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慶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42)
我國的大型鑄鍛件行業具有其特殊性,但是對于我國的綜合國力的衡量,其發展又是必不可少的標準之一。我國改革開放后,通過多種形式的行業改造,從技術上增加了鑄鍛件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通過一些現金技術的引進,加之自我創新,結合新設備的應用,在我國鑄鍛件產品生產特點的基礎上,我國的鑄鍛件制造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從規模水平上達到了一個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水平,為我國重工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基礎的服務以及優質的產品,促進了國防以及經濟建設。
作為勞動以及技術密集性較大的行業,大型鑄鍛件行業具有其特殊性。其行業的的建設周期較長,并且需要大規模的投資且高投入帶來的產出量卻不大,并且其產品單件是無法形成批量的,并且由于一些外部的限制,使得我國在鑄鍛件行業中的發展同國際發達國家相比,仍舊較為緩慢。行業所面臨的壓力不但包括短缺壓力還包括過剩壓力。在這樣復雜的新形勢下,我國的鑄鍛件行業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的要求,結合市場需求以及國家政策,做出了一系列的產業調整。通過調整對我國鑄鍛件行業的產品結構進行了優化,實現了技術的升級以及產品的更新,創造了經濟增長的新水平,提高了行業水平。尤其是在進入新世紀后,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對于行業的整體帶動力的提高,我國的大型鑄鍛件行業逐步的拜托了虧損的局面,整體水平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并逐步的縮小了同國際發達國家之間的水平差距。
當前在我國的鑄鍛件行業中,能夠提供優質的行業服務的主要有四家,分別是一重、二重以及中信和上重。因此我國在大鍛件的制造方面必須盡快的突破瓶頸,從而有效的適應我國重工行業的發展需求,上述四家企業都已經開始了大規模的行業的改造,通過新設備的建造以提高行業的競爭力。從而使得我國的大型鑄鍛件行業的發展更加具有核心競爭力。另外鍛件的形狀隨著操作機的應用,其精度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制造節奏也將不斷的提升,無論是加熱次數還是鍛造次數都能夠大大降低,著對于設別的后續加工質量的提高以及材料的利用率的提高大有裨益,并且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避免由于多次加熱導致的材料浪費和內部晶粒粗大等問題,并且對于打賭案件成形工藝的發展,通過操作機的應用也能得到促進和發展。
國際上通過兼并聯合以及淘汰等多種模式,鑄鍛件廠家的分工逐步的被明確,而其中主要包含了兩種模式。一種是強強聯合,該種模式下的制造能力以及開發能力較強,其產品主要被應用在先進的設備鑄造領域,綜合實力居世界之首;另一種是專業化分工,各有所長,發展特色產品的專業化生產廠家。
1 市場前景廣闊
在核電領域,根據尚未頒布的國家發改委《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對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作了進一步調整。在電力領域,預計每年水電鍛件年均需求量7000噸左右。火電與水電機組大型鑄鍛件需求預計在2.7萬噸左右。在石化裝備領域,預計每年需鍛焊結構的厚壁重型容器30臺左右。在煤化工裝備方面,雨季鍛焊結構重型容器市場總計需求70臺左右。目前國內企業制造能力仍然不足,市場需求廣闊。鑄造技術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先進制造技術的重要內容。面向21世紀的鑄造技術正在朝著更輕、更薄、更精、更強、更韌及質量高、成本低、流程短的方向發展。大型化、輕量化、精確化、高效化、數字化及綠色化將是未來鑄造等材料成形加工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此外國家政策支持力度較大,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我國鑄鍛件行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受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和國家產業政策變化影響較大;其次,國際市場需求疲軟;最后則是原材料及能源價格波動風險較大。
我國的大型鑄鍛件生產技術水平同國際發達技術水平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而要想在這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存活并發展,必須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必須減小同國際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這就要求我國的鑄鍛件行業需要從相對薄弱的能力入手,打破工藝材料以及技術研發等方面相對落后的局面,應用新技術、材料,加大產品的開發力度,在應用、開發以及儲備方面形成技術梯度,提高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很多技術設備目前仍舊依賴于進口,因此我國鑄鍛件行業想要發展必須打破這種整體落后的局面。其次,需要從產品入手減小同國際上同等行業發展的差距。通過合理的設計減小產品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并通過生產能力以及生產量的平衡,對結構矛盾予以解決;在這,提高生產自動化水平,加大自動化生產的投入,提高設備更新的頻率。并極大規模投入,正式由于我國鑄鍛件行業的集中性小,綜合能力被分散化因此缺乏相應的競爭力。最后則是通過質量的提高以及成本的控制,保證我國鑄鍛件行業的競爭實力。
[1]任韶安.整合資源是提升大型鑄鍛件企合優勢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A].中國鑄造行業第四屆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9.
[2]李榮凡.整合資源 發揮優勢 打造世界一流大型鑄鍛件生產基地[A].2008,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08.
[3]郭宇.大型鑄鍛件市場廣闊 擴大產能仍須理性[N].中國工業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