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細波 高紅杰 于中華
【摘要】 VoWLAN是VoIP與WLAN的有機結合,是一種前景廣泛的新興應用。傳統的WLAN網絡對終端移動性支持不佳,不能滿足VoWLAN的實時性要求。本文結合新興的集中式WLAN網絡架構,提出基于分布式AC的WLAN網絡架構,并分析該架構對于VoWLAN業務的支持。
【關鍵詞】 VoWLAN 終端移動性 分布式AC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技術快速發展和市面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等無線終端設備的普及,WLAN開始在個人家庭和企業辦公環境中廣泛運用,無線方式為上網帶來了極大便利。
隨著IEEE 802.11n標準的正式通過,WLAN的接入速度可以達到300Mbps,人們希望能將在有線網絡上成熟運用的VoIP技術應用在WLAN上,即VoWLAN技術。VoWLAN技術對WLAN網絡的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IP話音業務對于實時性要求高,而傳統的基于胖AP的WLAN網絡中,終端在各個無線接入點(Access Point,AP)間切換時會產生較大的延遲甚至是通信中斷,不能滿足VoWLAN業務的需求。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結合集中式WLAN網絡架構,提出基于分布式AC的WLAN架構,并分析該架構下的WLAN業務流程。
二、集中式WLAN網絡架構
隨著無線局域網應用的發展和網絡規模的擴大,傳統的基于胖AP的WLAN架構逐漸暴露出缺乏統一的管理手段、漫游支持不足、缺乏有效的接入和安全控制策略等缺點。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人們提出了集中式的WLAN網絡架構。集中式WLAN網絡架構的典型網絡拓撲如圖1所示。
相比于傳統網絡架構,集中式WLAN網絡架構通過引入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簡化了胖AP的功能。通過將部分功能,特別是對時延不敏感的高級功能,比如管理、控制、認證、安全等轉移到AC上實現,大大減輕了AP的負擔。簡化后的無線接入點稱為瘦AP,它相當于AC的一個遠程受控天線,對外提供RF信號,實現WLAN的覆蓋。
相對于基于胖AP的方案,集中式的WLAN組網架構更加適用于大規模組網,該架構具有以下優點:
(1)優秀的擴展性。無線控制設備有很強的可擴展性。目前常見的AC設備可以同時管理上千個AP,同時通過硬件升級或者堆疊技術,可以不斷地擴充支持AP的數目,實現無線網絡的平滑擴容。
(2)智能RF管理功能。AC能夠遠程設定AP的射頻工作狀態。 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動態調整某個AP的覆蓋范圍和工作頻段,可以保證相鄰AP不會產生同頻干擾。
(3)集中的網絡管理。AC有著非常強大的集中管理功能。例如開通、管理、維護所有AP設備和移動終端、無線電波頻譜、無線安全、接入認證、移動漫游以及接入用戶管理等功能均可在AC上統一完成,而AP可以做到零配置,即插即用。
(4)漫游功能支持。移動終端在同一AC管理下的各個AP間切換,無需重新認證,大大減少了無線客戶端和AP的關聯時間,實現了快速二層、三層漫游的功能。
(5)負載均衡。由于在一個AP的覆蓋范圍內,無線連接的帶寬是共享的,即無線終端數目越多,每個終端所能分享的帶寬就越小。要確保每個無線終端的傳輸速率,就必須能限制單個AP上無線終端的數量或者帶寬需求。而AC可根據策略,將AP上接入的部分無線終端分散到相鄰的負擔較小的AP上,實現AP間的負載均衡。
集中式WLAN對于終端漫游支持的提升,對于VoWLAN業務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然而,集中式WLAN網絡有一個缺點:因為AP只是接受AC控制的一個遠程天線,所以所有接入終端的數據需要AC完成轉發。隨著網絡規模的擴大,AC轉發壓力很大。
VoWLAN是一種大數據量業務,對網絡的QoS要求高。當AC的轉發數據量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丟包、延時增大等異常情況,將降低VoWLAN的話音質量。
為了繼承集中式WLAN在漫游方面的優勢,同時避免AC成為系統瓶頸,最佳的辦法是采用分布式AC取代單一AC,實現控制端的負載均衡,消除系統瓶頸。
三、基于分布式AC的WLAN網絡架構
基于分布式AC的WLAN網絡架構是指采用由多個AC組成的無線控制設備組取代集中式WLAN網絡中的單AC,完成網絡數據的轉發,同時,無線控制設備組中各個AC間實現控制數據實時同步,每個AC都掌握了全網所有終端的信息,以保證對于終端漫游的支持。基于分布式AC的WLAN網絡拓撲圖如圖2所示。
圖中,全部AP劃分為N個區域,分別由無線控制設備組中的N個AC設備控制,區域中的所有AP接受該AC的管理,并將所有管理和業務數據以隧道方式傳遞到AC上,由AC解包處理。每個AC負責維護一段IP地址池,向接入歸屬區域各AP的無線終端分配。地址池大小由接入規模決定。各區域內的AP數量和AC的控制關系可以通過配置動態調整。經過分片管理后,每個AC設備的負擔大幅降低且可以動態調整,實現了控制側的負載均衡,消除了系統瓶頸。
管理關系確定后,各AP從自己歸屬的AC上獲取各種控制信息,并實時上報自身狀態及所接入終端設備的各類信息。在無線控制設備組內部,各AC設備間采用數據同步的方式將所管轄的AP信息互相同步。此時每個AC都掌握了全網AP及所有接入WLAN的無線終端信息。無線終端在各個區域間移動,無線控制設備組內各個AC設備都能夠及時發現,保證了良好的移動性。
四、分布式AC網絡架構下的VoWLAN業務流程
基于SIP協議的話音系統是有線網絡上VoIP業務的主流形式。在分布式AC的WLAN網絡架構下,同樣可以采用基于SIP的話音系統實現VoWLAN。
VoWLAN業務主要分為區域內終端互通、區域間終端互通和移動互通三種類型,下邊分別詳述。
4.1 區域內移動終端互通
區域內終端互通情況下,業務流程與數據發送方式與集中式WLAN網絡架構類似,都是由單AC完成雙向數據轉發。只是區域內終端數量控制在AC處理能力范圍內,不會對業務質量造成影響。
4.2 不同區域間終端互通
在分布式AC的WLAN網絡架構中,由于無線控制設備組中各個AC實時同步業務數據,所以每個AC均掌握了所有移動終端的IP地址及該IP的歸屬AC。當收到目的地址為某個IP的數據包時,可根據上述IP地址與AC的映射關系,找到終端歸屬AC,完成數據轉發。不同區域間終端互通業務流程如圖3所示。
(1)兩區域中各AP在開機上電后,根據配置與自己的歸屬AC 1、AC 2建立雙向數據隧道,從AC上獲取管理信息,上報本地狀態及接入設備信息;(2)兩終端A、B分別通各個區域中兩AP接入WLAN,接受AC 1、AC2的認證,從各自的歸屬AC上獲取了業務IP地址。兩終端在接入WLAN后,按照SIP注冊流程分別完成了向SIP服務器的鑒權,處于可用狀態;(3)終端A呼叫終端B,SIP信令被封裝在無線幀內,送到A的接入AP;(4)AP將數據丟到與AC 1建立的數據隧道中,AC 1解包,將IP包轉發到SIP服務器;(5)SIP服務器根據注冊狀態,尋址到被叫終端B,向終端B歸屬的AC 2轉發SIP信令;(6)AC 2根據目的IP,將數據丟到與終端B接入AP間的數據隧道,AP將請求送到終端B,終端B摘機接聽;(7)A、B向對方發送媒體流,媒體IP包被封裝成無線幀,送到接入AP。AP向各自歸屬的AC發送據,由AC解包,向目的IP所屬的AC轉發數據包,雙方聽到對方話音;(8)任意一方掛機,掛機請求沿著信令通道到達對端,通話結束。
4.3 終端移動狀態下的互通
無線終端的移動在WLAN中移動分為兩類:區域內移動與跨區域移動。
區域內移動是指無線終端在歸屬于同一區域的各AP間切換,該區域內所有AP均歸屬于同一個AC設備,與該AC建立數據隧道,所以無線終端在切換過程前后發送的數據都由這個歸屬AC負責轉發,因此切換過程不會對話音業務造成任何影響。
跨區域切換是指無線終端從一個區域切換到另外一個區域,如圖4所示。此時終端從區域1中AP 1覆蓋范圍移動到區域2中AP 2覆蓋范圍,歸屬關系也從AC 1轉移到AC 2。AP2會將終端接入的信息通過數據隧道上報到AC 2,AC 2查詢無線終端信息表,判定該終端是從區域1中移動過來,而不是新入網終端,所以無需認證、分配新IP地址。所以終端可以很快的完成漫游,在新的區域內繼續執行業務。同時無線控制設備組間各AC通過同步,刷新無線終端信息表,全部掌握到終端的漫游信息。
下面以無線終端在跨區域切換狀態下與有線SIP終端互通的過程為例介紹終端移動狀態下的話音業務流程。圖5所示為該過程的流程圖。
(1)終端A位于區域1中,與有線終端建立了話音通信;(2)終端A開始向區域2移動,移動過程同圖4;(3)終端A完成與區域2中AP的接入,通過AC2向有線側轉發媒體流;(4)有線終端仍然向終端A的IP地址發送RTP包,核心交換機根據既有路由配置,將目的IP為A的IP包送到AC 1上;(5)AC 1通過同步已經感知到終端A的漫游,因此將目的IP為A的數據包全部轉發到AC2,最終送到終端;(6)對雙方終端而言,移動過程對話音通信并未造成任何影響。
五、小結
VoWLAN業務是一種很有應用前景的WLAN網絡應用。本文根據VoWLAN業務的需求特點,結合集中式WLAN網絡架構,提出了基于分布式AC的WLAN網絡架構,并分析了該架構下VoWLAN業務的幾種典型流程。該架構在繼承集中式WLAN在漫游方面優勢的同時,實現了控制端的負載均衡,消除了系統瓶頸,可以很好的支持較大規模的VoWLAN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