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捐獻遺體的大多數是普通老百姓,這樣的事跡雖令人感動,但很多人還是下不了決心。國家高級領導干部登記捐獻器官意愿,無疑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4月2日,在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普及活動現場,陳竺、華建敏、李金華等國家高級領導干部登記捐獻器官意愿。《齊魯晚報》評論說。
“背母賞花”事關孝道無關身份,之所以躥紅,反襯出人間孝道的饑渴。再忙也不能忘掉盡孝道的責任,愿多一些子女能“背母賞花”。
——日前,河北省魏縣一梨園景區有位中年男子背著七旬老母徒步賞花,照片傳至網絡走紅,該男子是國稅局干部。人民網評論說。
讓座只是一種美德,不讓座也絕非不道德。把暴力施用到不讓座的人身上,是比不讓座更為人不恥的一種行為。
——最近,沈陽一女孩因讓座時嘟囔了幾句便遭老人一家暴打。東方網評論說。
老人們在要求子女“懂事”的同時,自己也應“懂事”,學會放下對金錢財產的執念,放下和子女們的矛盾,不再糾結于誰付出多誰獲得少,珍惜最后的緣分。
——日前,《新民晚報》發表評論說,老人要想晚年幸福,除了身體健康、子女孝順,自己還應懂得放下。
一些專家臉上總浮現著一些傲氣,確實,專家總是被患者、醫藥代表等各種人求。如此因為被求助而獲得的尊重不是真正的尊重,真正的尊重是對方不求助于你時對你的尊重。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副主任醫師楊慶在微博上說。
他們看準老年人求身體健康的愿望,瞅準傳統家庭陪伴的空當,花言巧語,推銷各類所謂的保健品,不把一把老骨頭榨干誓不罷休。
——日前,《新民晚報》談及保健品推銷的非法行徑和老齡化的現實時,如是評論。
“腳尖上的中國”如此逼仄,大媽們的健身無處安放!面對這一代人的文化需求,我們的城市建設該如何回應?
——網絡報道一群中國大媽站在盧浮宮廣場跳廣場舞。《錢江晚報》評論說。
官員雖然被查處了,但行賄的藥企是誰?哪些藥品是靠公關入圍取勝的?查人查藥,把不合適的人和不合適的藥都清理出局,這才是捍衛公共利益的表現。
——日前,廣東發生基本藥物目錄增補腐敗案,在增補的基本藥物中,不少是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爭議的品種。《現代金報》發表評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