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胡佳恒+劉超玲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
建國前的下南洋、闖關東、走西口三次移民潮,構成了當下部分地區的宗族劃分,建國后的開墾邊疆、大躍進、知青下鄉、干部下放把我們與祖輩的關系變得更為復雜。
今天我們熟知的名人,可能有著更加顯赫的家世;而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名流,追溯起來,也可能有著千絲萬縷的親戚關系。
黃健翔的家族軌跡
黃健翔拜不了祖墳。2008年春天回鄉祭祖時,他沒帶香蠟紙燭,老家的族人也不準備這些,都只是到墳前站了很久。
至于原因,是不再方便。文革時一隊紅衛兵來挖黃家祖墳,希望能從那里刨出金銀細軟——黃健翔的曾祖父黃大暹當過民國政府的財政次長,鄉間傳聞隨葬品必定豐厚。挖了整整六天,只看到骨頭架子,還有一個石頭腦袋。所以墓早被盜空,而現在那里又有別家下葬,就不再方便焚香拜祭。
黃大暹之所以官拜財政次長,與其早年留學日本的經歷有關。他在日本結識了三個后來間接改變黃健翔命運的人:推薦黃大暹進入政府內閣擔任自己副手的梁啟超(梁啟超為時任財政總長);發動護國戰爭的蔡鍔——后來蔡鍔將護國軍入川時的財政大權交給了他;以及一位經年好友范旭東。黃大暹給予范旭東極大幫助,范此后也開辦了民族化工企業,被毛澤東稱為“中國四大實干家”。
梁啟超、蔡鍔將黃大暹帶入了政壇,政治最終在1917年也帶走了黃大暹——變節的四川軍閥打死了他。范旭東則承擔了中國傳統家族間常見的報恩者角色,黃大暹去世后,范將黃大暹的兒子,也就是黃健翔的祖父黃漢瑞全家從川地遷往天津。
在那里,黃健翔的祖父就讀于南開中學——當時周恩來就高他幾個年級。留學美國的經歷使他成為中國最早的一批MBA,歸國后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做了老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女婿。最重要的是,黃漢瑞幫助范旭東在南京開辦了當時亞洲最大的化肥廠,深得范旭東信任,范臨終前,還指定這個后輩做自己葬禮的司儀。
范死后不久,黃漢瑞遷徙不斷:先是受排擠,回重慶大學任教;建國后收到調令,赴京到化工部任職,據說調他的人就是周恩來。后來組織又安排他回到南京,管理那家他創辦的化工廠。在那里,他有了兒子黃西孟,也就是黃健翔的父親。同時也似乎進入了另一個關系上的莫比烏斯圓環:黃漢瑞像祖輩一樣接濟照顧了一位好友。
這位好友并不知名,不過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兒子——鋼琴家劉詩昆,他是葉劍英的女婿。
即使黃健翔家族如此冗長的遷徙過程清晰,到了黃健翔一代,隔一代的事情也都不知道了。在中國,許多遷徙頻繁的家族都是這樣。
港臺和大陸的無數兄弟
成龍一直確信自己是山東人,后來他發現自己錯了。
2013年的秋天,正在浙江橫店拍戲的成龍前往安徽蕪湖的房橋村。他在村里停留的時間不長,見到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兩位哥哥。1947年,成龍的父親房道龍從這個村里離開的時候,家中有妻子與兩個分別三歲和六歲的孩子。一年后妻子去世,兩個孩子淪為孤兒沿街乞討,是當地人人皆知的叫花子。
1954年,一路討飯遷往香港,而且改姓陳的房道龍與再婚妻子生下兒子成龍。成龍在2001年才知道自己的父親不姓陳而姓房,來自安徽而不是山東。
一直到房道龍去世,成龍都沒有與安徽老家的兩位哥哥見過面。在這個時代性的家族遷徙當中,為他們創造久別重逢時刻的人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
當時房道龍在美國駐澳大利亞使館工作,吳學謙訪澳時知道了房道龍的身世,于是在有關部門的努力下,失散父子重新聯系上。
在中國人的遷徙之旅中,停留在不同遷徙站點的族人之間,似乎總會出現這種看起來尷尬的關系:因為從未謀面,所以家族歸類更多的是外界所賦予的概念,這也是無數悲歡的起點。
“我們是莊稼人,有什么說什么。”在拒絕媒體采訪時,林青霞的親戚,家住山東萊陽東關村的任銘順這樣說,“我們真的不想再給林青霞和她的親戚們添麻煩了。”原因是2007年,有位記者未經他們同意登了一則消息,在中國臺灣的林青霞親戚都看到了照片和消息,紛紛打電話詢問是怎么回事。“雖說沒有責怪我們的意思,可總感覺心里別扭。”
林青霞家族的遷徙路線與房道龍相似又不同。林父是一名國軍軍醫,1948年隨國軍赴臺,留下了三個月的大女兒林莉在大陸,之后林莉隨老家人遷徒到黑龍江,后來定居河南許昌,2002年時拿著每月450元的退休金。
林青霞2008年回過一次山東,她在自傳中寫道:“我握著她的手跟她說起山東話,‘大娘!您好!我也是山東人,我從香港來,我是林青霞。老大娘以為我騙她,直說,‘林青霞她很老、很胖,你怎么會是她?經我一再解釋,老太太拄著拐杖到書桌上找老花眼鏡,我把臉湊上去讓她看仔細,她像鑒定珠寶一樣,‘矮又壘!枕滴使令晴下。(怪怪,真的是林青霞)”
黃圣依的親戚吳敬璉
開枝散葉的遷徙,是中國人用動蕩的方式去尋找安定,也讓各種緊密的家族關系圈變大并變得不規整,如果不注意家族關系中曲折的推導過程,位于家族鏈條兩端的人,確實會顯得相當陌生。
比如黃圣依與吳敬璉,其實他們是親戚。
黃圣依的父親黃自強說,他們家是上海市川沙縣(已撤銷——編者注)黃樓鎮黃氏家族的后裔,與黃炎培同宗同族,黃家的族譜便由黃炎培寫的序。在1914年至1917年間,黃炎培以《申報》記者的身份在國內外考察教育情況,推動中國教育。十幾年后,黃圣依母親的姑父吳竹似、陳銘德(陳明德是鄧季惺的第二任丈夫),姑姑鄧季惺創辦了《新民晚報》的前身《新民報》,他們的兒子是經濟學家吳敬璉。也就是說,吳敬璉是黃圣依的表舅舅。
再比如,徐志摩和金庸是表兄弟。
徐志摩祖籍浙江,嘉興硤石徐家和海寧袁花查家,在民國期間同為浙江的名門望族,祖輩素有來往,兩家名人徐志摩和金庸算起來是表兄弟。金庸年幼時,常隨父母到徐家做客。金庸的表姐蔣英,是女高音歌唱家,她的丈夫是航天科學家錢學森。
更復雜的關系是——黃大煒的外公是張學良的五弟,張愛玲是張小燕的表姨媽,金庸的堂姐與瓊瑤的三舅是夫妻。
以更大的視野來看,高曉松的成長,多少與林徽因16歲那年旅居英國時的女房東有關。
這是一次看似荒誕的穿越——當時林徽因的女房東是個建筑師,會帶著林徽因外出寫生,梁思成追求林徽因的方式之一,就是報考了與林徽因一樣的建筑系。
后來,高曉松的母親張克群暑假隨清華大學教師家屬到北戴河,梁思成見她在沙灘上畫畫,隨便問了句“想不想學建筑呀”?就是這一句,張克群放棄了聽從父親張維讀清華西語系的建議,轉而考到清華大學建筑系,即使他的父親張維是中國工程院、科學院兩院院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