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娥
通過對幼兒園一線教師交流與問卷調查獲悉,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已成教師工作的困惑之一,幼兒園一線教師這類困惑與高職院校教育中課程設置、教學模式等問題息息相關。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優化課程、改進教育模式、提高教師素養等策略提高學前學生的教育活動設計能力。
幼兒教師活動設計能力培養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是指幼兒教師為達成一定教學目標,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教師活動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教育教學質量,影響幼兒的全面發展。通過調查及親歷下園獲悉,活動設計是幼兒園一線教師工作的一大困惑。教師活動設計能力水平與其職前接受的相關教育息息相關。困于活動設計教師群體中,幼師專業出生更為突出,其次是學前專科,分別占其工作困惑的37.1%、24.1%。高職院校應掌握幼兒園一線教師困惑、查明自身在教育教學所存在問題,有的放矢地改進教育教學策略,為一線培養較高質量的教師。
一、在職幼兒教師活動設計中的困惑
1.在職幼兒教師活動設計中的主要困惑
(1)困于對教育活動各要素的整體把握
幼兒園教師在教育活動設計中常出現教學內容隨便拿來、方法隨便搬用的現象,內容與兒童經驗無關,方法與幼兒思維發展水平不一致,在整個設計中困于幼兒、內容、方法、教學材料統一把握。
(2)困于制定科學規范的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確定活動預期目標是設計教育活動的首要工作。但在教師活動設計中面對教材常會發出這樣的疑問:現有的教學材料中到底對本班幼兒發展有哪些教育價值、應賦予什么目標、目標應如何表述等。
(3)困于找到很貼近幼兒生活和興趣點的內容與主題
幼兒教育活動內容選擇要求生活化,符合幼兒具有現實需要與發展水平。生活里的幼兒教育事件隨時都在發生,幼兒的興趣點時時都在展現,但幼兒教師卻常對設計的活動內容與主題感到困惑,為如何為目標的實現選擇什么內容、如何從孩子生活找到主題等問題而焦慮。
(4)困于設計有效的教育教學策略與方法
一些教師為了上搞好一次教學活動精心準備了一大堆教學材料,但是常因組織策略與教學方法的欠缺而前功盡棄。具體的困難有:如何圍繞核心目標安排活動、用什么方式方法突教學難點、什么方法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等。
2.幼兒園教師活動設計困惑的原因分析
從一線幼兒教師表現出來的教育活動設計困惑可以分析出如下問題根源:第一,幼兒教師科學教育觀念沒有真正的轉變;第二,幼兒教師對專業理論知識或缺乏或運用不自如;第三,缺乏應有基本能力,如理解和把握幼兒心理的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等。
二、高職院校幼兒教育活動設計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一線幼兒教師教育活動設計的困惑,折射出了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狀況與問題。
1.學前學生專業認同感不高,影響學生學習的原動力
在學生中真正喜歡學前教育專業的不多,喜歡當幼兒園教師更少,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同感較低。專業認同感是學習的動力之一,直接影響學生對本專業學習的動力,影響對教學設計的學習。
2.高職院校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阻礙學生學習活動設計有效性
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在高職院校的課程中應得的體現。但現在高校課程設置中仍存在如下狀況:理論課程設置比重大、實踐性課程較少、開設的順序混亂等。這樣造成教師難教,學生學習懵懂,影響學生對教學設計學習知識建構與能力獲得。
3.高職院校教學方式方法影響學生知識建構與學習遷移
高職院校在教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其一,以講為主,教學方法單一,影響學生對信息加工的質量。其二,大部分教師幼兒園一線經驗少,在課堂教學中難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對所學知識與技能找到一個恰當的應用情景,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遷移,影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技能如兒童心理發展、教育教學等運用于教育活動。其三,實踐教學少,影響學生活動設計的背景知識經驗的準備。例如,實踐教學活動少,學生對幼兒園教育活動不熟悉,直接影響學生所學知識技能向活動設計過程遷移。
4.幼兒園一線經驗有限,影響教師對學生教育活動設計的指導能力
教師是學生教育活動設計能力形成的重要影響者。在教育活動設計中,教師相當于師傅。因此,要求教師為雙師型人才,既能從理論上把教學設計方法原理講明道清,又要求能指導學生實際教育活動設計訓練。影響學生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不僅僅是學前專業教師,而是整個教師群體。如兒童心理學教學中能否貼近幼兒教育一線直接影活動目標的制定。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與一線幼兒園教育聯系較少,經驗缺乏,對學生教育活動設計指導能力較低,影響了學生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形成。
三、幼兒教師活動設計能力職前培養策略
1.引導學生構建美好工作愿景,增強學習內在動力
成功地做任何事情都應先好之、樂之。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建構美好的工作愿景,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感、學習幸福感、學習緊迫感,把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為學生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具體措施有新生入學教育、專門就業指導課、個別引導等。
2.優化課程設置,夯實學生活動設計的相關知識準備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能力形成需要廣博的知識基礎,主要包括以下三類:活動設計描述性知識、活動設計程序性知識、活動設計策略性知識。為了幫助學生夯實各方面的知識,高校應優化其課程設置。首先,在科目種類安排方面,學校不僅要開設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各領域教學法、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還開設實踐課程以及教學實訓課程,滿足以上各方面知識的獲得需要。其次,在科目開設的先后順序方面,應遵循先感性到理論,先基礎后應用的原則,順應學生認知技能發展的規律。
3.改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知識遷移,幫助為學生初步的教育活動設計經驗
學生教育活動設計能力是一項綜合能力,是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綜合體現。學生這些相關知識與能力獲得,除了與學校課程有關,同時也與教學息息相關。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具體措施如下。第一,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關注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加強教學中互動與引導,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與能力。第二,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幼教理論知識向幼兒園一線教育實踐聯系,幫助學生知識遷移。第三,加強實踐教學,如參觀、見習及學生活動設計的訓練,使學生獲得初步教育活動設計經驗。
4.加強基地園的建設、提高教師素養,創設教育活動設計教與學的良好環境
教師的成長、學生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環境。基地建設為教師科研、教研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高職院校教師對一線幼兒園教育指導能力、對學生專業指導能力,只在扎根于實踐,才顯示出真正的生命力。因此,加強學校的基地園建設。
參考文獻:
[1]徐英俊.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楊開城.教學設計——一種技術學的視角[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