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7月23日文章,原題:航空市場起飛,中國富人改裝私人飛機 當一名中國顧客要求將他全新的龐巴迪挑戰者850飛機內飾改為昂貴的黑色碳纖維時,設計師驚呆了,不過他很樂意滿足這個要求。“只要是認證范圍內的事,我們都會滿足您,”北美航空服務公司“飛翔色彩”負責銷售的執行副總裁西恩·吉爾斯派說,“碳纖維我們以前用過,不過只用做裝飾。”在中國,私人飛機是一個規模小,但增長迅速的航空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一批中國新富。首架美國“灣流”商務機是2003年進入中國市場的。10年后,中國擁有248架商務機。亞翔航空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這一數量比2012年增長28%。中國公務航空集團首席執行官廖學鋒說:“買家可能只有20多歲,也可能是70多歲。他們來自中國各地房地產、投資、油氣等多個行業。中國買家沒有典型特征。”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點:手握用來買私人飛機的數千萬美元。一些小細節就能打動他們。灣流公司的飛機上有放電飯煲的地方,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的飛機可以通過iPad同步調整機艙內燈光和溫度,空客公司則在機艙內安裝用于打麻將的圓桌。中國億萬富豪最常去的是附近的亞洲城市,如香港、澳門、新加坡等。盡管如此,空客公司和萊德伯里調研公司稱,他們依然喜歡“能飛遠途、客艙大、能夠穿越太平洋抵達北美”的機型。不過市場前景也有烏云籠罩:經濟增長放緩,航線數量有限,私人飛機基礎設施匱乏等。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中國只有286個適合這種飛機的起降地點。灣流公司負責銷售和市場的高級副總裁斯科特·尼爾說:“空域、機場起飛和降落等方面都面臨挑戰。”此外,面對政府推行的節儉運動和反腐敗,潛在客戶也希望保持低調。波音公務機公司總裁史蒂芬·泰勒說:“兩年前,這個市場飛速發展,激動人心。但自從新一屆政府上臺并打擊奢侈,增長就沒那么猛了。”▲(作者比爾·薩瓦多夫,伊文譯)
環球時報201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