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劉睿 本報特約記者 薛鈺潔●陶短房“首都機場儲油庫還在燃起熊熊大火,利比亞快失去的黎波里了?!薄岸砹_斯之聲”7月31日表示。繼2011年爆發內戰后,利比亞再次陷入全面失控,多國緊急撤離在利公民并關閉駐利使領館。《環球時報》記者從中國駐利比亞使館了解到,在利中方人員正在使館協助下有序撤離利比亞,已有數百人坐船前往馬耳他。利政府軍7月30日證實,伊斯蘭民兵武裝29日攻占利比亞特種部隊位于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總部。截至7月31日,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國紛紛發布公告,呼吁國民盡快離開。美國、加拿大等國關閉了大使館。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英國雖然沒有正式宣布關閉使館,但撤出了所有非必要人員,據悉撤離車隊在沿途公路還遭遇槍擊,未造成人員傷亡。此外,法國政府7月30日也宣布,該國從利比亞撤出了包括大使在內的40名法國人?!断ED世界報道》稱,希臘也將關閉駐利比亞使館,并證實將派遣船隊協助各國撤僑。泰國軍方表示,第一批從利比亞撤出的41名泰國公民將于8月1日抵達曼谷。撤離利比亞有三條途徑:一是通過陸路撤到鄰國突尼斯或埃及等國;二是選擇軍用機場飛往埃及等周邊國家;三是通過海路抵達馬耳他等國。突尼斯外長7月30日發表聲明稱,如果利比亞局勢繼續惡化,將關閉其與利比亞的邊境。有報道稱,陸路撤離也存在風險,民兵武裝沿途設置關卡,所以走海路成了首選。據路透社報道,馬耳他民政機構負責人30日表示,數百名中國工人乘船前往馬耳他。2011年利比亞內戰時,馬耳他作為撤僑中轉站曾發揮重要作用。▲
環球時報201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