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
摘 要:長久以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數學素質,必須從多方面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數學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發展的基礎。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促進數學應用和實踐,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
小學生的學習一直都是國家教育系統比較關心的問題。小學生學習的好壞與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學生沒有很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在學習中就有很大的依賴性,不會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只會對問題進行提問,然后強行記住,這樣不利于小學生的長期發展。尤其是小學數學,它是比較抽象、比較復雜的學科,如果沒有很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能很好地對數學進行學習的。而在對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能力調查中也顯示,小學數學課堂的環境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一定的關系。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教師應該有效地應用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去思考,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滿堂灌”,傳統的教學目的則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所以,我們小學數學教學所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間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人教版數學四年級課本第二單元《直線、射線和角》的時候,就可以提問學生:“請同學們利用教室中器材作比喻,說說教室里的物品有哪些是直線,哪些是射線?”同學們經過仔細的觀察后,回答:“將門邊看成一條直線”“將地面看成一條直線”“地面和門邊都是直線,形成的角就是直角”“我認為……”……這樣從現實中給學生找到最直觀的教學例子,能夠給學生以視覺上的刺激,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其成因,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時效性,達到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因材施教,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
由于每一個學生的思維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應該只針對某一些學生,而應該考慮大多數學生的需求,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科學地進行教學設計??茖W的教學設計要求老師必須通過更好的課程教學安排來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根據學生以及授課內容的需要,因材施教地進行科學教學設計,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正確地引導學生去了解所學的知識點,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習慣去學習和思考問題,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我們在學習小學數學《測量》的時候,主要學習毫米的認識、分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等。一些小學生對這些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們在授課的時候,要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假如學生對現在學習的知識已經能夠很好地掌握了,就不需要再對他們進行細致的講解了,而是讓他們學習難度更加深刻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很好地鍛煉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不能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學生,給他們仔細地講解,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要想更好地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就要善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規范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然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觀念,規范教學模式,讓小學生獲得更優質、更合理、更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規范的課堂環境中更好地接受知識,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艷軍.談口語交際教學的特點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0(15).
[2]侯冬梅.新課標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2011(07).
(作者單位 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五渡小學)
?誗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