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駐英國、德國、加拿大記者 紀雙城 青木 陶短房 ●本報記者 劉洋 ● 柳玉鵬圖片說明:24日,烏總理亞采紐克在議會宣布遞交辭呈。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官員24日向《環球時報》證實,馬航MH17航班的黑匣子目前正在該機構接受檢測,預計下載全部有效數據最快需24小時。但對急于了解墜機真相的世界來說,每分每秒似乎都很漫長。24日,烏俄間的口水戰持續升級,基輔宣稱23日墜毀的兩架蘇-25戰機被“來自俄境內”的導彈擊落,莫斯科嘲笑這是烏克蘭人的“臆想”;俄羅斯副防長當日再度要求美國公開衛星數據,美方則繼續用社交網絡信息等“非五角大樓”數據進行反駁,并堅稱莫斯科至今仍在“助紂”烏分離武裝。24日,路透社與接受其采訪的分離武裝“東方營”指揮官就其有無說過“分離武裝擁有山毛櫸導彈”各執一詞,歐盟在醞釀“禁止歐洲人買入俄銀行債券或股票”的新制裁。烏總理亞采紐克昨晚突然遞交辭呈,這會是一場新政治大戲的開場嗎?黑匣打開,真相多遠?位于英格蘭漢普郡的范堡羅24日受到國際媒體關注,不是因其一年一度的航展,而是因為MH17的黑匣子當日在位于此地的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被專家“打開”,其關鍵數據將被下載,以盡快移交給牽頭調查該航班墜毀真相的荷蘭安全委員會。調查局發言人邦德告訴《環球時報》,該機構隸屬于英國交通部,此前僅負責調查英國境內發生的航空事故。該機構無權對此次墜機置評,下載的數據移交給荷蘭方面后,如無需要英方不再插手。俄新社稱,目前荷蘭領導的國際調查團隊由24名專家組成,其中包括俄烏兩國專家。國際民航組織在聲明中稱,黑匣子目前“狀態良好”。打開MH17的兩個黑匣子究竟讓專家了解到什么?BBC分析稱,作為黑匣子之一的飛行數據記錄器可以幫助確認MH17是否被導彈擊中,另一個黑匣子——駕駛艙話音記錄器對此“貢獻”相對有限,它可能只錄下了爆炸聲。“來自白廳(英國政府)的消息稱,情報顯示,墜機現場已遭人破壞,不僅遇難者遺體被移動,還有人把其他飛機的殘骸摻進MH17的墜機地點以阻撓調查。”BBC24日的說法似乎想讓人懷疑掌握當地控制權的分離武裝圖謀做手腳。趕到墜機現場的法新社記者則稱,大片麥田中有身著已經解散的烏金雕特種部隊制服的武裝人員,有歐安組織監察員,但沒有警戒線和安檢,當地村民把大件殘骸拿回家私用,并且“村子里人人這樣做”。“安理會已派遣警察部隊保護現場”,近來在墜機事件中表現活躍的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再次發聲。《澳大利亞人報》稱,他已派出50人的警察隊伍趕往倫敦,只待安理會授權。烏克蘭通訊社稱,阿博特23日為此致電烏總統波羅申科,他還祝愿后者“成功解決烏克蘭面對的一切麻煩”。“不知道他們在等什么”,英國《衛報》說,烏分離武裝已表示樂意看到專家組趕到墜機現場,但荷蘭領導的專家組仍在基輔“按兵不動”,專家組發言人尤斯特拉稱,等待是因為“還沒得到安全保證”。但《衛報》說,那里是戰區,“危險是毫無疑問的”。俄媒猜“美俄幕后討價還價”“烏克蘭應恢復核大國地位”,俄新社稱,烏克蘭極端民族主義政黨“自由黨”議員23日向議會提交了這份提案。文章稱,“自由黨”目前是烏執政聯盟成員,但從該國目前技術條件和法律基礎看,不可能恢復核武生產。23日至24日,基輔給外界的表情是出離憤怒。23日烏軍兩架蘇-25戰機分別在距離MH17墜機地不遠的薩烏爾蒙吉拉附近地區被擊落,飛行員跳傘逃生。CNN稱,“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總理博羅代的一名助手稱,烏軍戰斗機是被分離武裝用肩扛式導彈擊落的。這一點烏當局激烈反駁,基輔稱,戰斗機在5000米以上高空被擊中,肩扛式導彈打不了那么高。烏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里森科說,導彈很可能是從俄羅斯境內發射的。他的說法又引來莫斯科的嘲笑。俄國防部官員24日稱,有關導彈來自俄羅斯的指控是烏克蘭人的臆想。 24日,一樁引人注目的“新聞羅生門”在路透社與烏分離武裝“東方營”指揮官霍達科夫斯基間上演。路透社23日發布獨家消息稱,霍達科夫斯基在接受專訪時說,“我聽說從盧甘斯克那邊運過來一套山毛櫸,就在悲劇發生前后,后來他們把它運走了,可能是想消除它存在過的證據”。他接著指責烏克蘭當局明知在斯尼日內(距墜機地約10公里)有“山毛櫸”系統,還故意派大量戰機密集出現在該空域,引誘分離武裝對其開火,這才釀成慘劇。23日,美國方面也稱MH17遭分離武裝“誤炸”是當前“最可信的解釋”。基輔則在霍達科夫斯基專訪公開后第一時間對其表示分離武裝擁有過“山毛櫸”系統表示贊同,同時否認曾派戰機引誘分離武裝開火。霍達科夫斯基則在接受俄媒采訪時堅決否認曾表示分離武裝擁有“山毛櫸”,并稱有錄音為證。俄新社記者24日宣稱聽過了該專訪錄音,證明霍達科夫斯基的確未表示分離武裝擁有“山毛櫸”。CNN24日援引匿名官員的話稱,美方正在依據情報分析烏軍戰機是否是俄羅斯軍方擊落的,此外,1.2萬至1.5萬名俄羅斯軍人正在烏克蘭東部集結,他們分成小組,在距離俄烏邊界不到5英里范圍內活動,有部隊甚至在俄烏邊界線上駐扎。美國駐烏克蘭大使帕亞特說,“據我們所知,即使在MH17墜落后,俄羅斯方面仍未停止向分離武裝提供重武器、坦克和導彈發射器”。《華爾街日報》說,這說明普京沒有被嚇阻,從而削弱了有關墜機悲劇會迫使他改弦更張的希望。還有消息稱,五角大樓在考慮向烏派遣軍事顧問。 24日,俄國防部副部長安托諾夫再次要求美國出示“分離武裝擊落MH17”的證據。“你們說有衛星數據,為何不公開?《共青團真理報》24日提出大膽猜測——美俄會不會正在幕后激烈地討價還價?”該報稱,從目前證據看,是烏克蘭政府軍受美國指令擊落MH17,美方根本就對此知情,為避免實情被公布,可能正與俄方在幕后協商。烏總理突然遞交辭呈“這不是錢、產業或就業的問題,這是價值觀問題”,24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會見歐洲議會代表時用這樣的話批評法國,稱法國執意履行向俄羅斯出售“西北風”戰艦讓他“非常失望”。烏克蘭東南部戰事的進展或許給了波羅申科些底氣。墜機后,烏政府軍在對分離武裝的襲擊中取得了不少進展。《華爾街日報》說,過去5周分離武裝控制的領土規模縮小了一半。但分離武裝稱,他們撤退是為了向少量的城鎮深入。據俄新社報道,烏克蘭議員利亞什科24日表示,烏政府軍“頓巴斯”討伐營在頓涅茨克西部郊外被包圍,需要緊急支援。同日,基輔政壇出現大動蕩,總理亞采紐克突然宣布辭職,并稱辭職原因與“議會執政聯盟破裂及政府大量提議受阻”有關。他指責政客不合,導致能源法案及增加軍事預算法案未能通過。當日早些時候,俄羅斯檢方稱將以組織非法屠殺罪追究烏內政部長阿瓦科夫及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長科羅莫伊斯基的責任。“歐盟對俄制裁仍在討論中”,德意志廣播電臺駐布魯塞爾記者稱,歐盟各國外長24日的討論尚無結果。但英國《金融時報》稱其看到的一份提案顯示,歐盟考慮禁止包括所有歐洲人購買俄羅斯大銀行發行的任何新債券或股票,但不包括禁購俄羅斯國債,以免俄政府禁止俄羅斯人購買歐盟成員國政府債券。23日,美國議員麥凱恩批評歐盟對俄制裁如同“玩笑”,他說,“如果你相信法國人可以不向俄羅斯移交軍艦,我就能在亞利桑那州給你買到海景房(該州地處沙漠中)。”▲
環球時報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