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丁立華 楊蓬
摘 要: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藝術專業大學生是高校中一個特殊的群體,要提升對這一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藝術專業大學生輔導員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升自己綜合素質;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為學生的發展搭建社會實踐的平臺,幫助學生提升專業素養。
關鍵詞:藝術專業大學生;輔導員;工作途經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8-0254-02
藝術專業大學生是高校大學生中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藝術類考生與其他類型的考生不同,除了要參加高考外,還必須參加所報考學校或者本地區組織的專業考試”[1]。受這種高考招生模式的影響,他們輕視文化課而重視專業課的學習;他們追求個性獨立與自由,但是集體主義價值觀念淡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藝術專業大學生的這些特殊特點對輔導員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有效開展對藝術專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為藝術專業大學生輔導員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認為,輔導員要有效地開展藝術專業大學生的工作需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為學生搭建社會實踐的平臺。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只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更新理念,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加強理論的學習,提升知識底蘊
藝術專業的大學生受所學專業的影響,有自己的獨特的思想,這要求輔導員具有豐厚的知識底蘊,才能達到教育的效果。輔導員首先要具備一定的教育理論知識,這樣才能以此為指導,結合學生實際,有效地與學生溝通,達到教育的目的;其次,輔導員還應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論知識,藝術專業的學生受專業的影響,“極具感性化、情緒化的特點,在遇到困難、愿望落空時,極易產生頹廢、悲觀、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2]。具備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能夠幫助藝術類學生更好地調控自己的情緒,更理性地思考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更好地與人交往;第三,輔導員還要掌握哲學理論知識,指導學生用辯證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二)加強對藝術類專業知識的學習,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藝術專業學生“藝術情結深厚,他們對專業教師有一種特殊的仰慕或崇拜之情,特別是對那些技術過硬的教師更是萬般信服,這一特殊性決定了學生對專業教師以外的其他教師少了一份敬仰,甚至有的不屑一顧”[3]。藝術專業學生這一特點要求輔導員還應掌握藝術專業的相關知識,不斷加強對藝術類專業知識的學習,只有如此,才能樹立輔導員在學生心中的威信,才能更深層次地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使對學生的教育更有說服力,進而提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三)加強修養,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德高為師,身正為范”,孔子也曾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輔導員是與大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輔導員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對學生產生影響。藝術專業大學生與其他專業大學生相比,思維敏感,集體觀念較為淡薄,因此,對于他們來講,輔導員的人格魅力的塑造是對他們進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藝術專業的輔導員要更為關注自身的人格塑造,加強師德學習,提升自身修養,用自身高尚的人格來感染學生,用自己的行為無形地教育學生,使對學生的教育達到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創新工作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針對藝術學生的特殊性,輔導員工作不能走千篇一律的老路,要對工作方式進行大膽創新,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一)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對個性與自由的追求是藝術創作不可缺少的動力源泉。針對藝術專業大學生這一特殊特點,作為藝術專業的輔導員要給予其充分的肯定,同時,輔導員還要更新觀念,創新對學生的管理方式,改變以往單一的說教式管理與教育,不斷挖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對于藝術專業學生來講,建立自我成長檔案是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輔導員可在學生剛入學時就要求學生建立自我成長檔案,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生宿舍衛生情況以及學生參與的學校的各項活動,學生的獲獎及懲罰情況等一一記錄在案,并在每學期結束后進行自查,反思自己的不足,以爭取更大的進步。
加強學生的自我管理,一方面可以給學生藝術創作提供充裕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更好地適應社會。但是,在發揮學生自我管理作用的同時,無論是輔導員還是學生都不能混淆自我管理與無管理的關系,在學生自我管理出現困惑時,輔導員要及時對其給予相應的指導。
(二)發揮學生組織管理的作用
高校學生干部是由學生民主選舉出的一個團體,最能代表學生的利益。因此,輔導員首先要發揮學生干部組織的監督作用,重視班委會以及學生會的建設,組建優秀的學生組織隊伍,有效進行學生內部的監督與管理,協助輔導員做好常規的檢查工作,并及時匯報,定期反饋,同時利用與同學接觸多的優勢,關注同學的思想動態,幫助輔導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要發揮寢室管理的作用。在班級管理的基礎上,可以將寢室為單位分為若干小組,發揮以寢室長為首的寢室管理的作用,加強對寢室的考核以及對寢室的集體性評價,通過寢室文化藝術節等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意識。提升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這樣,一方面更有利于促進班級管理的有序化,另一方面,也為更多的同學提供了提升自己管理能力的平臺。
(三)發揮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互聯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大量生動的案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寶庫不斷得到充實”[4]。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藝術專業大學生與其他大學生一樣,對網絡有一種特殊的喜愛,然而,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利用網絡將藝術專業大學生的思維引領到正確軌道上來,加強對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教育,是藝術專業輔導員必備的素質之一。因此,作為藝術專業的輔導員,要有效利用網絡這一平臺,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加強班級網頁建設。要發揮網頁的引領作用,如轉載時政新聞,展現班級動態,展示學生優秀作品等。藝術專業大學生對網頁的藝術設計有著獨到的偏愛與見解,加強班級網頁建設,既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為學生的藝術創作提供平臺,同時,又能達到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作用。其次,有效地利用論壇,郵箱以及QQ、微信等聊天工具,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及時對有問題的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解決他們的困惑與煩惱,幫助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三、搭建多元化的藝術實踐平臺,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
對于藝術專業的學生來講,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是將來在社會立足的根本所在,而藝術專業技能的掌握在于平日的不斷積累與磨煉。
(一)立足于校內藝術實踐,夯實專業基礎
校園實踐是大學生藝術實踐的主陣地。作為藝術專業的輔導員,應和藝術專業教師以及學校學院的相關人員共同為藝術專業學生創建創作的藝術空間。首先,創辦藝術專業特色刊物,鼓勵學生在刊物上發表作品,并邀請專業教師及學校學院的相關人員對刊物作品進行點評,對優秀的作品進行獎勵;其次,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等活動,輔導員要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抓住時機,通過校園文化藝術節展現自己,磨煉自己,不斷夯實專業基礎。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鼓勵同學間觀摩,挖掘閃光點,查找差距,相互促進”[2]。同時,又能提升學生對專業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
(二)開展社區服務,做好校內與校外的良好結合
基于我國高校辦學模式的特點,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因此,開展社區服務成為社會實踐的又一重要途徑。輔導員可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社區文藝演出,社區文藝作品展示等社區活動,既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的空間,幫助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又能在此過程中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從而樹立奉獻精神與服務意識,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
(三)開展三下鄉活動,提升專業水平
三下鄉活動是黨中央提出的為了解決農村知識與人才缺乏的有效方案,這一方案也為藝術專業大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實踐平臺。作為藝術專業的輔導員,要及時抓住這一平臺,在活動開始之前,開展三下鄉知識講座,闡述活動的重要性,做好三下鄉活動動員,幫助學生認識活動的意義以增強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三下鄉活動中,輔導員親自帶隊,解決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困惑,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三下鄉活動后,輔導員要指導學生寫活動的心得體會,反思自身的優勢及不足,以爭取在專業修養和社會經驗上獲得更大的進步。通過三下鄉活動的開展,輔導員要及時抓住有利時機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做好充分的準備。
總之,作為藝術專業學生輔導員,要時刻將藝術專業學生的教育視為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學生,用創新的工作思維鼓勵帶動學生,用有效的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只有用心去做工作,才能應對學生工作中的各種問題,才能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平.“90后”藝術類大學生群體心理行為特征調研[J].學理論,2012(23).
[2]朱東星.拓寬思路探究藝術類學生輔導員工作的有效途徑[J].科技教育,2011(19).
[3]宋美嫻.新時期藝術院系輔導員的職業道德素質[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0(2).
[4]孫佳寧.淺談藝術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及方法創新[J].改革與開放,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