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道丞
(鎮江船舶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鎮江 212002)
基于仿真技術的PMS工廠驗證方法
吳道丞
(鎮江船舶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鎮江 212002)
基于目前石油平臺、海洋工程類船舶用電設備多,功率大,電網結構復雜,并聯運行的發電機臺數多,功率管理系統的程序設計難度大,且生產廠家難以實現功能驗證等現狀,提出了一種以仿真技術實現功率管理系統的工廠驗證方法。該方法已成功應用于實際工程系統, 驗證的正確性達95%以上,系泊實驗時間縮短至1~2天,效果顯著。
功率管理系統;仿真;工廠驗證
隨著新材料、新工藝的飛速發展,船舶噸位越造越大,功能越來越強,船舶電網呈現出用電設備多,功率大,電網結構復雜等特點,特別是石油平臺與海洋工程類船舶并聯運行的發電機臺數多,功率管理系統(PMS)的邏輯運算極其復雜,程序設計難度大。對于制造商來說,程序設計好后,在工廠中也難以驗證其功能,往往依賴于系泊實驗。這種狀況,勢必造成系泊實驗周期延長,實驗期間長時間開動發電機與負載設備,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船舶建造期的條件也會限制實驗的進行,可能會有部分功能測試不全、故障未排除的情況,給PMS將來的可靠運行留下隱患。為此,有必要研究一種方法,使PMS設備在工廠中就能得到有效驗證。借鑒其他學科領域的經驗,仿真驗證應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仿真又稱為模擬,是利用模型復現實際系統中發生的本質過程,并通過模型來研究存在的或設計中的系統。
仿真技術廣泛應用于諸多學科,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在航空領域,采用仿真技術使大型客機的設計和研制周期縮短20%;在航天領域,采用仿真實驗代替實彈試驗可使實彈試驗的次數減少80%;利用飛行仿真器可在地面訓練飛行員,并且可在仿真器上設置故障,培養飛行員應付空中故障的能力。借鑒這些領域的成功經驗,利用仿真技術來研究船舶PMS復雜控制系統,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1.1 解決產品工廠驗證問題
功率管理系統為電網的管理中心,其控制對象不僅有發電機、配電板,還包括推進在內的各種負載設備。這些設備一般不由功率管理系統的制造商供貨,所以難以將這些設備集中在一起實現聯調,工廠驗證成為難題,只能寄希望于系泊實驗。以仿真技術建立發電、配電、用電的仿真設備,就能實現PMS的工廠驗證,并且能有效降低系泊實驗周期與調試費用。
1.2 縮短產品設計開發周期
仿真設備建立后,可以通過不同組合,仿真不同船型的設備配置與電網結構,驗證開發中的PMS產品,做到邊開發邊驗證,能有效縮短開發周期。
1.3 提高船員培訓的效率
通過建立數字化仿真設備,使操作界面與實船完全一致,但又不必像實船培訓一樣開動設備。這種培訓模式不但可以加快學員對設備的了解,提高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還能大大降低培訓成本,改善培訓環境。另外,仿真器所特有的安全性也是一個重要優點,培訓中可以人為模擬一些故障,培訓船員實船應變處理能力。
仿真的方法很多,適用于功率管理系統的仿真方法主要有小比例物理仿真和軟件仿真。
2.1 物理仿真
物理仿真是用具體的硬件設備,如小比例發電機、水電阻箱、信號開關板、儀表盤、電流發生器等模擬實際設備的運行狀態,以驗證功率管理系統的功能。這種方法用于小型的功率管理系統問題不大,但其主要缺點是投資費用較高,仿真時操作繁瑣。
2.2 軟件仿真
對于功能復雜的大中型功率管理系統來說,其控制的發電機至少5臺以上,多電制、分區供電的配電板有幾十屏,側推與重載工程設備很多,被控對象間關聯密切,需要模擬的信號很多,物理仿真實現困難,采用軟件仿真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軟件仿真只需1臺普通電腦,安裝組態軟件,并與功率管理系統建立通訊。在組態軟件中以畫面的形式建立發電機、配電板、用電設備等圖形模型,并在圖形中設置輸入輸出人機對話窗口。輸入值對應于設備被控后的特征,如發電機的功率值;輸出值對應于設備的運行參數,如發電機運行信號,這樣就建成了軟件仿真設備。仿真驗證時,以開關合閘為例,合閘前PMS需檢測開關位置(運行參數),故仿真設備需送出開關位置信號,經邏輯運算后PMS發出合閘命令,仿真設備畫面則由分閘狀態顯示為合閘狀態(被控后的特征),這樣,仿真設備就可替代實際設備驗證PMS。
以軟件建立的仿真設備,其數量幾乎不受限制,驗證操作全部在電腦上完成,反應速度快,圖形直觀,非常適合于驗證大型功率管理系統,并且投資費用少。
PMS基本由信號采集輸入、邏輯運算、邏輯輸出3部分構成,其中邏輯運算是主體部分,是PMS的功能所在,也是需要驗證的對象。保證仿真驗證的邏輯運算能直接應用于工程系統,是軟件仿真的關鍵技術。
在實際工程系統中,PMS是通過物理輸入接口采集發電機、配電板、負載設備的運行參數,如發電功率、電網狀態、用電負荷等,經過邏輯運算后,再通過物理輸出接口輸出指令來控制相應的實際設備。在軟件仿真中,仿真設備的運行參數是通過通信接口被功率管理系統采集,經過邏輯運算后,控制指令又以通信的方式輸出給被控的仿真設備。兩者的區別是輸入、輸出信號流向不同,實際工程系統的輸入輸出信號是通過物理接口與實際設備關聯,仿真時是通過通訊接口與仿真設備關聯,見圖1。所以解決信號流向的轉換問題,保證邏輯運算部分不受信號流向轉換的影響,就能使仿真驗證的邏輯運算直接用于工程系統,這點成為軟件仿真的關鍵技術。

圖1 物理接口與仿真接口
信號流向的轉換實質是接口的切換。要想達到接口切換不影響邏輯運算的目的,則接口不能直接參與邏輯運算,所以可以設中間變量,由中間變量來參與邏輯運算,其原理示意如圖2所示。

圖2 接口切換原理示意圖
仿真時,接通仿真輸入接口,仿真設備的運行參數傳遞給變量A,由變量A參與邏輯運算,邏輯運算的結果為變量B,變量B經仿真輸出接口控制仿真設備。實際工程應用時,接通的是物理接口,但實際設備的輸入信號也只與變量A關聯,輸出信號只與變量B關聯,與邏輯運算部分無關。這樣,只要在PMS中增加接口轉換控制程序,經仿真驗證的PMS,就能直接應用于工程系統,工廠仿真驗證變為現實。
以仿真技術實現PMS的工廠驗證后,能取得如下效果:
(1)功能正確性達95%以上。
(2)系泊實驗時間縮短至1~2天。
(3)節約燃油、節省人力等達幾十萬元。
按照以上方法,作者以軟件仿真的方法實現了多套PMS的工廠驗證,并應用于實船。如2011年仿真驗證了1套PMS,成功應用于11 888 m3絞吸式挖泥船上。該船2套主機為一拖三形式,主電網為690 V與400 V 2種電制,另配有輔助發電機和停泊發電機;供電模式共8種,其中7 種要求互切,水泵、風機也要求納入PMS管理。PMS輸入輸出點數近900點,屬于中型PMS。系泊實驗過程非常順利,一天內完成所有供電模式切換與輔機泵組的自動控制,較常規一周以上的系泊實驗時間,效率提高數倍。
以軟件建立仿真設備驗證PMS,方法簡單,投資小,效果好,是設計開發的有力工具,在船舶自動化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 黃中玉.PLC應用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 黃向華.控制系統仿真[M].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3] 李笑.控制系統數字仿真[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9.
2013-08-07
吳道丞(1971-),男,工程師,從事船舶電氣與自動化設備設計開發工作。
TP27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