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賴聲川對于即興創作的發展與貢獻

2014-07-31 08:02:27周愛華
藝海 2014年3期
關鍵詞:舞臺創作

周愛華

[摘 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即興創作伴隨著各種表演方法的探討重新受到關注,20世紀60年代,因其非文本化的創作方式受到后現代主義戲劇流派的器重,被廣泛應用于“殘酷戲劇”、“貧困戲劇”、“環境戲劇”等后現代戲劇流派的創作中。賴聲川的即興創作既不同于意大利即興喜劇時期的即興創作,也不同于當代劇場中的即興演出,他的即興創作是在借鑒前人與西方即興創作的基礎上,經過自己獨特的整理和實踐形成的,有著自己獨到的發展與貢獻。

[關鍵詞]賴聲川 即興創作 “合”與“變” “傳統”與“現代”

賴聲川的即興創作最初是從西方借鑒過來的,但是他回到臺灣以后,在西方即興創作方法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思考,注入了“賴氏”獨特的文化特色,這個文化特色里面既包含了西方即興創作的基本原理,也融入了中華文化的哲學思辨;既有對傳統即興的傳承,也有自己獨到的革新;既有即興創作在戲劇藝術中的獨特運用,也綜合了其他門類的即興創作方式,博采眾長,博古通今,融匯貫通,自成一家。

一、“合”與“變”的辯證統一

這里所說的“合”與“變”主要是將賴聲川的即興創作與西方當代劇場里的即興創作相比較而言的。賴聲川的即興創作是“變”中求“合”,是“合”與“變”的辯證統一,而西方當代劇場中的即興創作主要是求“變”的。賴聲川是在西方即興創作求“變”的基礎上,“變”中求“合”,從而將即興創作提高到一個哲學的高度,達到了“變”與“合”的完美統一。

賴聲川的即興創作是為舞臺呈現服務的,但是不等同于舞臺上的搬演。因為在即興表演生成劇本以后,賴聲川還有一個具體的環節就是二度加工和創作整理。簡言之,賴聲川的即興創作是創作戲劇作品的一個過程和方式,不同于西方當代劇場中直接在舞臺上進行表演的戲劇。前者是一種創作方法和方式,后者是一種戲劇形態。

即興劇在演出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在舞臺上出現失誤,對于西方即興表演的這種方式而言,是必然會出現的情況。西方當代即興劇的演出形式,大體包含如下方式:

1、觀眾既是觀看者,又是參與者;

2、行動與事件同時發生,像生活中一樣;

3、表演區實際上不加限定,舞臺與觀眾席沒有間隔;

4、表演帶有相當份量的即興因素。

這種即興戲劇是一種無樣板的演出,這種演出不顧傳統戲劇中的時間、地點、人物塑造的限制,表演也不想創造某種虛構的世界,具有易變性和間斷性的特點。這樣的特點決定了在舞臺上演員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失誤,這種“失誤”在體現了西方當代即興戲劇追求“多變”與“不確定”的同時,也損傷了戲劇藝術本身所應有的美感。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在經過了整理加工以后,既避免了上述情形,又可以將即興表演中的真實自然體現出來,同時將藝術的美感也呈現在舞臺上。這也許就是賴聲川的智慧所在,傳承中有發展,借鑒中有革新,兩方面結合起來,必然會產生不一樣的舞臺效果。就賴聲川自身的整個即興創作過程而言,他的整體追求是“變”中求“合”,而西方即興創作的形態和目的本身是為了求“變”。 賴聲川的即興創作時規范大于自由,而西方的即興創作為自由大于規范。

賴聲川即興創作中這種求“合”的藝術追求,從觀眾角度而言,是符合了中國觀眾的審美取向和審美需求的。“合”的特質也符合了中國觀眾求“穩”求“美”的接受心理。西方的觀眾在觀看戲劇的時候,有一種求“變”心理,這和西方的民族無意識審美追求有關。西方民族起源于游牧部落,生活方式逐水草而生,多變的生活環境養成了西方民族對于多變性的習慣和追求,也養成了他們主動拓展與尋求新事物的特點,這與中國最初的農業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最初的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農民在固定的土地上以耕種為生,農耕方式決定了固定的生活模式,并且由于農業更多的依賴于天時地利等因素,養成了中華民族被動與求穩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西方的觀眾喜歡參與,喜歡主動的去接受事物,喜歡積極地去欣賞甚至創作藝術作品,而中國的觀眾相對而言更喜歡被動的接受,同時對于藝術作品本身,希望是完美的、無可挑剔的。西方的審美趨向于一種自由多變的感覺,中國的審美則趨向于一種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所以西方的即興戲劇很多情況下是演員與觀眾在情感上雙向對流,關系密切。尤其是當下的戲劇舞臺,有進一步探索縮短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距離的趨勢。

在歐洲戲劇舞臺上已經出現一種演員與觀眾同臺演出的所謂“即興劇”。在演出時,觀眾可以走上舞臺與演員一起表演某種動作或劇情。有的觀眾甚至與演員抱成一團,弄得臺下亂哄哄的。1977年南斯拉夫某劇團上演布萊希特的《小資產階級的婚禮》,戲是在一家旅館的餐廳演出的,觀眾坐在餐廳四周的桌子旁邊,新郎、新娘和他們的父母邀請參加婚禮的觀眾,給賓客觀眾上菜,還請觀眾與他們一起跳舞。戲劇動作都在餐廳里進行,演員和觀眾站在同一空間,即使有個別觀眾不參加跳舞,但是在這種演員和觀眾共同活動的戲劇實驗中,觀眾也會感覺到新鮮和刺激。這種方式,是契合了西方觀眾的心理特征和“活在當下”的人生追求的。有“當代即興戲劇之母”的薇奧拉·斯波林和“當代即興戲劇之父”的基斯·約翰斯通,雖然在即興創作方面的看法有所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認為即興創作的重心應該是激發演員感性的一面,讓演員遵從自己的感覺,并且帶動現場的觀眾也進入這種“感覺”,跟著“感覺”進行。而相對而言,中國觀眾更喜歡“規范”與“合理”。

西方的即興創作是偏感性的,賴聲川在此基礎上注入了更多的理性成分。賴聲川的二度創作與統一排練,避免了即興表演過程中粗糙的成分,從臺詞到舞美,從人物動作到整部戲的作品風格,都精心準備,嚴格把控。舞臺下利用即興表演的方式創作,力求以此種方式生成自然真實不造作的作品;舞臺上呈現給觀眾的是經過二度加工以后的完美精致的作品。說到底,藝術終究不是生活本身,是需要再加工的,否則,完全的將演員毫無準備地置身舞臺,即使再訓練有素的演員也會有出現紕漏的時候,而“藝術”本身應該是一個嚴謹的術語,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在借鑒了西方即興表演手法的基礎上,大膽地與中華文化和審美習慣進行了融合,他的這種在西方看來略顯保守的即興創作方式,卻能夠在中國的藝術土壤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二、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目前,即興創作的方式在國內各大劇場都有所運用。國內的很多劇場目前也正在運用這種即興創作的方式來進行創作。從北京方家胡同46號園區的藝朗森培訓機構推出的“即興工作坊”到一些戲劇高校內部的即興表演訓練,即興創作被廣泛運用到戲劇創作中:“在戲劇界,有這樣一種表演形式,不僅吸引著專業演員,也吸引著民間戲劇愛好者、國外留學生和培訓機構的眼球?!磁d戲劇這個戲劇界的舶來品,正以‘當紅炸子雞的形態,逐漸成為都市人減壓娛樂的新方式。”這些“即興劇場”的一個重要特點便是演員與觀眾的互動。前幾年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食堂里演出了《掛在墻上的老B》,演區舞臺伸向食堂中間,三面圍坐著觀眾,在演出過程中,觀眾與演員你問我答,互相答應,有不少觀眾當了臨時角色。在演出中有位觀眾走上演區向演員發問,與演員一起討論該劇的表演形式問題,演出不僅沒有中斷,反而增添了戲路,濃郁了劇場熱鬧、親切的氣氛。

對于即興創作中的這種演員與觀眾的互動,褒貶不一。格洛托夫斯基在《邁向質樸戲劇》一書中說:“電影和電視不能搶走戲劇的,只有一個元素:接近活生生的形體組織……所以,利用廢除舞臺,挪開一切障礙來消滅演員和觀眾的距離是必要的,讓熱烈的場面和觀眾面對面的展開,以致觀眾離演員只有一臂之隔,能夠感到演員的呼吸,聞到演員的汗味兒。”他還斷言,新戲劇,將是“一種演員和觀眾直接對話,直接交流思想的戲劇。”但是,盡管如此,格洛托夫斯基的看法并不是完全消除演員與觀眾之間的界限,他的主張是盡量縮短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而不是取消演員與觀眾的區別。演員與觀眾的“一臂之隔”也是一種距離,完全沒有距離,觀眾與演員一體化,也就沒有什么演員與觀眾之分、也不存在戲劇表演了。

當前國內的這些即興創作與即興表演大都受西方現代戲劇流派的影響,重心在調動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關系上,意在反叛傳統觀演方式。賴聲川的即興創作與之不同,他并沒有把即興表演當作一種舞臺呈現,而是把即興表演運用到創作過程中,即興表演在賴聲川的戲劇創作中只是一種方式而非形態,賴聲川借鑒了現代即興表演這種方式,運用的傳統的戲劇形式中,在舞臺上呈現作品的時候,依舊沿用的是傳統的觀演方式。賴聲川吸取了現代即興中的互動原則——重視觀眾,他的《如夢之夢》采取了圓型舞臺的設計,將觀眾置于舞臺的中央,突出了觀眾的主體地位,但是賴聲川的即興創作舍棄了現場互動的環節,這又能夠避免舞臺呈現與藝術偏離的太遠,相對于現代劇場中一般的即興表演形態,賴聲川的戲劇更加精致,更加符合戲劇的藝術真實。賴聲川的即興創作過程,是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是將現代戲劇的創作方式融入到傳統戲劇的呈現方式中,是對傳統的一種發展而非背離。而國內的大部分的即興創作都是反傳統的,并且都是一些先鋒派戲劇工作者所嘗試運用的創作手段。其中尤以孟京輝最為典型。孟京輝作為九十年代新崛起的青年新銳導演之一,他的先鋒戲劇受到業界和觀眾的關注。他除了在舞臺表現手法上進行大膽的革新和嘗試,在創作手法上也運用反傳統的方式,即興創作便是他進行革新和嘗試的一種。他的即興創作大體包含以下幾個特點:反劇本、反傳統、反規則。在他的即興創作中,是以“反叛”為基點的。以《思凡》為例,《思凡》的整個過程都是即興創作完成的,但是孟京輝在《思凡》的即興創作過程中,不但拋棄了傳統意義上的劇本,而且拋棄了傳統的導演在劇本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的排演模式:

《思凡》的排演開始完全拋棄了斯坦尼現實主義戲劇的排演模式,拋棄了傳統意義上的劇本,拋棄了傳統的導演在劇本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的排演模式。運用了全新的即興的集體排練方式。在排練場中沒有事先寫好的劇本,只是把昆曲場次和《十日談》的小說拿來,演員念一段,根據這一段即興表演,集體進行創作。

孟京輝本人對于傳統有著一貫的反叛態度:“我們將確立自己另一種眼光注視世界……使我們身上新鮮的東西從陳陳相因的桎梏和毫無才氣的惡習中解放出來,使我們心靈里高貴的東西在自由的空氣中暢快的呼吸。”除了在創作方式上完全背離傳統以外,在觀演方式上也把重心放在了觀演互動上?!秲芍还返纳钜庖姟分苯影褎霎敵闪搜輪T自由出入行走的空間,將表演空間和觀看空間的界限消除,演員甚至與觀眾調笑打鬧,整個表演基本上是一場演員與觀眾的互動表演。觀演互動的過程,也是即興表演和即興創作的過程。

即興表演在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和孟京輝的即興創作中的運用是有所不同的。首先,孟京輝的即興創作是建立在反傳統的理念之上的,因此他的戲大部分都是把重心放在形式的革新上:“我的理論實際上叫形式創作方法,我是怎樣創作的呢?我不是通過社會,我也不是通過歷史的判斷,我完全是通過形式來進行我的創作步驟的?!泵暇┹x尤其注重形體表現力和觀演關系的互動上,注重形式的結果便是戲劇內容上的膚淺。汪繼芳曾這樣評價孟京輝的戲:“從我個人的戲劇欣賞口味來講,我不喜歡他(孟京輝)的戲,他的戲不成熟。我覺得都是一些作業,我要求看戲要從表面感覺到背后對世界感受到的東西,可是我在他的戲里看不到?!?/p>

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并非是反傳統的,而是對傳統創作方式的一種發展,在傳統的創作方式中注入了即興創作和即興表演的成分。他的即興創作甚至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致敬,如他的相聲劇系列,就是運用即興創作的方法對傳統的相聲藝術進行推廣和發展。也正因如此,無論是賴聲川的相聲劇系列還是他的經典作品,都能夠透出作品背后所蘊含的生命思考和人文關懷。賴聲川的戲劇作品從創作之初一直到現在,都秉承了一貫的“賴氏”風格,無論是當初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還是最近的《如夢之夢》,內容上都飽含賴聲川本人對人生、對生命、對生活的深刻體悟和人文關懷;無論是他的相聲劇系列還是極具荒誕風格的《亂民全講》《變奏巴哈》,都一脈傳承了賴聲川內在的嚴謹結構和內在邏輯。賴聲川的創作歷程一路走來,看似題材多樣,但是內在的創作理念和外在的作品風格一直都在延續,未曾改變過。其次,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并非完全摒棄劇本,他只是打破了傳統的由編劇編寫劇本的方式,代之以演員的即興表演集體創作劇本,但是最終還是要根據劇本來進行統一排練和導演。他與傳統戲劇的創作方式的不同在于對劇本的創作過程的方法不同,而不是在于完全舍棄劇本。因此說,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并非是反傳統的,而是對傳統創作方式的一種革新,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發展,而非完全的背離和拋棄。這也決定了兩人的不同的發展軌跡:孟京輝一直在否定自己,賴聲川一直在延續自己。孟京輝到最后發現自己的先鋒實驗戲劇開始找不到出路,而賴聲川則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推出一部又一部好的作品,并且越來越受歡迎。

出發點的不同決定了作品高度的不同。孟京輝作品是從反叛傳統出發的,賴聲川是為了從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出發的。形式革新和實驗探索的追求讓孟京輝忽略了藝術所應反映的生活本質,在即興表演過程中太過注重演員的形體表達而忽略了內心感受,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始終扎根于真實自然的生命本體中,讓演員從內心出發,摒棄當前“先鋒戲劇”或者“實驗戲劇”中演員在舞臺上濃重的表演痕跡,而是讓演員從自己的親身感受出發,讓作品始終貼近生活,還原生活的“真相”。這也是賴聲川不同于孟京輝及當前諸多實驗戲劇或者先鋒派戲劇的地方。賴聲川的即興創作是將傳統藝術與現代文化有機融合,是將傳統的即興創作與當下的戲劇創作理念結合起來。雖然賴聲川在運用即興創作之初,被譽為是戲劇界的一大創新和嘗試,但是賴聲川本人從來都沒有對傳統的創作方式以及觀念有過過激地反對。賴聲川的創作方式是大膽的,但是卻不是反叛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但卻不是離經叛道的;是即興創作的,但卻不是任意胡為的。

哲學憑借理性獲得真理,藝術靠感性獲得真理,宗教靠直覺獲得真理。賴聲川將三者融合,用即興創作的方式創造真實,用理性判斷思索真實,用宗教信仰驗證真實。賴聲川的即興創作讓演員的感性發揮基于理性基礎之上,讓現代觀念融于傳統理念之內,將生活藝術呈現在舞臺藝術之中,將哲學、宗教與生活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創作融為一體?!拔覀冏鰟撟鞯娜讼裆窠洸∫粯?,自己出題目,自己做答”[ 賴聲川:《賴聲川劇場》(第二輯):編導的話。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152頁。],雖然是把傳統的創作程序給倒過來,但是與傳統的藝術追求殊途同歸,最終呈現到舞臺上的,還是符合藝術與生活雙重標準的戲劇作品。

三、在傳承中發展

西方的意大利即興喜劇開啟了即興創作的大門,但是由于當時即興喜劇本身的限制和缺陷,最終沒有被完全的傳承下來。中國戲曲和戲劇發展過程中也不乏即興創作的成分,但是只是零散地存在于一些民間劇種和比較古老的戲劇形態中,并沒有形成系統和定型的創作方式。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借鑒了古今中西這些即興創作的元素,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和二度加工,最終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即興創作方法,他的“集體即興創作”已經作為一種成型的創作模式被廣泛地學習和研究;他的“表演工作坊”以獨特的的“即興表演”方式和“賴氏特色”廣受海內外歡迎。賴聲川的即興創作,是借鑒中的革新,傳承中的發展。

對于即興創作最初的形態——意大利假面喜劇,18世紀初哥爾多尼曾經對其做出過重大的改革。哥爾多尼對于即興喜劇的改革主要在劇本和舞美方面。在劇本方面,哥爾多尼取消了即興喜劇中的幕表制,代之以由專人來寫有固定臺詞的劇本;在舞美方面,他取消了即興喜劇中的“假面”傳統,讓演員去掉面具,使人物更加生活化和自然化。哥爾多尼對于即興喜劇的改革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他將即興喜劇中庸俗粗糙的成分去掉,代之以精良的劇本模式,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意大利即興喜劇這一戲劇形式漸漸的銷聲匿跡。西方現代的先鋒戲劇流派將即興創作的方式引用到創作中來,作為一種新的戲劇形態實驗搬演到舞臺上,格洛托夫斯基的質樸戲劇、阿爾托的殘酷戲劇、謝克納的人類表演系領域都對即興戲劇有所推廣和應用,但是并沒有作為一種完整的戲劇創作方式完全的應用,同時也沒有意大利假面喜劇中的喜劇成分。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并沒有完全否定意大利時期即興喜劇的傳統,而是借鑒和發揚,他的即興創作有很多成分都是借鑒了意大利假面戲劇的元素在里面。

首先,傳承了意大利假面喜劇中的喜劇元素。賴聲川的作品無一例外都有喜劇的成分在里面。《暗戀桃花源》中兩個劇組的陰差陽錯所構成的喜劇效果在劇場中會引起一陣又一陣的笑聲;《寶島一村》中每一個人因為語言的不通所造成的誤會讓觀眾忍俊不禁;《千禧夜,我們說相聲》中“小桃紅”和“貝勒爺”的一段表演,讓觀眾捧腹的同時也呈現了歷史的鏡像。這些即興創作中所生發出來的喜劇元素與即興創作的傳統是分不開的,意大利假面喜劇所注重的滑稽和喜劇效果在賴聲川的即興創作中得到了傳承和運用。哥爾多尼雖然對意大利假面喜劇進行了重大改革,去掉了假面和粗糙的成分,但是卻繼承了假面喜劇中的搞笑成分。賴聲川本人非常喜歡哥爾多尼,尤其是他的作品中的喜劇成分。為了表達對于意大利假面喜劇的喜愛,同時也表達對哥爾多尼喜劇作品的敬意,賴聲川重新將他的喜劇搬上舞臺,包括《威尼斯雙胞案》、《一婦五夫》、《圖蘭朵》等,這些作品都是向哥爾多尼的一種致敬和懷念,也是對意大利即興喜劇的一種緬懷和傳承發揚。

其次,賴聲川借鑒了意大利假面喜劇中方言的運用。意大利假面喜劇當時是用方言表演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各自的口音,濃重的方言能夠帶來不一樣的喜劇效果。他們有時候還根據演出地點的不同來變換口音。比如對于“潘塔隆”這個角色的要求,必須精通威尼斯方言,因為威尼斯是出商人的典型之地。而對于“博士”這個角色的要求是“熟悉波龍那方言”,因為那兒是文化城,大學區。方言的運用不僅能夠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并且還能夠增強喜劇效果。

賴聲川的很多作品中都是運用方言來凸顯人物性格,增強喜劇效果的。其中尤以《寶島一村》最為典型?!秾殟u一村》里面的老朱和朱嫂,一個是濃重的山東口音,一個是濃重的閩南口音,兩個人一開始誰都聽不懂對方說話,后來結為夫妻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吵架的時候彼此也是用家鄉話指責對方,雖然有時候觀眾也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么,但是卻能夠會心一笑,此時的運用不但能夠將人物的歷史背景交代清楚,更能夠起到很好的喜劇效果。尤其是那個在大槐樹下討論國家大事的“叔叔”,自始至終都在說方言,而且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人聽清楚他在說什么,但是正是這種讓人從來都聽不清楚的方言卻極大的增強了整部戲的喜劇效果,每次“叔叔”一出場,方言一出口,喜劇效果便明顯的表現出來。而老朱身上那種山東人所特有的直爽坦率的性格單單從他的口音里就可以讓觀眾感覺到。

再次,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借鑒了意大利即興喜劇里的民間特色。意大利即興喜劇在當時深受廣大下層社會群眾的喜愛,原因是它的創作方式和演出方式是貼近大眾的,很有生命力。賴聲川在即興創作之初,確立人物和立意的時候,很少把重心放到大人物或者大的時事上,而是從小人物出發,“人物”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狀況”的設定也是平常百姓家里所發生的事情。從《臺灣怪譚》到《寶島一村》,從《暗戀桃花源》到《我和我和他和他》再到《紅色的天空》,主人公都是一些小人物,貼近百姓,貼近大眾。即使是在有些作品會牽扯到一些大的政治歷史事件,但是也是作為百姓生活的一個背景來呈現的。如《我和我和他和他》中的北京天安門政治事件,《寶島一村》中的生活變遷,都是當做呈現百姓生活的背景來描述的。與此相應,大人物在賴聲川的作品里都是用來被小人物調侃的?!秾殟u一村》中關于毛澤東和蔣介石誰應該賠那塊兒碎掉的玻璃,《回頭是彼岸》中老劉說的:“當年孫中山和馬克思就在同一個圖書館里坐著聊天,而那個時候,毛澤東只是一個圖書館里的管理員,他那時候是負責打掃衛生的?!爆F在這個時代,悲劇和喜劇已經不再像傳統戲劇觀念或者古典主義戲劇觀念里面所理解的那樣涇渭分明,悲劇和喜劇可以同時存在于同一部戲劇里,英雄人物也可以被調侃,小人物也可以有自己的悲哀與無奈。在賴聲川的戲劇里,上層階級的人物往往都成了小人物口中嘲笑的對象,賴聲川在即興創作過程中始終堅持民間立場,抒寫小人物的故事,表達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感,這種民間傳統與意大利即興喜劇所特有的民間特色一脈相承。

賴聲川在借鑒了意大利即興喜劇的上述幾點的基礎上,對意大利即興喜劇和即興創作也進行了自己獨到的革新和發展。

首先,賴聲川的即興創作在演員的即興表演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思考和關懷。他的作品似喜似悲,將即興喜劇時代的純粹的滑稽搞笑發展為悲喜一體的正劇。意大利假面喜劇的即興表演在給觀眾帶來陣陣笑聲的同時,也會有很多粗糙和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有的時候因為過分的取悅觀眾而顯出粗糙和膚淺的一面。“當時的即興喜劇是幕表制,情節和內容都比較單薄,人物是定型化的,因此勢必性格和形象上也比較單薄。并且由于演出場所往往在街頭巷尾,面對的觀眾是下層的平民大眾,難免用一些粗俗下流的東西來吸引觀眾,即興喜劇中大量穿插的用來逗樂觀眾和填充幕表提供的簡單情節的‘拉錯就往往比較庸俗不堪。此外,由于許多演員本身素質不高,即興表演能力不強,不得不用許多瑣碎而沒有意義的對話和表演來填充本來就比較單薄的情節,讓許多即興喜劇顯得很空洞和脫離現實”。哥爾多尼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決定對即興喜劇進行改革。

賴聲川的戲劇又不完全是喜劇,對于即興表演的一個重要貢獻便是將發源于喜劇的即興表演發展到正劇甚至是悲劇當中來,讓舞臺作品在看似搞笑滑稽的背后,多了一份對人生的思考和關懷。看完他的作品,觀眾會在笑完以后想流淚,剛剛流完淚,又禁不住笑起來?!栋祽偬一ㄔ础分械母阈夥疹H為強烈,老陶前去桃花源打漁的一段,以滑稽搞笑的方式來表達,但是從桃花源回來以后發現物是人非,不禁悲從中來,讓人在笑的同時也感慨世事無常;江濱柳與云之凡病房告別一場戲,所有人看完都會潸然淚下,但是當看到兩位臺上的導演互相調侃的時候,又會忍不住大笑起來。“桃花源”的導演說:“我看了你的悲劇想笑,你見過有誰得了癌癥還從病床上跑下來去蕩秋千的嗎?”另一個“暗戀”的導演則說:“我看了你的喜劇想哭,你看看你把陶淵明的作品糟蹋成什么樣子了!”這也許正是賴聲川的意圖所在,讓你悲中帶笑,笑中含淚。也許這才是生活的本質:酸甜苦辣,五味雜陳,賴聲川用藝術作品來告訴大家生活的本質是什么,又或是一種人生的態度:生命本苦,但是即使生活再苦,也要笑對人生。這既是一種創作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賴聲川獨具一格的藝術表達方式。

其次,假面喜劇很少使用布景,雖然在有條件的時候也樂于使用,“演員更多的習慣于在最簡單的舞臺上演出,戲劇中運用的造型因素主要在面具和服裝上?!辟嚶暣▌t是將意大利即興喜劇時代的這種簡單的創作理念與現代戲劇創作融合起來,既繼承了假面喜劇中的即興幽默成分,又用現代化的舞臺表現手法豐富了即興創作本身的表現力。賴聲川在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視舞臺上的舞美效果,從燈光到服裝,從音樂到造型,都是經過精心思考和設計的。

再次,以“人”為本的創作理念。意大利即興喜劇中的人物性格都是定型的,人物性格永遠都沒有變化,永遠都戴著同一張面具,表情是靜止的,人物性格更是靜止的。這種扁平的人物性格缺少豐富性,因此時間長了也容易讓觀眾產生厭倦情緒。賴聲川即興創作時尤其重視人物性格的發掘,每一個人物上場之前,賴聲川都會和大家一起討論人物性格和人物動機,上場之后,人物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直處于發展中。以《我和我和他和他》為例,簡如靜當初是一個為了愛情寧愿放棄富裕的家庭背景跟一個窮小子去浪跡天涯;二十年以后的簡如靜,竟然為了能保全在公司的一席之地而委身于現在的商敵。這種性格的轉變淋漓盡致地反映了生活的殘酷,暗示人的品格在金錢和時間面前的不堪一擊,既有時代特色,又有人生內涵,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戲劇張力。 (責任編輯:曉芳)

參考文獻:

[1]鄭潔:《即興戲劇正流行》,發表于《光彩》雜志2011年第7期,第66頁。

[2]尹慶一:《從先鋒反叛到與大眾狂歡——論孟京輝先鋒實驗戲劇》,2001年5月上海戲劇學院碩士生畢業論文。

[3]孟京輝:《孟京輝先鋒戲劇檔案》,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35頁。

[4]孟京輝:《孟京輝先鋒戲劇檔案》,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36頁。

[5]九十年代初期“京城四大自由撰稿人”之一,主要報道娛樂圈人物和現象,其中尤以批評見長。

[6]汪繼芳:《20世紀最后的浪漫——北京自由藝術家生活實錄》,北方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83頁。

[7]賴聲川:《賴聲川劇場》(第二輯):編導的話。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152頁。

[8]聶奔:《哥爾多尼的即興喜劇改革》,《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11月第6期,第46頁。

[9]吳光耀:《西方演劇史論稿》,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版,第138頁。

猜你喜歡
舞臺創作
軍迷大舞臺
軍迷大舞臺
春天大舞臺
創作之星
創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如詩如畫》創作談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吧啦吧啦小舞臺
好孩子畫報(2014年6期)2014-07-25 03:20:04
創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舞臺主持心得
聲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网| 国产jizz|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黄色网站在线免费看| 国产一级妓女av网站|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亚洲人成高清|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亚洲区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美女操| 欧美一区福利| 亚洲另类色| av在线无码浏览| 99在线小视频| 经典三级久久|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夜夜操天天摸| 少妇精品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99久视频|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拍爱|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嫩草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网友自拍视频精品区| 久久国产V一级毛多内射|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欧美有码在线| 伊人狠狠丁香婷婷综合色| 国产精品福利社| 欧美国产视频| 高清色本在线www|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AⅤ无码精品午夜麻豆|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在线国产你懂的| 亚洲第七页|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天堂|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婷婷|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www.国产福利|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嫩草在线视频|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欧美区日韩区|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