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衛紅++徐道平++崔桂英
英語教學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方向、教學模式等,都應該密切結合當前實際,進行深入的改革創新,以更加適合我國國情,更加適合學生學習實際,更加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
大學英語教學創新型教師模式探索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就是要培養大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以及在具體生活和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學目標的變化和定性,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教學內容的變化,以及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根本變化。
一、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基本現狀
一是在具體的教學實際中,不斷地規范英語教學過程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普通用于一般性普通高校。二是先傳播知識,再傳播技能,這種教學模式,主要用于職業性高等院校;三是主要重視聽說讀寫,這種教學模式在很多高校是存大的;四是整體性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是,考慮了學生的感受和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校的教育教學情況;五是啟發式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已經具有修正高等學府英語教學弊病的方向,具有積極意義,但仍要不斷地完善。
事實上,我國的很多普通高校,一直以來在沿襲單一、傳統的教學模式,那就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有聽課的份,它是以閱讀和翻譯教學為主向,以傳授知識為主。這種教學模式的優點顯而易見,就是便于教師監控整個教學過程,有利于系統的科學知識的傳授,對學生翻譯和閱讀能力的培養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這種教學模式的最大缺點,就是教學手段落后,學生的參與性差,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的英語輸入量過小,聽說能力過差,實踐動手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過差,不能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需要。
二、大學英語實施創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中央精神要求英語教學進行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門就中國教育綜合改革提出了決定性意見,其中關于高考的英語改革,提出了重要意見。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未來的高等英語教育,因此,各高校在探索高校英語教學改革中,必須嚴格按照中央精神,不斷地完善和推進。
二是新技術已經影響英語教學。近幾年來,計算機和多媒體網絡技術迅速普及,現代大學英語教學正在向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快速轉化。它的特點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方向發展。它很好地體現了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以及能動性,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
三是市場需求要求改革。大學英語的實用性也是很強的,它不僅注重理論性和基礎性,同樣注意它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在大學生畢業后所需要的實際能力。
三、創新型英語教學的基本路徑
一是不斷地豐富英語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采用多元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英語教材。大學英語的基本目標,就是要培養大學生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為此,在具體的英語教學改革中,必須更加注重語言知識方面的應用技能、技巧,以及學習的策略,要深入、全面、科學地指導大學生全面深入地獲取、掌握與語言文化知識及豐富的語料。
二是夯實英語基礎,培養大學生的閱讀和翻譯能力。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較高的閱讀能力,這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培養。其次,要有較好的翻譯能力,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大學教師的深入的講解。可以說,課堂教學的作用不可忽視。
三是根據當前信息化、技術化和多媒體迅速發展的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多媒體網絡英語教學,進而不斷地強化聽說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突破傳統的教師放錄音的模式,必須不斷地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的特點和力量,使大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強大功能,更好地學習英語。在具體實踐中,大學生可以根據情況,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制訂學習進度,同時,特別要注重聽說課要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進行,其特點是要以大學生的網絡學習為主,通過這種較好的平臺和渠道,以培養大學生英語聽說和綜合應甩能力、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四是注重教學實踐中的評估和評價過程,使評價更為科學更為公正,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估的正確與否,科學與否,公正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因此,一定要研究靈活科學的考核和評價機制,讓更多科學的元素融入其中,把大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出來。
五是要把專業知識很好地融于大學英語教學之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這一點,那就是要積極地引導大學生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千萬不要單純為了考試而學習,這是一個重要方向性問題,否則會將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
六是根據大學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與本專業相關的教學內容。一定要比較充分利用英語課堂上有限的教學時間,把大學生所學專業方面的知識和信息,很好地設計和運用到具體的英語教學中。實踐已經證明,英語教學如果能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那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會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和支持。為此,大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具備英語方面講授的綜合能力,同時,也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背景知識,要有較好的專業素養。教師一定要通過對每節課的充分的準備,不斷地收集和儲備大量的相關資料,并根本大學英語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學習傾向,科學地設計課程的結構與設置。要千方百計地增強大學生的參與性、自覺性和主動性以及創造性,讓大學生自己來表述觀點,解釋觀點,增加大學生語言表達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所學到的每一節課都與實際關聯,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七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很好地開展和推進語言交流活動,以極大地提高大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聽說能力。在這方面,我們有一個很好地背景,那就是我國的經濟正以迅猛的勢頭向前發展,全球化也在不斷地推進,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越發地增加。可以說,很多的機遇擺在我們的面前,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以及大學生,一定要具有良好的外語能力,通過這種能力的培養,以吸收更多的優秀的外國文化,更好地完成歷史使命。為此,老師就可以通過課堂靈活的教學,通過較好的內容引導和方式設計,來不斷地啟發和精心地講授,以很好地增強大學生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改革創新,必須放在中央關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大范疇之內,密切結合本校的教學實際以及大學生當前對于新媒體的掌握,才能取得更大的教學研究成果,也可以更好地增強大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的興趣和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高校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媛媛.談漢語推介課教學——以英國漢語課堂為例[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6).
[2]吳楠.建構主義教學觀對教學改革的啟發[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05,(04).
[3]胡玉蓮.競合探究模式與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03).
[4]周穎芳.案例教學在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培訓中的應用[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0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