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棟亞
摘 要:班主任是班級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者,是溝通學生與學校教育資源的橋梁和紐帶。小學班主任一定要摒棄傳統的私塾式說教管理,要從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出發,尋找適合班級實情的管理方案與辦法,以期在活潑的氛圍中,改善學習態度,增強凝聚力,形成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班風班貌。
關鍵詞:新課程;班主任;工作方法;革新理念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深入推廣,以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尤其小學時期是學生學校生活的初期,許多來自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個性、愛好和學習認知能力,要想對幾十位學生的班級進行科學管理,我們就必須建立健全學生個人檔案,掌握他們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引導學生凝聚到新的班級學習和生活中來,從而形成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班風班貌。下面筆者結合課改這些年的班主任管理經驗,分享幾點工作改革心得體會。
一、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立足點
傳統的班主任工作強調的是管理,尋求的是學生安靜、本分,但是事實證明這種“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是對學生的壓抑,束縛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學習方式和關系,其結果遏制了小學生的活潑天性,從而從根本上壓制了他們的創造力,這樣的結果就是批量生產“統一型號”的學生,這本身就是對教育和管理的偏執理解。新課改是一縷春風,新課改是一劑良藥,它指導我們作為班主任,不要試圖對學生進行整齊劃一的“一刀切”式管理,而是要構建以生為本的管理立足點。活潑、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愛問是創造力的潛質表現,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不能一味地批評,而是要教給他們以怎樣的方式來進行,這樣才能抓住每位學生的心,才能構建具有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新型班級。
二、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管理理念的調整
新課程改革的第一要務就是革新教育觀念,有了以生為本的管理立足點,我們還要對班主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進行梳理和調整。
1.弱化權威,引進民主
傳統的班主任作為管理者,往往對學生頤指氣使,像指揮軍隊一樣,讓學生絕對執行自己的意志,強調的是領導者不容置疑和挑戰的權威。而新課改強調的是民主,要求我們摒棄權威式納粹管理,改進以師生之間能相互合作、共同構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為打造和諧的班集體共同獻計獻策,敢于批評和自我批評,并能相互尋求改進策略。
2.敢于打破,培養創新
創新是管理和學習的生命力,我們必須要注意保護和啟發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要敢于打破常規,承認學生之間的客觀差異,并能尋找到每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方式,從而尋求符合他們發展的學習方法。
3.積極評價,弱化功利
新課改要求我們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所以,我們首先就要改變以分為本的評價機制,樹立正確的全面發展的評價觀念,引導學生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實現全方位健康發展。
三、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實施策略詳要
結合上文在方向和理念上的改革和調整,這里要談的是班主任工作的具體操作心得。班主任工作畢竟是管理工作,主抓的是心理、學習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導,我們如何來實現民主、充分的以生為本的管理體制呢?
1.引導為主,寬嚴相濟
常言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學管理中,我們不要奢望學生不出錯,更不能盯住一處錯誤或一個學生不放,上綱上線和矯枉過正都是極端的管理行為,最終獲得的也是學生的消極合作和心理抗拒的消極局面。這樣的事情,我想大家都遇見過:我班有位學生喜歡毛絨玩具但沒錢買,就哄奶奶說自己想競選班干部,要50元活動費,奶奶覺得這事不合理,終于找來問責…針對該事件,我們不要馬上推卸自己的責任,而是要引導家長和學校配合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他認識到欺騙是不道德的,是會產生嚴重后果的傾向行為;然后我們還要私下找學生談話,鼓勵他想選班干部的積極性,同時我們可以設置如果達到怎樣的學習目標,我們將設有毛絨玩具的獎勵,鼓勵他通過自己努力爭取。經過半學期的努力,我的這位學生如愿以償,他感動地流下淚來。在以后的學習中他嚴于律己,積極進取,有新想法總會和老師溝通,成了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如果當時我們一味批評教育,其消極作用可能不堪設想。
2.全班協商,自我管理
現在的小學生個性很強,特別不喜歡別人制訂的條條框框。貼在墻上的班規班紀,他們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往往使我們陷入管理被動。所以,我們就要改其道而行之,嘗試讓學生參與進來,自己制訂班級紀律守則,這樣大家的熱情就調動起來,不僅能讓他們產生自我管理與自我約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提升和鍛煉他們創新能力、協調能力和組織能力。筆者就在入學初期,組織一堂課讓大家來想應該怎樣做才能構建和諧班集體,學生見仁見智,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這樣根據大家自己意見制訂和完善的班規,就好像是自己的承諾和誓言,大家心里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防線。
3.適時活動,增強凝聚
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有助于疏散學生躁動的心結,讓大家在互助游戲中體驗合作,強化班級凝聚力。筆者就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大家下鄉體驗農民生活的實踐活動,學生在幫農民收獲的過程中,體會到勞動的光榮和艱辛,也感悟集體和合作的力量,認識到團隊精神的可貴。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不僅僅感受到做茶的樂趣,也真正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當然,因為時間和空間限制,我們更多的是組織校內活動,比如團隊知識競賽、拔河比賽等,讓大家享受為集體奉獻帶來的快樂,最容易打動每個人的心底。游戲、玩耍、活動是學生的天性,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快速成長,小學生活潑天真,精力充沛,可塑性強,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就像催化劑,讓學生活潑向上,讓他們充滿活力和朝氣,讓他們享受學習生活的樂趣。
以上是筆者整合新課改以來對小學班級管理的實踐心得和經驗體會。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我們就要多動腦、多學習、多調查,這樣才能做到從學生的實際認知出發,設定符合他們認知和發展的教育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調動大家參與進來,實現以生為本自我管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師生共管,完善班級管理體制。
參考文獻:
[1]葉放郎,宋偉麗.新課程改革下的班主任工作[J].陜西教育:理論版,2006(Z2).
[2]鄭學民.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班主任工作藝術淺談[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05).
(作者單位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賴村鎮蒙坊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