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巴西、委內瑞拉、阿根廷、德國記者 王海林 吳志華 范劍青 青木 ● 伊文 甄翔“世界杯結束了,世界也結束了。”愛爾蘭《獨立報》14日用略帶悲傷的語調總結當天落幕的巴西世界杯。這是美國學者眼中“世界杯后遺癥”的一個縮影。在日益碎片化的媒體世界,似乎沒有任何單一事件能像世界杯那樣引起全球持續關注。聚光燈下的主辦國巴西也在世界的審視下交出答卷:體育場館按時交付,沒有大規模游行和罷工,組織工作井然有序。這些都顛覆了開賽前西方唱衰巴西的臺詞。西方媒體表示,雖然沒有捧起大力神杯,巴西總統羅塞夫如今也可以昂首走進即將在這個國家召開的金磚國家峰會會場了。有歐洲媒體感嘆巴西世界杯成為近十年來最具全球政治化色彩的符號,另一些西方輿論更擔憂足球的日益功利化令世界進一步喪失“純粹的快樂”。英國《衛報》評論稱,我們很幸運地選擇了足球作為人類集體的代表,而且足球能如此創意地去講故事,在一場世界杯決賽中將這個動蕩星球的各個方面整合在一起。巴西總統“能高昂著頭走進金磚峰會會場了”阿根廷在世界杯決賽中0∶1惜敗德國隊。盡管本國球隊未能捧得大力神杯,但當地時間13日晚,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球迷仍走上街頭舉行集會,呼喊著“純粹的快樂,感謝你們”等口號。當天的集會遭到部分年輕球迷鬧場,警方逮捕至少60人。不過,興奮是這個擁有4000萬人口拉美國家的主旋律,《華盛頓郵報》評論稱,足球的偉大給了阿根廷人亟需的分心時刻。路透社稱,打入世界杯決賽使得阿根廷人從滿目債務危機、通貨膨脹和政治丑聞的報紙頭條中得到了喘息之機。阿根廷足球隊使這個國家罕見團結起來。“對于整個國家,足球不僅是一項運動。”德國《商報》14日評論說,體育的成功有助于改變整個國家在海外的形象。二戰后德國依靠“伯爾尼奇跡”重新崛起;2006年,德國世界杯譜寫了“夏天的童話”。德國隊第四次贏得世界杯,這一刻德國人等了24年。德國《明鏡》周刊歷數本國奪取世界杯的時刻:1954年、1974年、1990年和2014年。《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與2018年世界杯主辦國俄羅斯總統普京等領導人一同在現場觀看了比賽。頒獎典禮上,默克爾與隊員們相擁。而巴西總統羅塞夫在將大力神杯交給德國隊隊長拉姆的那一刻卻面無表情。14日,斯科拉里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辭去巴西國家隊主教練職務。“球員們將一切都奉獻給了比賽,包括他們的心靈和靈魂。他們以可能的最好方式輸掉了比賽,不像巴西那樣被撕成碎片。”32歲的阿根廷人洛雷納·哈克對路透社說。法國《國際信使報》文章稱,沒進入前三名的巴西人過于看重世界杯的勝負,表明這個國家社會尚不夠成熟。許多中下階層的民眾對少數人的特權可望而不可即,不得不將更多關注投放到賽事本身,對于發達國家而言,足球只是一種游戲,但對許多巴西人而言,足球意味著更多、更沉重的東西。文章稱,如今世界杯已經結束,巴西人的眼光應該超越足球本身,爭取在“努力建設美好國家和公平社會的比賽中”大獲全勝。法國電視五臺援引法國國際戰略關系研究所研究員帕斯卡爾·博尼的話說,作為一個新興國家,巴西能把賽會辦成這樣實屬難能可貴,“別忘了當年歐洲人在金融危機期間主辦世界杯時的尷尬”。英國“對話”網站稱,在世界杯舉辦之前的數月,世界杯的組織工作將會是一團糟糕:體育場館恐無法按時完工,公共交通系統無法適應人流的涌入。但這些擔憂并未成真。這不是一屆完美的世界杯,但巴西的組織工作是成功的。一些歐洲學者說,本屆世界杯的組織比2012年倫敦奧運會還要成功。這一成功不僅是巴西留住自尊的幸事,而且也會成為巴西政府的資產。“盛事落幕,我們都患上足球后遺癥。”紐約大學教授吉姆·約瑟夫13日撰文稱,世界杯冠軍無疑是德國,不過,足球本身也是贏家,特別是在美國,很多人帶著極大熱情觀看比賽:在家里,在辦公室里,他們邊觀賽邊發“推特”。巴西也是贏家。英國《金融時報》13日稱,羅塞夫“能高昂著頭走進金磚峰會會場了”。 政治和功利圍繞的足球《悉尼先驅晨報》稱,大多數巴西人都能把政治與足球區分開來,并且熱情地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們。德國體育網14日認為,世界杯是奧運會的測試,現在巴西可以讓外界放心。《赫芬頓郵報》法國版文章稱,本屆世界杯巴西隊在賽場內是輸家,賽場外也有輸有贏。首先巴政府對“體育帶動政治”估計過于樂觀,應該算輸了個0:1。賽事組織方面,城市交通改觀明顯,陽光和海灘給游客以良好印象,巴西人的熱情以及賽事期間不錯的治安維護都可以打高分,但具體到賽事接待等方面,則存在許多漫不經心的錯誤,這一方面算1∶1。經濟方面,巴西為舉辦世界杯花了110億美元,引發社會動蕩,巴西央行已將增速預期下調至1.6%,是金磚國家中倒數的,經常賬目下赤字擴大至3.6%,通脹率也將高達6.4%。不過,賽會期間巴西接待了1500萬人次游客和60萬以上球迷,這方面比分應算1∶2。社會平等方面,巴西醫改、教改都飽受詬病,基礎設施建設過于向賽事主辦傾斜而引發民眾不滿。比賽期間巴西人暫停了抱怨和爭論,但如今比賽結束,直到總統大選前巴西人都會恢復抱怨。此外,巴西赤貧人群對世界杯舉辦毫無好感,許多人對12個場館中的3至4個即將閑置感到不快,這方面比分應算1∶3。政府政治信譽方面,羅塞夫政府此前承辦過程中的失分并未因賽事的進行而得到多少恢復,相反,球隊的慘敗將令政府這一形象工程顯得更加尷尬,這方面的比分只能是1∶4。加拿大“IPOLITICS”網站稱,巴西并不是首個在大型體育賽事上花費巨資的國家,而且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大規模的支出幾乎是必需的。里約熱內盧2016年將主辦奧運會,其規劃者可能會從世界杯中汲取經驗。英國《衛報》稱,評判員們還未評判出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否成為最棒的一屆世界杯,但現在它或許已經成為數十年來最為全球政治化的一屆比賽。從奧巴馬在推特上支持美國隊,到菲德爾·卡斯特羅稱贊梅西優點,許多政治家都投身這場運動中。該報另一篇題為“世界杯是最高級別政治舞臺”的文章稱,在日益碎片化的媒體世界,國家隊比賽總能吸引極大關注。沒什么其他單一事件,包括人類登月,能像世界杯一樣如此緊緊抓住全人類的眼球。加拿大《環球郵報》稱,賽事很精彩,但各隊為殺進決賽會被消極功利情緒所束縛。足球是一種簡單的運動,但在輝煌的背景下,足球的本質正變得功利消極。 世界杯,人類同一文化講述地英國“對話”網站以“全球化時代足球世界杯是善的力量”為題稱,有人認為,世界杯應該能帶來世界和平,解決全球不公正,消除種族主義。這些想法很天真。不過,世界杯確實是善的力量,至少在不久的將來會如此。首先,它把世界聚到一塊。其次,踢足球是遍及世界的運動,不分性別、階級、國家大小。足球也不是強者為王的國家間關系體現。崛起大國中國上兩屆奧運會金牌總數領先,但沒能打進世界杯;美國足球隊第二輪被人口不及其1/30的比利時淘汰。德國全球新聞網14日說,國際足聯之前要求把一些歐洲名額給亞洲和非洲。顯然,歐洲球隊以勝利給予抗議。足球是全球尚不能以經濟和政治大國來排座次的活動。“為何世界杯要比世界政治更加令人興奮?”卡塔爾半島電視臺以此為題強調世界杯帶來的單純快樂。文章稱,世界杯是一出戲,演員、觀眾,無論在場或不在場,都處于一個相對公平、自由、大眾的娛樂活動中。我們處于相同活動的世界,遮蔽了所有的世界主要宗教。我們為自己喜歡的球隊吶喊助威。足球是我們想象中的政治:公平、美好、激烈、公正、美麗。“我們在世界杯開賽之前就知道足球的缺陷,但有那么一刻,我們睜大了雙眼關注這個虛構的舞臺。在這里,我們的生活可以公平、美好。”英國《衛報》稱,賽事催生諸多人物、諸多層面的故事,也帶來高度結構化的戲劇性巔峰時刻。這一切都讓世界杯感覺像是一場全球大肥皂劇。文章認為,如果說真的存在全球文化和地球村的話,世界杯更能成為人類同一文化的講述地。▲
環球時報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