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蕊

日前,證監會發審委核準了長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白山旅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長白山旅游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6667萬股,募資主要用于長白山國際溫泉度假區建設項目。然而,記者注意到,由于基礎設施落后,長白山旅游的接待能力趨于飽和,經營業績也已經見頂回落,募投項目又存在較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與一線景區類上市公司相比,長白山旅游存在較大的差距,對于投資者而言,申購長白山旅游可能存在著較大的風險。
經營業績見頂下滑
長白山旅游招股書顯示,公司目前主業包括旅游客運、旅行社及溫泉開發利用業務。其中,旅游客運是公司目前的核心業務。2011年至2013年,長白山旅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15億元、2.5億元和2.33億元;實現凈利潤6497萬元、7390萬元和6226萬元。上述數據顯示,公司經營業績高峰出現在2012年,而2013年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都開始出現下滑趨勢。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下滑6.75%,凈利潤同比下滑高達15.75%。
記者發現,作為一家旅游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公司的旅游基礎設施并不完備,除北景區開外,西、南景區周邊的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相對落后,也使得北區成為接待游客的主力,但是如果該區域接待趨于飽和,那么也意味著游客數量將不斷下滑,成為景區未來的增長瓶頸。
此外,公司在營銷方面的表現同樣毫無競爭力。分析人士認為,考核景區類上市公司的標準之一就是當地政府和上市公司對景區的營銷能力,因為如果營銷做的不到位的話這一塊對業績就沒有拉動效應。從銷售費用來看,公司銷售費用明顯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的營銷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以薪酬等構成的管理費用卻長期居高不下。可見,公司雖然頂著擬上市公司的光環,但進取心并不強。
募投項目前景堪憂
招股說明書顯示,長白山旅游擬通過IPO募資4.21億元,用于投建與主營并不相關的長白山國際溫泉度假區,且建設期長達4.5年,此舉令人匪夷所思。數據顯示,公司截至2013年末的股東權益不過4.38億元,此次募資相當于再造一個長白山旅游的規模。
原則上,上市募集資金應當用于主營業務,但長白山旅游卻用于非主營業務開發。屆時,公司將凈資產的近50%投入到一項并未有相關經驗的業務,其中的風險是否意味著需要中小投資者買單?
對于該募投項目,公司預計,建成后的2016年-2020年后的營業收入分別達4098.56萬元、1.23億元、1.34億元、1.42億元、1.5億元,投資回報期11.54年。
業內人士表示,公司的盈利預期過于樂觀。從上市公司相關業務來看,麗江和府皇冠假日酒店是麗江旅游2004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募投項目之一,該項目原計劃2007年投入運營,但經過幾番追加投資,實際到2009年9月才開業。項目原計劃年平均營業收入為12578萬元,年均凈利潤為2278萬元,但是到2013年該業務的營業收入不過9928.44萬元,而峨眉山以及張家界的酒店業務同樣如此,觀察以酒店為主營業務收入的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基本不超過10%,中位數也就在5%左右。
究其原因,酒店業其實并不是個容易賺錢的好行業,每年只有節假日等小段時間可能供不應求,但在其他時間里大部分資產卻是閑置的。因此,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集團基本都不會大規模持有酒店資產,而是形成以輸出管理、品牌、收取管理費或收入分成的輕資產運作模式。對于長白山旅游而言,其季節性特征較為明顯,只有三季度是明顯的旺季,其他三個季度營收總和也低于三季度的單季收入。而這種季節性特征將令公司酒店入住率難以維持高位,其潛在經營風險顯而易見。如果項目建成運營后,酒店價格、入住率達不到預期水平,經營成本上升,項目的經濟效益無疑會受到不利影響。公司的盈利預測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綜合來看,長白山旅游在行業中處于二線地位,與黃山旅游等一線景區存在較大差距,當前規模雖與張家界相當,但其知名度遠遜于張家界。其傳統業務的成長性不足,募投項目又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建議投資者保持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