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礦山井下測繪資料是管理礦山企業和指導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料,它是在均衡生產,充分開采地下資源、保證采掘工程質量和安全方面等都起著重要作用的關鍵性資料,是礦山企業的主要技術資料和法律性文件。它不僅種類繁多,數量也多,為能很好地運用好這些測繪資料為生產服務,做到易于查找、迅速方便、準確不亂,就需要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建立規范的技術檔案,分門別類地對它進行管理。
關鍵詞 礦山;井下;測繪資料;科學管理;中段;技術要求;簡單化
中圖分類號:TD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8-0167-03
礦山測繪是礦山系統的基建和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術基礎工作,是礦山建設、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和編制長遠、年度發展規劃及組織日常生產等各項工作的基礎。在地質勘探、采礦設計、生產和建設的各個階段都起著重大的作用;在生產礦井中更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它是在均衡生產、充分開采地下資源、保證采掘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等方面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抓好礦山測繪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礦山測繪資料是為礦山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超前服務的重要基礎資料,測繪成果資料是國家規定的保密資料。它是:①將描繪的對象給出一個明顯的概念,是解決一系列采礦技術問題的幾何基礎;②可以進行地質勘探、地面建筑物和井下巷道的設計,編制采礦工程發展計劃、設計通訊、排水、供電系統及井上下的運輸線路,計算儲量變動和損失貧化量等;③在安全方面,工程技術人員能夠根據測繪資料正確指導掘進和開采工作,不致發生錯或陷入危險地區,能保證生產和人身安全;
1 礦山井下測繪的特點及主要內容
1)礦山井下測繪的特點。由于地下開采的特點,決定了礦山測繪的特點,具體是:①礦山井下測繪,其工作環境比較潮濕、光線較弱能見度低,儀器設備不能和地表等同使用,因此礦山井下測繪往往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以適應這種比較困難的工作條件,隨時掌握礦山生產進度、質量和數量等;②礦山測繪將隨著采礦工程的不斷進展而在時間和空間上都不斷發生變化,隨著生產的進度,測繪工作也將不定期的不斷進行,資料不斷地逐漸補充,直到礦山開采完畢后為止;③由于井下采掘工程都是由井底車場開始,沿礦體走向兩翼或一翼逐漸推進,形成了導線等級和導線類別,因此隨著采掘工程的進展而進行的礦山測量工作,不能夠經常性的導線閉合,其精度必將距井底車場越遠,精度越低,因此使井下各處的導線精度各不一致,不像地面測繪的各處精度比較均勻,所以還必須保證井下測繪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持續性。
2)礦山井下測繪的主要內容:①進行地籍測量,保護國土資源,為礦區規劃和總體設計提供依據,建立礦山測繪工作的總體控制,施測大比例尺地形圖,為地質勘探、礦山設計和礦體開采提供圖紙資料,及井內外聯系測量;②在井下進行工程測量并繪圖,指導井巷工程采掘施工正確進行,處理和解決采礦工程中的各種幾何問題與立體聯系;③對采礦引起的巖層移動和地表沉陷進行觀測設計和觀測,繪圖及分析研究,會同有關人員,提供建筑物下、水體下和巷道下礦體開采方案和保護措施;④進行礦量管理,保護和監督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計算礦量及“三率”管理。
2 礦山井下測繪資料的分類及基本要求
礦山測繪資料,是礦山測繪人員經過測繪工作所獲得的一切資料的總稱。它包括原始記錄資料、計算資料和礦山測量圖三個部分。它們的基本技術要求分別為:
1)礦山井下測量原始記錄的技術要求。測量原始記錄手簿的記錄,必須用鉛筆或鋼筆正規書寫,并清晰美觀,格式統一;嚴禁憑記憶補記,數據修改以及觀測結果的淘汰,禁止擦拭涂改和刮補,而應予細線劃去錯誤部分,將正確數字改寫在數字上方,對超限劃去的成果須注明原因,當最后檢查原始記錄計算準確和各項簽署齊全時,才可提供為成果計算的原始資料。各限差見表1、2、3。
表1 三角高程限差表
導線類別 相鄰兩點往返測高差的允許互差(mm) 三角高程允許閉合差 (mm)
5″、8″ 10+0.3s ±30
30″ ±80
表2 水準高程限差表
水準測量等級 水準支線往返測量的高差不符值 閉、附合路線的高程允許閉合差
Ⅰ級 ±15mm ±6mm ±12mm
Ⅱ級 ±30mm ±12mm ±24mm
2)礦山井下測量成果計算資料的技術要求。測繪成果的計算必須用鋼筆正規書寫,統一格式,計算數據的改正禁止擦拭、涂改和刮補,而應予細線劃去錯誤部分,將正確數字改寫在原數字上方;各測量成果的計算和測量施工數據的計算必須實行100%的互檢,原始計算數據和起算數據禁止轉抄,必須由原始記錄簿中和成果表中抄錄,并實行兩人對算,甲、乙兩本計算本。對計算后的有效數字必須相同,并檢查地點、點號準確后,再簽署計算者和對算者姓名。包括圓曲線計算、中腰線標定都必須實行100%的互檢。
3)礦山井下測量圖的技術要求。根據礦山測量圖的特點,對礦山測量圖有以下要求:①礦山測量圖必須用經久耐用、便于保管、且變形較小的上等圖紙繪制,有條件的最好采用聚酯薄膜繪制;②礦山測量圖要有足夠的完整性、明顯性和準確性。以便在使用時,達到資料齊全、明顯清楚、度量方便、縮短時間、準確無誤的要求;③礦山測量圖的分幅,一般根據礦體產狀和采區布置加以確定,以利于生產上閱讀和使用。
3 礦山井下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
礦山測繪資料,不僅種類多,數量也多,在礦山的基建和生產過程中,它是管理礦山企業和指導生產必不可少的資料,還必須及時準確地測繪。當我們利用這些測繪資料為生產服務時,要做到易于查找、迅速方便、準確不亂,這就需要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或計算機進行管理,建立規范的技術檔案,分門別類地進行保管,而且要有專人管理。礦山采掘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形成的巷道、采區較復雜;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項施工方法和采礦方法的推廣和變革,發展了許多較為先進的開采方式。平巷、斜井、豎井、空區以及多中段分層相互盤接交錯重疊。由于井下的施工特點形成了測量工作中的導線等級差別和導線類別,以及測繪工作方法的分類,但測繪資料的管理并沒有科學的、系統的、規范的管理方法,也造成了測繪工作的繁雜化、多類化和等級化。為了礦山測繪成果資料得到妥善保管和使用,使測繪資料管理不完善造成的測繪資料紊亂或殘缺不全、雜亂無章、查找不便、查找資料不及時的情況有一個科學的管理方法,不致造成無法應用測繪資料,甚至造成錯誤,不能夠正確指導礦山生產建設,給利用測繪資料解決實際問題造成很大困難,就必須完善測繪資料的科學管理或通過計算機來管理。endprint
當礦山形成多中段多分層開采后,測繪工作也隨著增加,為了使測繪工作便于管理,測繪資料的方便使用,測繪資料的管理工作必須進行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并設立資料檔案陳列柜。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就是將測繪資料進行以生產片區、中段為單位劃分為一個小整體,對它進行統一的綜合管理。在每個整體中都有1:500聚酯薄膜原圖、電子圖、各種原始記錄、各種計算資料以及成果資料,并編制有各類臺賬,臺賬內編錄著各類資料中共有幾冊,各有幾冊,使用時期等,用資料盒將各類資料編號后進行分類陳列于陳列柜中,并在存放資料醒目處標記各類資料名稱。
1)礦山井下測量原始記錄的分類管理。各種測量原始記錄必須分類以片區中段裝訂成冊,并注明累計本次、使用時期。當記錄手簿用完后,必須以中段分類編錄在編制好的各類測量原始記錄臺賬中,做到分類管理,有序易查,現以測角記錄本為例。見表4、5。
表4 記錄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測角記錄本(初測)
累計本數:第三本
使用日期: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表5 記錄本臺賬
測角記錄本臺賬
累計本次 使用日期 備注
第三本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初測
2)礦山井下測量計算資料的管理。各種測量計算手簿必須以片區中段分類、及類別分類裝訂成冊,并注明中段、類別、本種、累計本數、使用日期。計算手簿用完后必須進行編錄,登記錄入臺賬,并做到分類陳列,有序易查。計算本、計算本臺賬見表6、7。
表6 計算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經緯儀導線計算本
本種:甲本
累計本數:第三本
使用日期: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表7 計算本臺賬內容
經緯儀計算本臺賬
本種 累計本次 使用日期 備注
甲 第三本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初測
3)礦山井下測量成果資料的管理。當測量計算數據校對無誤后,必須由專人進行測量成果的手寫抄錄和計算機測量數據庫的錄入,并實行200%的檢查與互檢,抄錄或輸入成果必須由甲種計算本抄錄或計算機輸入數據,再由乙種本上由兩人進行檢查與校對,核實成果的地點、點號,最后簽署抄錄或輸入者、校對者姓名。抄錄成果的次序必須由主巷道到支巷道,再到川脈、沿脈,塹溝和切割巷道,由主到次、分類分片抄錄,并注明地區名稱。 測量成果必須以片區、中段分訂成冊,如成果較多,可再以支巷分訂成冊,并在封面上注明中段和支巷名稱、累計本次,并編制各中段成果本臺賬,將成果編錄在案。見表8、9。其次,在計算機中測量資料的管理也要分別分類以片區建立文件夾,文件夾內應用電子表格以中段建立成果工作簿,在成果工作簿中分別以地區建立成果工作表,輸入測量成果數據便于長期保存調用和各種成圖軟件導入出圖的需要。
表8 成果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成果本
名稱:1800中段主巷
累計本數:第一本
表9 成果本臺賬
成果本記錄臺賬
累計本次 名稱 備注
第一本 1800中段主巷 初測
第二本 1800中段一支巷 初測
4)礦山井下測量原圖的管理。礦山測量圖一般都有紙質圖和電子圖,紙質圖測量原圖必須按照國際分幅中1:500或1:2000的分幅進行圖號分幅,并加以圖幅整飾,標記圖幅號和連接號。電子圖必須以中段為圖形單位根據現場形狀繪制保存,建立各中段圖幅臺賬,編錄各中段現有圖號圖數,及圖幅總面積略圖,以幅圖為單位陳列于陳列柜中,并注明圖號,便于管理和使用。以1:500分幅為例,見表10、11。
表10 1:500分幅
1313 1413 1513 1613
1312 1412 1512 1612
1311 1411 1511 1611
1310 1410 1510 1610
表11 圖幅臺賬
中段 分幅號 合計
1800 1512 1612 1511 1513 1411 5
1850 1310 1311 1410 1411 4
1900 1312 1412 2
礦山測繪的分類綜合管理,主要是對它進行資料的分類,按照以片區、中段為單位進行分類,以及根據資料的類別和資料的使用時間時期限來劃分對它進行管理。采用編錄的方法,建立技術檔案,資料臺賬,將雜亂無章、管理紊亂的測繪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分門別類的登記上冊,編號立檔。要做到易于查找、迅速方便、準確不亂,就必須要有專人管理,當管理人員變動時,務必交代清楚,雙方簽字,負責到底,使接管人員能夠繼續管好這些測繪資料。在管理過程中,測量負責人應該定期督促檢查圖的繪制和測繪資料的編錄保管工作;當礦山生產進入停頓和結束階段,測量負責人應審查該礦山所保存的所有測繪資料的內容和數量,作出資料目錄和必要的說明,移交礦山領導機關保存管理。礦山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使類別繁多的測繪資料以片區中段分別分類化整為零,由繁變簡逐步走向系統化、規范化、條理化和科學化,使資料成果一目了然,容易管理,方便查閱和使用。
4 結束語
礦山井下測繪資料以片區中段為單位劃分的管理僅是傳統式管理的改進,雖然對資料的查找和使用帶來一定的效益,但礦山企業的現代化管理要求在日漸增高。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相互滲透,使測繪技術和新儀器設備的不斷涌現和應用,也給測繪工作帶來許多便利,比如現今電子化、無線化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測量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精度,完成了許多以往不可能的任務,現在的測繪資料管理方法和以后電子化的管理方法相比,的確有很大差距,但對于管理測繪原始資料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實際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礦山測繪技術管理的發展,以及電子化的逐步推廣應用,礦山測繪資料的管理必會實現全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長旭.礦山測量[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9.
[2]謝保勝.云南錫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山測量技術規定(2009年修訂本)[M].個舊:內部出版,2009.
作者簡介
李文波(1979-),男,云南省個舊市云南錫業集團公司卡房分公司前進坑技術組,測量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礦山
測量。endprint
當礦山形成多中段多分層開采后,測繪工作也隨著增加,為了使測繪工作便于管理,測繪資料的方便使用,測繪資料的管理工作必須進行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并設立資料檔案陳列柜。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就是將測繪資料進行以生產片區、中段為單位劃分為一個小整體,對它進行統一的綜合管理。在每個整體中都有1:500聚酯薄膜原圖、電子圖、各種原始記錄、各種計算資料以及成果資料,并編制有各類臺賬,臺賬內編錄著各類資料中共有幾冊,各有幾冊,使用時期等,用資料盒將各類資料編號后進行分類陳列于陳列柜中,并在存放資料醒目處標記各類資料名稱。
1)礦山井下測量原始記錄的分類管理。各種測量原始記錄必須分類以片區中段裝訂成冊,并注明累計本次、使用時期。當記錄手簿用完后,必須以中段分類編錄在編制好的各類測量原始記錄臺賬中,做到分類管理,有序易查,現以測角記錄本為例。見表4、5。
表4 記錄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測角記錄本(初測)
累計本數:第三本
使用日期: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表5 記錄本臺賬
測角記錄本臺賬
累計本次 使用日期 備注
第三本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初測
2)礦山井下測量計算資料的管理。各種測量計算手簿必須以片區中段分類、及類別分類裝訂成冊,并注明中段、類別、本種、累計本數、使用日期。計算手簿用完后必須進行編錄,登記錄入臺賬,并做到分類陳列,有序易查。計算本、計算本臺賬見表6、7。
表6 計算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經緯儀導線計算本
本種:甲本
累計本數:第三本
使用日期: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表7 計算本臺賬內容
經緯儀計算本臺賬
本種 累計本次 使用日期 備注
甲 第三本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初測
3)礦山井下測量成果資料的管理。當測量計算數據校對無誤后,必須由專人進行測量成果的手寫抄錄和計算機測量數據庫的錄入,并實行200%的檢查與互檢,抄錄或輸入成果必須由甲種計算本抄錄或計算機輸入數據,再由乙種本上由兩人進行檢查與校對,核實成果的地點、點號,最后簽署抄錄或輸入者、校對者姓名。抄錄成果的次序必須由主巷道到支巷道,再到川脈、沿脈,塹溝和切割巷道,由主到次、分類分片抄錄,并注明地區名稱。 測量成果必須以片區、中段分訂成冊,如成果較多,可再以支巷分訂成冊,并在封面上注明中段和支巷名稱、累計本次,并編制各中段成果本臺賬,將成果編錄在案。見表8、9。其次,在計算機中測量資料的管理也要分別分類以片區建立文件夾,文件夾內應用電子表格以中段建立成果工作簿,在成果工作簿中分別以地區建立成果工作表,輸入測量成果數據便于長期保存調用和各種成圖軟件導入出圖的需要。
表8 成果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成果本
名稱:1800中段主巷
累計本數:第一本
表9 成果本臺賬
成果本記錄臺賬
累計本次 名稱 備注
第一本 1800中段主巷 初測
第二本 1800中段一支巷 初測
4)礦山井下測量原圖的管理。礦山測量圖一般都有紙質圖和電子圖,紙質圖測量原圖必須按照國際分幅中1:500或1:2000的分幅進行圖號分幅,并加以圖幅整飾,標記圖幅號和連接號。電子圖必須以中段為圖形單位根據現場形狀繪制保存,建立各中段圖幅臺賬,編錄各中段現有圖號圖數,及圖幅總面積略圖,以幅圖為單位陳列于陳列柜中,并注明圖號,便于管理和使用。以1:500分幅為例,見表10、11。
表10 1:500分幅
1313 1413 1513 1613
1312 1412 1512 1612
1311 1411 1511 1611
1310 1410 1510 1610
表11 圖幅臺賬
中段 分幅號 合計
1800 1512 1612 1511 1513 1411 5
1850 1310 1311 1410 1411 4
1900 1312 1412 2
礦山測繪的分類綜合管理,主要是對它進行資料的分類,按照以片區、中段為單位進行分類,以及根據資料的類別和資料的使用時間時期限來劃分對它進行管理。采用編錄的方法,建立技術檔案,資料臺賬,將雜亂無章、管理紊亂的測繪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分門別類的登記上冊,編號立檔。要做到易于查找、迅速方便、準確不亂,就必須要有專人管理,當管理人員變動時,務必交代清楚,雙方簽字,負責到底,使接管人員能夠繼續管好這些測繪資料。在管理過程中,測量負責人應該定期督促檢查圖的繪制和測繪資料的編錄保管工作;當礦山生產進入停頓和結束階段,測量負責人應審查該礦山所保存的所有測繪資料的內容和數量,作出資料目錄和必要的說明,移交礦山領導機關保存管理。礦山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使類別繁多的測繪資料以片區中段分別分類化整為零,由繁變簡逐步走向系統化、規范化、條理化和科學化,使資料成果一目了然,容易管理,方便查閱和使用。
4 結束語
礦山井下測繪資料以片區中段為單位劃分的管理僅是傳統式管理的改進,雖然對資料的查找和使用帶來一定的效益,但礦山企業的現代化管理要求在日漸增高。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相互滲透,使測繪技術和新儀器設備的不斷涌現和應用,也給測繪工作帶來許多便利,比如現今電子化、無線化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測量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精度,完成了許多以往不可能的任務,現在的測繪資料管理方法和以后電子化的管理方法相比,的確有很大差距,但對于管理測繪原始資料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實際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礦山測繪技術管理的發展,以及電子化的逐步推廣應用,礦山測繪資料的管理必會實現全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長旭.礦山測量[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9.
[2]謝保勝.云南錫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山測量技術規定(2009年修訂本)[M].個舊:內部出版,2009.
作者簡介
李文波(1979-),男,云南省個舊市云南錫業集團公司卡房分公司前進坑技術組,測量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礦山
測量。endprint
當礦山形成多中段多分層開采后,測繪工作也隨著增加,為了使測繪工作便于管理,測繪資料的方便使用,測繪資料的管理工作必須進行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并設立資料檔案陳列柜。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就是將測繪資料進行以生產片區、中段為單位劃分為一個小整體,對它進行統一的綜合管理。在每個整體中都有1:500聚酯薄膜原圖、電子圖、各種原始記錄、各種計算資料以及成果資料,并編制有各類臺賬,臺賬內編錄著各類資料中共有幾冊,各有幾冊,使用時期等,用資料盒將各類資料編號后進行分類陳列于陳列柜中,并在存放資料醒目處標記各類資料名稱。
1)礦山井下測量原始記錄的分類管理。各種測量原始記錄必須分類以片區中段裝訂成冊,并注明累計本次、使用時期。當記錄手簿用完后,必須以中段分類編錄在編制好的各類測量原始記錄臺賬中,做到分類管理,有序易查,現以測角記錄本為例。見表4、5。
表4 記錄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測角記錄本(初測)
累計本數:第三本
使用日期: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表5 記錄本臺賬
測角記錄本臺賬
累計本次 使用日期 備注
第三本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初測
2)礦山井下測量計算資料的管理。各種測量計算手簿必須以片區中段分類、及類別分類裝訂成冊,并注明中段、類別、本種、累計本數、使用日期。計算手簿用完后必須進行編錄,登記錄入臺賬,并做到分類陳列,有序易查。計算本、計算本臺賬見表6、7。
表6 計算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經緯儀導線計算本
本種:甲本
累計本數:第三本
使用日期: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表7 計算本臺賬內容
經緯儀計算本臺賬
本種 累計本次 使用日期 備注
甲 第三本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初測
3)礦山井下測量成果資料的管理。當測量計算數據校對無誤后,必須由專人進行測量成果的手寫抄錄和計算機測量數據庫的錄入,并實行200%的檢查與互檢,抄錄或輸入成果必須由甲種計算本抄錄或計算機輸入數據,再由乙種本上由兩人進行檢查與校對,核實成果的地點、點號,最后簽署抄錄或輸入者、校對者姓名。抄錄成果的次序必須由主巷道到支巷道,再到川脈、沿脈,塹溝和切割巷道,由主到次、分類分片抄錄,并注明地區名稱。 測量成果必須以片區、中段分訂成冊,如成果較多,可再以支巷分訂成冊,并在封面上注明中段和支巷名稱、累計本次,并編制各中段成果本臺賬,將成果編錄在案。見表8、9。其次,在計算機中測量資料的管理也要分別分類以片區建立文件夾,文件夾內應用電子表格以中段建立成果工作簿,在成果工作簿中分別以地區建立成果工作表,輸入測量成果數據便于長期保存調用和各種成圖軟件導入出圖的需要。
表8 成果本封面
多金屬片區1800中段成果本
名稱:1800中段主巷
累計本數:第一本
表9 成果本臺賬
成果本記錄臺賬
累計本次 名稱 備注
第一本 1800中段主巷 初測
第二本 1800中段一支巷 初測
4)礦山井下測量原圖的管理。礦山測量圖一般都有紙質圖和電子圖,紙質圖測量原圖必須按照國際分幅中1:500或1:2000的分幅進行圖號分幅,并加以圖幅整飾,標記圖幅號和連接號。電子圖必須以中段為圖形單位根據現場形狀繪制保存,建立各中段圖幅臺賬,編錄各中段現有圖號圖數,及圖幅總面積略圖,以幅圖為單位陳列于陳列柜中,并注明圖號,便于管理和使用。以1:500分幅為例,見表10、11。
表10 1:500分幅
1313 1413 1513 1613
1312 1412 1512 1612
1311 1411 1511 1611
1310 1410 1510 1610
表11 圖幅臺賬
中段 分幅號 合計
1800 1512 1612 1511 1513 1411 5
1850 1310 1311 1410 1411 4
1900 1312 1412 2
礦山測繪的分類綜合管理,主要是對它進行資料的分類,按照以片區、中段為單位進行分類,以及根據資料的類別和資料的使用時間時期限來劃分對它進行管理。采用編錄的方法,建立技術檔案,資料臺賬,將雜亂無章、管理紊亂的測繪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分門別類的登記上冊,編號立檔。要做到易于查找、迅速方便、準確不亂,就必須要有專人管理,當管理人員變動時,務必交代清楚,雙方簽字,負責到底,使接管人員能夠繼續管好這些測繪資料。在管理過程中,測量負責人應該定期督促檢查圖的繪制和測繪資料的編錄保管工作;當礦山生產進入停頓和結束階段,測量負責人應審查該礦山所保存的所有測繪資料的內容和數量,作出資料目錄和必要的說明,移交礦山領導機關保存管理。礦山測繪資料的分類綜合管理,使類別繁多的測繪資料以片區中段分別分類化整為零,由繁變簡逐步走向系統化、規范化、條理化和科學化,使資料成果一目了然,容易管理,方便查閱和使用。
4 結束語
礦山井下測繪資料以片區中段為單位劃分的管理僅是傳統式管理的改進,雖然對資料的查找和使用帶來一定的效益,但礦山企業的現代化管理要求在日漸增高。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相互滲透,使測繪技術和新儀器設備的不斷涌現和應用,也給測繪工作帶來許多便利,比如現今電子化、無線化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測量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精度,完成了許多以往不可能的任務,現在的測繪資料管理方法和以后電子化的管理方法相比,的確有很大差距,但對于管理測繪原始資料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實際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礦山測繪技術管理的發展,以及電子化的逐步推廣應用,礦山測繪資料的管理必會實現全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長旭.礦山測量[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79.
[2]謝保勝.云南錫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山測量技術規定(2009年修訂本)[M].個舊:內部出版,2009.
作者簡介
李文波(1979-),男,云南省個舊市云南錫業集團公司卡房分公司前進坑技術組,測量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礦山
測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