主要受原材料玉米芯影響較大。我覺得龍力新產能投產后,規模效應進一步加強,外加產品升級帶來結構上變化,可能進一步提升盈利。
與此同時,龍力的淀粉及淀粉糖業務會被壓縮。我看到了一些數據顯示,2013年龍力淀粉業務已經連續第二年虧損。并且,國內玉米淀粉市場競爭激勵,缺少產品定價能力。由于公司轉向新能源,此項業務不符合公司的戰略,我認為后期規模進一步壓縮將成為必然。
可見,龍力生物的業務正慢慢向新型替代能源方向轉型,這也順應了當前政策的要求。
《動態》:目前龍力生物的乙醇項目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您覺得龍力生物是否有能力把握好這次機會,推動產業提升?
孔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據我了解,龍力從05年開始研發纖維素燃料乙醇的生產技術,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在產品研發、循環經濟和生物質綜合利用、產業集群和地域、生產技術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競爭優勢,實現了纖維素燃料乙醇規模工業化生產。 這一點足以說明龍力生物有足夠的經驗和技術能力做好乙醇產業。
同時,龍力生物也是一家非常注重人才挽留的公司。今年年初,龍力生物的《年度業績獎勵基金管理辦法》獲得了股東大會的審議通過。辦法中,將激勵的方式從“事后獎勵”轉為“事前激勵”,我認為這一點有效地提高了內部管理體系的規范化水平和有效性,也為龍力未來的高速增長奠定了很好的制度支撐。
《動態》:就乙醇產業的整個大行業來看,龍力生物將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孔銘:今年年初我從中石化新聞中心看到了一則消息,美國一艘裝載1.05萬噸進口燃料乙醇駛入江蘇鎮江碼頭進行接卸工作。這個事件標志著中國石化成功打通了燃料乙醇上游資源國際貿易環節。
這個事件對國內的乙醇產業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因此我認為這將是龍力生物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如何在與國際產品的價格戰,質量戰中贏得勝利,是龍力生物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