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摘要:
景觀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境要素,同一景觀,因人的不同取向,可以認知,亦可以審美。景觀設計是在現有基地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組織風景元素,并將其串聯在一起如同寫文章一樣。形式美法則在景觀設計中起著引導性的作用,它們是相輔相成,綜合運用到景觀設計中的,賦予景觀作品靈魂,讓人們從中感受其展現出的美感。
關鍵詞:景觀設計;美感;形式美;形式美法則
一、景觀設計與美
景觀,是被感知的環境,是文化的載體,是歷史的見證。同一景觀,因為人的不同取向,可以認知,亦可以審美。景觀設計是在現有基地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去組織風景,并將其串聯在一起,就像寫文章一樣。這是需要設計師在設計之初腦中先要有景觀的意象,意在筆先,布局平面在后,這是景觀設計的一個基本道理。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景觀設計,我們是為了追求一種精神享受,并不是因為園子內部的植物有什么實用的價值而去建造一個園林。
審美體驗也就成為我們從事景觀設計的美學基礎。美感,是人們在內心生活中因為對美有所感受、體驗、觀照、欣賞的評價,而引起的滿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是暫時擺脫了物質束縛后精神上的自由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內心的結構所產生的和諧感。這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所獲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類心靈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景觀的主要價值就是美,形式美、意境美、意蘊美是景觀設計中三種不同的審美價值,其中景觀的形式美所帶給人悅耳悅目的感官愉悅,是人們最熟悉的美感形態。景觀作為客觀的存在,在進行主觀性的審美時,就是通過形式美展現出來,而形式美的規律正是要遵循心理學上所說的“格式塔”原則。“格式塔”心理學認為,審美對象形式結構的張力模式與人的心理結構動力模式產生同構對應,從而形成審美體驗。由于人們不同的心理模式,審美體驗又劃分為秩序型和變化型兩種。
二、景觀設計中的形式美
(一)秩序型形式美
秩序型形式美是人們普遍所認知的傳統形式美,是形式在隨歷史的推進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具有共同性、規律性,廣為接受的抽象的美,包括了事物的自然屬性以及其組織原則,即形式美法則,其主要特征就是秩序,是符合人們的審美習慣以及固定內容的形式美。完美簡潔的“格式塔”,其形式結構都是符合傳統形式美法則的,是與人們內心追求秩序的心理結構相契合的。運用形式美法則,形成符合人們審美體驗的造型藝術,是現如今在景觀設計時應當遵循的原則。形式美的法則就是多樣與統一,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度,主從與重點,對比與調和等,在進行景觀設計時,將其運用其中,與具體的設計元素相結合。以下就針對形式美法則在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體現加以闡述。
1.多樣與統一
多樣與統一是形式美法則中最基本的規律,它們既是相互對立又是相互依存的。無論是從橫向的平面布置還是縱向的空間布置,都離不開這一規律。任何一個方案都不可能以單獨的某個元素而獨立的存在,這樣就形成了一盤散沙,過于繁雜,沒有統一的整體感,但也不能僅僅使用某一個單一的元素,過于強調整體統一感覺,平鋪直敘,毫無變化,使整體變得單調、無聊。在景觀設計時,遵循多樣統一,體現出矛盾卻又統一的感覺。運用多種元素,使景觀形式多樣化,并將這些元素關聯起來,協調統一,使其多樣卻不雜亂,形成和諧統一的整體。
2.對稱與均衡
所有藝術設計中運用最普遍的規律是對稱與均衡。對稱給人以穩定平衡的感覺,由此感覺產生一種秩序、理性、高貴、靜穆之美。是以同量而不同形的組合方式形成穩定而平衡的狀態。對稱所帶來的視覺感受是符合人們通常的視覺習慣。均衡則是一種自由穩定的形式,是一種等量的大致平衡。對稱與均衡產生的視覺效果是不同的,對稱是端莊靜穆,有統一感、格律感,均衡是生動活潑,有運動感,但是如果過分均等很容易就顯得呆板,有時也因變化過強而易失衡。因此,在設計中要注意有機地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對稱、均衡這兩種形式,考慮功能、地形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在無形的軸線兩側布置不同的景觀,在視覺上使游人感受到均衡的效果,顯得活潑自然,具有親切感。
3.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是來自音樂的概念。節奏是為了形成一種律動形式,重復連續并且按照一定的條理秩序排列。節奏在視覺藝術中是通過不同因素有規律地運動變化而引起人的心理感受。它有大小、長短、高低等的排列構成,也有等距離的連續。單調的重復節奏帶給人的感覺,而韻律是富于變化的節奏,節奏能增強整體的感染力,開闊藝術的表現力,注入個性化的變異形成的豐富而有趣味的反復與交替。節奏是韻律形式的純化,韻律是節奏形式的深化,節奏富于理性,而韻律則富有感性。在景觀設計中,通過運用節奏與韻律的規律,能給人以情趣,滿足人們的精神享受,并且產生了結構與功能的需要,有一種十分明顯的誘導作用。
4.比例與尺度
比例與尺度作為形式美的一個重要法則,在運用中一直都是備受重視的。比例是對象各部分之間,與整體之間,以及與細部之間的大小比較關系。比例表明各種相對面間的相對度量關系,是物與物相比,“黃金分割”是美學中最經典的比例分配。尺度是某種特定標準之間的大小關系,其對象的整體或局部與人的生理或人所習見的。是不需要涉及具體尺寸,物與人(或其他易識別的不變要素)之間相比,把握物體與人相適應的程度完全是憑借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感覺上的印象。尺度感具有使用合理并且與人的生理感覺及使用環境和諧的特點。景觀設計中,比例和尺度是必須遵從的原則,也必然存在于其中,景觀空間的構圖與造景可以通過一個適中的比例和尺度帶給人們美的感受。
5.主從與重點
主從與重點也是景觀設計中需要運用的一個重要規律,任何的設計都必須要有統一性,為了強調整體的完整性,在設計時應注意各個組成部分的主次關系,主從關系是整體和局部之間的構成法則。如果在景觀設計中沒有運用好這一規律,不能突出重點,會讓人感到平淡無奇,毫無吸引力。強調重點,表現出主從關系,就可以很好的將人們的焦點吸引過來,從而感受一個景觀方案的精彩之處。
6.對比與調和
對比是差異性的強調。對比的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異的性質之間。也就是把相對的兩要素互相比較之下,產生大小、明暗、黑白、強弱、粗細、疏密、高低、遠近、動靜、輕重等對比。對比的最基本要素是顯示主從關系和統一變化的效果。調和是指適合、舒適、安定、統一,是近似性的強調,使兩者或兩者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對比與調和是相輔相成的。對比與調和也就是美學上的“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是一種矛盾對立的存在,對比求“異”,調和求“同”,正是在這兩個矛盾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從而使整個景觀給人更加豐富、和諧的美感。
以上就是形式美法則的一些基本規律,在景觀設計中起著引導性的作用,它們是相輔相成,綜合運用到景觀設計中的,在進步一了解這些規律并且運用到實際方案中,賦予景觀作品靈魂,讓人們從中感受其展現出的美感。
(二)變化型形式美
變化型形式美是指與傳統形式美法則相悖的美感形態,其主要特征是變化,也有人稱之為傳統形式美的審美變異。中國傳統園林就是以這種變化為特征,是非傳統形式美的典型,講究“步移景異”,園林內部的心態豐富各異,空進曲折變換,正是通過這種變化與新奇產生一種變異的形式美。這也體現了人們內心世界對變化的追求,新的改變可以帶來新的感官刺激,從而使感知延長、視覺專注、愉悅感增強,形成美感。在長期穩定和諧中,偶爾也需要這種新鮮的感官刺激,需要這種非傳統形式美的景觀形式。
三、結語
實際上,不論是秩序的還是變化的,都體現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世界需要秩序,保證和諧穩定,也需要改變來保證活力。景觀設計所展現的形式美亦是如此,過于秩序會形成束縛,過于變化又會導致混亂.
【參考文獻】
[1]劉曉光.景觀美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09)
[2]和曉艷.現代環境景觀設計的形式美[D].南京林業大學,2005(03)
[3]周冰,許楗.設計基礎之平面構成[M].西安:陜西人民美書出版,2005(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