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子然
摘?要:案例貫穿教學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一個案例出發,進行不斷變形,層層展開,貫穿始終,將案例用透用全。本文主要介紹“案例貫穿教學法”的具體應用以及對外貿業務協調課程的教學幫助。
關鍵詞:案例貫穿教學法?外貿業務協調?課程應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結合外貿業務協調課程的性質,筆者將案例貫穿教學法應用于課程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案例貫穿教學法概述
案例貫穿教學法是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以一家公司的一筆出口業務為例,從定義講解、知識點滲透、知識點應用一直到實際案例解決,以一筆業務的講解和處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則跟隨教師的示范和要求將知識點吸收,并能同步完成類似出口業務。教師的講解基于實際業務場景,使得職業場景模擬和學生操作同步進行,在模擬業務流程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外貿業務協調的基本知識和外貿業務員所需具備的基本的職業能力。
二、案例貫穿教學法的教學背景
外貿業務協調課程是外貿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但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該課程往往被任課教師上成了一門純知識點講解、純理論知識落實的課。職業崗位對專業畢業生的定位,是成為一名初步合格的外貿業務員,這就要求教師務必在課堂上結合業務實際,合適地利用工作案例。
三、基于三原則的案例貫穿教學
1.基于全部人學會、多數人吃透的原則精選案例
選擇的案例恰當與否將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因而選擇的案例既要與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很好地結合,又要與當前進出口業務實際聯系密切,更要具有一定程度的疑難性,既能讓案例做到連貫本堂課知識點的目標,又能使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學習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具體問題。在設計案例時,會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其他相關知識,所以組織案例時應特別注意案例與所涉及知識的前后銜接性,盡量不涉及未學的知識點,對涉及的已學習的重要知識點,應注意設計相關問題,突出理論的關聯性。
例如:在《外貿業務協調》裝運條款部分的運費計算環節,學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確定計費標準。對中職高一學生來說,計費標準是非常抽象的概念。為讓學生自然順利地接受這一概念,可以以“象山富帆集團以CFR價格條件銷售給加拿大溫哥華一批罐頭,重量為8噸,每噸運費為219美元,求該批貨物總運價。”為例。選擇這樣的案例,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則:
(1)上述問題看似為純粹的數學計算題,所有學生可以回答;
(2)可以很順利地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出計算方法為按毛重計算,計費標準為按重量噸計收,所有學生可以接受;
(3)此案例淺顯易懂,異于變形深入,便于為后續的知識點做鋪墊;
(4)選擇涉及當地企業的案例,學生更有認同感。
這樣一來,此案例的應用就能很好地遵守案例選擇的總原則:全部人學會,多數人吃透。
2.基于少講多“點”、梯度分層的原則實施案例的貫穿
教師在課堂案例貫穿時一定要選準切入口,這一環節的關鍵在于巧。教師既要找到原案例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地方,又要契合課堂的知識點,同時還要注意難易度,不能過難使學生有畏懼心理,也不能過淺使案例的應用失去原有的效果。
例如:在上述案例分析完后,教師可以將原案例變形為“如果得到的信息為:象山富帆集團以CFR價格條件將一批罐頭銷售給加拿大溫哥華,體積為10立方米,每立方米運費為219美元,求該批貨物總運價。”學生很容易地就能關注到此案例與原案例的區別,從而得出第二種計算方法,并順利地接受按尺碼噸計收的計費標準。
隨后,教師可以將兩組案例放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比較,并對案例間的區別、如何選擇計費標準等問題展開討論。這樣的設置有利于拉開教學梯度,使得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在討論的深入中將知識點進一步吃深吃透。在討論中,教師務必少講多“點”,同時應允許有不同觀點的同學進行辯論,這樣才能達到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與升華,同時又鍛煉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討論中,學生會順利得出課堂第三個知識點:重量和體積進行比較,哪個大就選哪個。原案例通過變形、比較的方法層層展開,貫穿始終,即實現了知識點的緊密結合,又保證了不同程度的學生在案例貫穿的梯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梯度分層的原則。
3.基于活學活用的原則推進案例的貫穿
在案例貫穿教學過程中,為活躍課堂氣氛,學生易接受所學知識、應用所學知識,教師還可以配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任務驅動法、小組合作競爭教學、角色模擬教學、情景表演教學、啟發引導等教學方法與手段。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收集和整理教學案例,逐步建立教學案例庫。
例如,在上述案例貫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小組合作競爭教學法,在組內,組員討論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組外,通過競爭看哪一種方法最早得出最準確的結論。再例如,在運用案例的基礎上結合任務的實施,以任務驅動。同時,教學中也可采用職業場景模擬、先做后講的方式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嘗試中發現問題,在師生共同的學習中解決問題,配合上任務驅動,使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要完成的任務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多種教學方法的配合使用有助于打破課堂的沉悶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樂學的效果。
四、案例貫穿教學法教學效果及評價
1.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課堂中并不陌生,可以說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但是傳統的案例教學法,只是在需要的知識點處應用一個或幾個案例,讓學生在開展討論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案例貫穿教學法是教師在一堂課的教學中精心設計案例,課堂所有的知識點的講解以及問題的處理,都圍繞著此案例展開,學生則跟隨著教師對案例的不斷補充和總結而深入,以達到自然而然接受知識點并培養處理問題的能力。
2.彌補了項目教學的不連貫性
《外貿業務協調》課程采用的是項目教學法,即將課程的知識點融入到各個項目中,通過項目的操作來訓練學生的職業能力,實現教、學、做一體化。這種教學方法的確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和做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知識點和基本的職業技能。但是針對中職生的接受能力,具體任務所涉及的知識點落實則并沒有注重連貫性。案例貫穿教學法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既能繼承項目教學的優點又能通過課堂案例的重新設計,使整個課堂渾然一體,學生更容易接受。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采用案例貫穿教學法,整個教學過程圍繞著實際貿易業務展開,既體現了課程實踐性的特點,又保證了知識點的連貫性。同時,將課本知識與實踐技能直接掛鉤,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焦雨生,汪琳.國際貿易實務實驗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研究[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8(6).
[2]林秋雄.淺議進出口業務實務教學改革[J].消費導刊,2008(7).
[3]戴士宏,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象山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