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秋吉
在音樂高考中,以鋼琴作為高考應考項目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然而考前的鋼琴培訓,一直影響了考生的技術發揮,甚至當成了一種負擔。針對音樂高考前鋼琴學習難這一現象,結合教學經驗,從強化鋼琴基礎、合理制定教學計劃、選擇曲目、作品處理、調試演奏心理等幾方面,提出幾點建議,以幫助更多的考生在音樂高考中發揮正常水平,取得好成績。
音樂高考鋼琴教學演奏心理對音樂高考學生來講,鋼琴作為應考項目的學生也與日俱增,然而鋼琴演奏是技術性很強的藝術,需要較長時間的刻苦練習才能取得成績。以內蒙古為例,內蒙古自治區2013年音樂類考試報名人數超2萬,較2012年小幅上漲。雖然各大藝術院校每年都在“高擴招”,但是相對于前赴后繼的“藝考大軍”依然是遠遠地供不應求。這其中大多數學生沒有深厚音樂基礎,但是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只是從高一或高二才開始接觸鋼琴,之前并沒有學習過。然而要在競爭激烈的音樂高考中脫穎而出,就必須演奏有一定難度的曲目,這無疑對于鋼琴教學是一個難題。因為學習鋼琴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系統的、科學的制定教學計劃,需要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心里和生理特點“量身定做”與其符合的方法和考試曲目。筆者結合自身經驗試談幾點體會,為鋼琴高考生提供參考。
一、強化鋼琴基礎,做到循序漸進
鋼琴高考生的學習程度與范圍,首先,是從強化基礎訓練開始,基礎練習是演奏一切曲目的根本,是學習鋼琴的基石。有些學生不從基礎抓起,直接彈奏曲目,結果彈奏費勁,速度上不來,曲目要求的關鍵技術難點彈不出來。這都是不重視鋼琴基礎造成的。其次,基礎練習還應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專業考核目標水平和學習時間綜合考慮。
開始進入正規高考鋼琴培訓的第一階段,就要建立起正確的鋼琴演奏概念和演奏習慣。對于正確的鋼琴演奏坐姿、手型、觸鍵、手腕的運用,還有一些基本技巧的掌握,如連奏、斷奏、跳音、音階、琶音等,學生都應該有明確和準確的認識。由于社會上的一些鋼琴教師水平良莠不齊,對于以上知識的交代不夠明確,然而這些正是學習鋼琴的基礎,對于以后的鋼琴教學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常常構成大多數學生學習的致命弱點。這個階段練習,可以選擇鋼琴初級教材,如《拜厄》《哈農》《車爾尼基礎教程599》《車爾尼流暢練習曲849》《巴赫初級教程》《小奏鳴集》等。在保證基礎練習的同時,還應選擇有針對性的樂曲進行鞏固,對于同一技巧在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曲目是如何體現的有初步了解,這樣可以排除單一基礎練習的枯燥,并很好地與實際樂曲中的運用相結合。
在強調手指彈奏的同時,學生應該盡量鍛煉自己背譜的能力,把譜子印在大腦中,這樣才能達到手、腦、耳同步協作。另外,還應訓練用耳朵聆聽的好習慣。在平時練習中注意聆聽自己彈奏的每一個細節,哪個地方力度不勻,哪個地方顆粒性不夠,哪個地方思想表達的不夠到位,全曲是否速度一致等。對于出現問題的地方,通過反復練習、反復聆聽,直到改正。
在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多使用鼓勵與肯定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耐心,面對技術難點迎風而上的好習慣。對于一個個技術難點做到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不能拔苗助長、急于求成,否則功虧一簣。
二、合理制定教學計劃,科學選擇考試曲目
學生在選擇樂曲曲目要慎重,因為主要針對的是高考的鋼琴藝術考試。在選擇樂曲時,可以根據高師教學計劃與教學安排制定學習階段性目標。由于每個學生具有自身的特點,這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生理條件、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給每個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
在選擇考試曲目時,應根據學生手的長短、粗細的條件和音樂感悟的能力選擇考試曲目。筆者提出以下幾點:
1.曲目的難度水平適中。根據學生學習程度,選擇曲目應既有難度,還應在學生的掌握范圍內。選擇曲目如果程度相對過大,對于一些接受能力快、音樂素養好的學生有可能會提高學生水平,但是對于大部分學生如果技術有漏洞,在緊張的考場條件下,會適得其反。所以,選擇曲目應保守考慮,寧可選擇學生能力范圍內的相對難度小的作品。
2.曲目應該充分展現學生的優勢。對于手指較小的學生,他們手指靈活,適合彈奏感情比較細膩的作品,不宜演奏篇幅大的、跨度大的曲目。例如,《莫扎特奏鳴曲》《海頓奏鳴曲》《繡金匾》《瀏陽河》等。對于手指張度大、粗壯的、爆發力好的學生,適合演奏力度反差比較大的、有大跨度的、充滿激情的作品。例如,《貝多芬奏鳴曲》《肖邦練習曲》《百鳥朝鳳》等。
3.符合學生性格特征。在選擇曲目時,還應尊重學生的意愿,選擇學生喜歡的作品,學生對作品沒有排斥心理,這樣彈奏時才能發揮其自身特點。
在加強音樂素養方面,應為學生多介紹作品及音樂家,為的是想使學生更好地把握作品風格并準確地表現作品內涵。在條件允許下,可以給學生開設集體的音樂欣賞課。可以通過播放音樂家的人物傳記、電影、音響資料等使學生對鋼琴音樂史有初步的了解,對各個國家每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準確的把握。為學生培養興趣、開拓眼界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氛圍。目的是讓學生在強調技巧的同時,了解所彈作品的音樂背景、曲式結構、旋律走向和音樂內涵等知識,感受音樂風格,塑造音樂形象,不單單停留在譜面的音符上,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使彈奏出的音樂包含情感,音樂形象有血有肉。
三、加強鋼琴學習,調試演奏心理
鋼琴藝術是一種表演的藝術,需要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不斷地調節自己并完美地表達所要表達的內容。由于在考場時,內心的焦慮和環境的改變,已超出心理的接受范疇,就會造成生理上的內分泌紊亂,導致心率加快、雙手手心出汗、彈奏注意力不集中、鍵盤分辨不清、大腦出現短時間空白、忘譜等現象,整個演奏處于“混”的狀態,音樂表現缺乏感染力,嚴重影響正常演奏水平的發揮及演奏效果。因此,在明確此心理基礎上,在日常教學中就要采取相應措施,避免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
最好的解決途徑就是增強全神貫注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通過“慢練”堅實基礎,重點難點突出練習。多于重點難點可以通過“慢練”強化,使自身加強注意力的集中,設身處地的融入進去,達到忘我的境界,以消除其他因素的干擾。
2.克服“完美”主義,有的學生對于彈錯的地方要求自己重頭再來,這對音樂形象的表現有很大影響。錯了就是錯了,應該繞過去迅速接下一段,不應糾結在一個地方。
3.教師定期要組織學生之間的觀摩演出,使學生在更多的人面前展示自己,克服緊張心理,并且這種形式也可以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鋼琴高考教學是在有限的時間達到較高的目的,這無非對教師的專業素質的掌握與教學規律的運用是個考驗。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循序漸進地加強鋼琴基礎,根據不同學生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克服學生在演奏中的緊張心理,達到在考試中準確表達樂曲內容,發揮考生的最佳水平的目標。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