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貴姓?”“您是哪里人?”
兩個中國人初識,寒暄幾句之后,總會有一方忍不住這樣問。
是啊,我們到底是哪里人,來自什么地方?是出生成長的地方,工作安家的地方,戶口本上不知有何意義的“籍貫”一欄寫著的地方,還是族譜中上溯若干代,標記在某位先祖身邊的那個可能已經不復存在的地方?
在饑荒、戰亂、朝代更迭、財富興衰甚至某種偶然命運的驅趕下,中國人從一個地方來到另一個地方,讓故鄉變成他鄉,他鄉變成故鄉,親人變成陌生人。
時間拉長到幾十代人,我們的先祖經歷了數次人口大遷移:衣冠南渡、安史之亂、偏安東南……
時間縮短到幾代人,則有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再縮短到一兩代,干部南下、三線建設、上山下鄉。
每次動輒跨越千里的大遷徒,都意味著幾萬乃至上千萬的人口流動,這塑造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地名,以及附著在這些名字的民風和習俗。
但我們仍然希望能在千年時間與千里空間的復雜維度中,找到那條由親緣和地緣擰成的線——即,我是誰,來自哪里,我的親人和族人們如今又都在哪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