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飛,陳曉霞,湯樣華
(杭州市蕭山區中醫院,浙江杭州 311201)
近年來,由于交通事故、工傷意外等導致的大范圍軟組織缺損的患者逐年增多,如何修復一直是外科治療中的棘手難題[1]。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游離皮瓣移植修復術應用廣泛,最大程度保留了肢體的外形和功能[2]。但游離皮瓣移植不僅對術者手術水平要求高,而且對臨床護理也是一大挑戰。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e paths)是護理人員共同針對某一病種的治療、護理和康復所制定的有嚴格工作順序、準確時間要求的護理計劃,以促進康復,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醫療護理服務質量[3]。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本院手足外科設計了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并將其引入游離皮瓣移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納入標準:行游離皮瓣移植修復四肢軟組織缺損的患者,排除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排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符合納入標準患者9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男22例、女26例;年齡11~68歲,平均年齡36.2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5例,初中28例,高中12例,大專及以上3例;損傷部位:足踝部25 例,手腕部23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25例;年齡12~70歲,平均年齡35.3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6例,初中27例,高中11例,大專及以上4例;足踝部26例,手腕部2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損傷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按游離皮瓣移植術護理常規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和健康教育,對具體實施時間不作統一規定和要求。
1.2.2 觀察組 采用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護理。收集相關資料,制定游離皮瓣移植的臨床護理路徑(見表1),內容包括游離皮瓣移植術的病室要求、戒煙目的、臥位要求、疼痛分級和止痛方法、各期(早、中、后期)功能鍛煉、適宜飲食和禁忌證、烤燈注意事項、跌倒/墜床防護、常見并發癥及預防方法等,每項內容配注圖片,將圖片塑封裝訂成冊,并制作皮瓣顏色、張力比對卡[4],用于游離皮瓣血液循環的觀察。責任護士將路徑表與圖片內容結合,生動、形象、直觀的進行護理及健康宣教。

表1 游離皮瓣移植術臨床護理路徑表(節選)
1.3 評價指標及方法
1.3.1 患者對治療護理依從性 包括按時接受使用“三抗”藥物、臥床體位及烤燈照射的配合、健肢活動、禁煙等方面,能全部按要求執行為依從,有一項未執行為不依從。由責任護士在治療結束時評價。
1.3.2 護理工作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滿分100分,大于95分為滿意,由責任組長在治療結束時進行評價。
1.3.3 術后并發癥 包括血管危象、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由責任護士每天觀察,經管醫生確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依從性、護理工作滿意度、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依從性和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3.1 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提高了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患者對護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護理無統一標準格式,缺乏系統性。臨床護理路徑使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都能得到系統、動態、連續而又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護理[5],加之與專科圖片結合,使患者及家屬可以得到直觀的視覺參考,從而使患者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的積極性和依從性明顯提高,能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依從性達95.8%,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優于常規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遵醫依從性。
3.2 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有利于及時發現和降低術后并發癥 游離皮瓣移植術后患者可能出現血管危象、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癥,其中血管危象是游離皮瓣移植術后主要并發癥。游離皮瓣移植術后,血液循環觀察是圍手術期護理重點[6],及時發現并處理血管危象,有利于提高手術成功率。皮瓣血液循環觀察主要包括皮瓣顏色、溫度、張力、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等,其中皮瓣顏色、張力最易發生變化,因此患者及家屬都比較緊張和擔憂,不明白不同顏色、張力的皮瓣意味著什么,醫務人員對皮瓣顏色、張力變化的認知也存在個體差異,對患者進行解釋時往往出現意見分歧,且抽象的講解,也難以收到實質性效果,容易造成糾紛。實行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講解形象易懂,趣味性強,有助于理解,加深印象,從而保證了宣教的有效性[7],尤其是圖冊中的比對卡,統一了醫護人員對游離皮瓣顏色、張力判斷的客觀標準,使觀察和描述結果更準確,有利于醫護人員及時發現皮瓣移植術后動靜脈血管危象并得到及時處理。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無1例患者發生血管危象,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度 低年資護士及實習生在短期內不容易掌握游離皮瓣移植術的護理要點,有了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臨床護理有了統一的護理標準和質量要求,避免了因護士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的差異而導致護理品質的差異,對患者的護理更系統、全面、到位[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達95.8%,明顯高于對照組(83.3%),提示護理工作的標準化,提升了護理質量,患者對護理滿意度也相應提高。
[1]O'Toole RV,Castillo RC,Pollak AN,et al.Determinant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after severe lower-extremity injuries[J].J Bone Joint Surg Am,2008,90(6):1206-1211.
[2]Lawson R,Levin LS.Principles of free tissue transfer in orthopaedic Practice[J].J Am Acad Orthop Sure,2007,15(5):290-299.
[3]賈玉娥,金紅梅.臨床護理路徑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實用骨科雜志,2012,18(10):959-960.
[4]沈英飛.自制比對卡在游離皮瓣血液循環觀察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8):封3.
[5]劉莉娟.臨床路徑表在口服希羅達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5):109-110.
[6]王巧君,楊淑芳,王英彩,等.58例顯微外科皮瓣修復小腿復雜傷軟組織缺損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8):702-704.
[7]馮偉偉.圖文式臨床護理路徑在脊柱側彎術患者宣教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6):56-57.
[8]淦細紅,吳嬌臻,陳和珍,等.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脛腓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的態勢分析[J].護理與康復,2009,8(4):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