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宛詩平
對干部“早節不保”現象的反思
● 文/宛詩平
據報道,2013年,浙江省查處的干部貪污賄賂案件中,35歲以下的年輕干部達291人,比上一年同期上升167%。從已查處的年輕干部貪腐案看,與以往的59歲現象明顯不同,年輕干部入職時間短、文化程度高、職責權限小、涉案金額大,作案大膽,無所顧忌。
在人們的習慣意識中,常把“年紀輕、學歷高、膽子大”視為年輕干部的“三大資本”。但如何看待這些資本,我們還須認真思考。“年紀輕”,意味著充滿生機活力,但閱歷淺、經驗少;“學歷高”,意味著書本知識比較豐富,但也容易因此恃才傲物;“膽子大”,必然敢為人先,成就一番事業,反之,就會無所顧忌,甚至膽大妄為。可見,這些資本對年輕干部來說,可能是成長的動力,也可能是前進路上的沉重包袱。
干部“早節不保”現象提醒我們,在加強對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力度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對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各級組織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年輕干部的教育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年輕干部的政治理論素養,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利益觀,在思想上筑起防腐反腐的長城,從根本上增強政治免疫力。
而對于年輕干部來說,要警惕誘惑、洞悉誘惑、直面誘惑、抵御誘惑、戰勝誘惑,從而健康地成長和成熟起來。這就需要年輕干部通過不斷學習,不懈進取,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堅持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切實增強抵御各種誘惑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牢牢把住思想意志這一防線,勇于把不良誘惑拒之門外,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這樣,才能避免“ 早節不保”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