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敏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端正語文的寫作目的,不光是為了學習,為了應付考試,而是作為學生自我表達的一個重要途徑,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能力。
關鍵詞:端正目的;寫作興趣;小學作文
一、端正寫作目的和動機
端正學生的寫作目的與學習動機,讓小學生了解到寫作并非是單純為了考試,為了成績,而是作為自身參與社會的窗口,是向大家展示自我的重要平臺。作為人們行為實踐活動的歸宿與起點,激發學生的寫作動機有利于推動學生去行動,去寫作,以達到一定目的。要知道高尚的目的,純潔的動機,可以喚起學生寫作的濃厚興趣。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深刻地了解到,通過寫作,一方面可以豐富知識層次,擴大自身的知識面;另外一方面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能讓自己明白很多的道理,能夠表達自己,陶冶道德情操,塑造良好的文學修養。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僅僅要讓學生端正寫作目的,還要幫助學生辨認是非善惡,弘揚真善美,教會學生與世界溝通的方法。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健康的生活理念以及向上的思想觀念灌輸到學生大腦里,讓學生在小學就能對善美惡丑、人文道德有一個真實而客觀的了解,進而表現在他們的文章里面。
二、注重平時積累,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
在語文課本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摘取名詞佳句,日積月累,提倡學生將其運用到平常的寫作中去,達到學以致用、從讀學寫以及讀寫結合的教學目的。此外還可以讓學生記日記,每周倡導學生選擇一篇上好的日記讀出來,運用寫日記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除了這些,筆者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定期給學生開設閱讀課,讓學生了解一些中外名著,增加學生的積累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聯系實際,擴大視野
小學語文教學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并且在一定意義上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念,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將作文與實際聯系起來,擴大學生的視野與知識面。筆者在上課的時候,就經常給學生介紹一些古今往事、中外見聞以及生活的所見所感,將作文生活化與實踐化,如此生動形象,學生也易于理解,也能擴大學生的寫作興趣。
(作者單位 河北省隆化縣太平莊滿族鄉中心小學)
·編輯 李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