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派記者 吳亞明 ●劉 敏臺灣復興航空GE222班機23日晚在澎湖馬公降落時意外墜毀,成為臺灣近12年來最重大的墜機事件,震驚島內外。到昨夜,搜救工作已經告一段落。臺灣有關各方正在協助家屬處理善后事宜。至于失事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臺灣《聯合報》報道稱,據復興航空公司24日發布的說明,初步調查此次空難并無大陸旅客,但有2名法國乘客罹難。此外,臺灣最寶貴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葉根壯的名字也出現在罹難乘客名單上,葉根壯被業界尊稱為“壯師”,畢生設計建造的廟宇近百座,他的逝世讓臺灣文化界深感震驚和惋惜。截至本報發稿時,此次空難已造成49死9傷。24日,《環球時報》記者在失事現場看到,澎湖縣湖西鄉西溪社區一片狼藉,飛機各大部件散落各處,空氣中依然飄著焦煳味,現場拉起了警戒線,有專家正在勘驗現場。澎湖縣消防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搜救工作已經告一段落。現場勘驗完畢之后,為了讓周邊居民恢復正常生活,工作人員會收集飛機殘骸,歸攏一處,并盡快清理現場。此次空難中生還的海軍女上士顏婉茹回憶稱,在班機上就感覺飛機在空中盤旋約有1個多小時,準備降落時好像起落架出了問題,隨即就發生墜機,等她從驚嚇中回神,只看到整架機艙已經毀損,她立即與同事從機艙破洞爬出,逃過一劫。事件發生后,正在拉美地區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4日表示,得悉臺灣客機失事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深感痛心,專門要求國務院臺辦立即向臺灣有關部門轉達他本人和大陸人民對遇難者的深切哀悼、對其親屬的誠摯慰問。24日上午,馬英九為罹難者默哀1分鐘,并表示23日看到家屬焦急崩潰的畫面,度過了心痛而難眠的夜晚,民眾一定要在這時候,陪家屬度過難關,“做罹難者家屬、傷者最大的后盾”。事故發生后,馬英九要求相關單位盡快查清案情。“行政院長”江宜樺也表示,將查明事件所有可能原因,避免憾事再度發生。臺當局也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處理馬公空難事件。24日一早,曾擔任過臺“交通部長”的“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趕赴馬公了解災情并協助善后,表示當時澎湖天氣符合飛行條件。臺“民航局長”沈啟也稱,目前以救治傷者和罹難者遺體保存處理為首要工作,臺空軍已調派兩架C-130運輸機將獲救的10名傷員中7人,分別送至臺北和高雄醫治。復興航空空難事件傷亡者的家屬,第一時間也趕到澎湖處理善后,許多家屬痛哭失聲。24日,復興集團總裁林孝信率領高級主管出面道歉,稱向罹難家屬致十二萬分的歉意,并表示會負起所有責任,做好每一件善后的事。復興航空規劃先向傷者和罹難者家屬提供慰問金20萬元(新臺幣,下同),補助罹難者喪葬費80萬元,并全力展開善后事宜。創立于1951年的復興航空公司是臺灣第一家民營航空業者,是臺第三大航空公司。據當地的救災人員表示,事發當時不少人都聽到雷聲,飛機有可能遭到雷擊。臺灣飛安會執行長王興中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判斷失事原因最重要的兩個黑匣子都已經找到,當日就會將黑匣子送回臺北。但因黑盒子外觀受損,必須先經過處理才能解讀。至于飛機失事原因是否為外界最關心的天氣因素,飛安會說,在黑盒子解讀出來前,天氣、機械及人為因素都無法排除。失事飛機由法國設計生產,法國事故調查人員與飛機制造廠商代表、加拿大發動機廠商代表將于25日抵臺協助調查。空難發生后,臺灣陷入悲傷中。有網友24日在網上發起“一朵白玫瑰,遙祭馬公空難受難者”活動,號召民眾在25日清晨帶一朵白玫瑰,前往臺北市松山機場旁的敦北公園,為不幸罹難的亡者祈福。不過,島內對此次事故仍有疑問。臺氣象專家李富城質疑,天氣如此惡劣,為何非要執行這一項“超任務”,并痛批航空公司拿人命當兒戲。國民黨“立委”羅淑蕾稱,臺風導致氣流不穩,還堅持飛行,將追究臺灣“民航局”和“交通部”的責任;除了氣候因素,復興航空飛機老舊問題長期未改善,她將嚴格要求加強飛航安全檢測。▲
環球時報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