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源
摘要:在市場經濟體制的調節之下,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屢創新的高峰。但這也使得利潤操縱行為伴隨著經濟的增長而不斷出現。可以說在當今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利潤操縱問題影響我國經濟穩定,為經濟市場帶來隱患。往往企業的利潤操控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自身的利潤最大化,但是這種非理性的做法會讓不準確的財務信息向外傳遞,甚至導致蝴蝶效應的發生,這樣所造成的后果將是十分嚴重的。所以筆者根據相關的經驗,對企業利潤操縱的成因以及防范措施進行研究,以期能夠更好地遏制企業利潤操縱行為,進一步確保企業的規范運行。
關鍵詞:企業;利潤操縱;成因;防范措施利潤操縱行為是一種借助違法違規手段來對自身財務經濟進行舞弊,以獲取最大利潤的行為。若是一個企業遇到業務方面的低沉和利益上的萎靡情況,那么就十分有可能通過利潤操縱的手段來進行舞弊。這樣的公司有很多,比如前些年的銀河科技還有國外的世界通信公司等等。這樣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在虛假的財務信息背后,間接影響著未來的企業決策,有可能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一、企業進行利潤操縱的原因
企業進行利潤操縱,無非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潤。而這種利潤的保證卻與很多方面相關。下面,筆者根據對利潤操縱的研究,對此目的進行分析。
(一)虛增利潤,有助于上市公司維持上市資格。根據我國的《公司法》,一個公司要想上市,必須在近三年時間內,保持良好的營利狀況。但是這個條件并不是每個公司輕而易舉就能達到的。一些不能夠達到標準的公司往往通過利潤操縱的手段來使自己的年利潤虛增,從而達到贏得上市資格的目的。并且,同樣的,若是一個上市公司三年利潤虧損,在一定時間內不能消除虧損,那么將會被取消上市資格,這種規定下也導致很多虧損企業利用利潤操縱的違規行為保證上市資格。另外,虛增的利潤還會給投資者假象,從而通過欺騙的手段達到自身的融資。
(二)虛增利潤為了建立自身良好信用。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是離不開銀行等等金融機構的。為了使得企業獲得更好地發展、擴大公司規模甚至解決流動資金周轉吃緊問題,企業就會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爭取獲得大量的運轉資金,也就是貸款。但是,這種形式的貸款也是有條件的,銀行在對申請貸款企業發放貸款之前,首先會對企業的生產運營以及營利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最終做出科學有效的企業評估,來決定是否對企業提供資金。因此,企業的未來生存發展離不開自身的信譽和營利,良好的形象對于企業自身發展以及對外的企業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些實際情況無法達到貸款條件的公司企業,就會通過利潤操縱的手段進行利潤虛增,營造企業欣欣向榮的假象,以獲取貸款資格,維持自己在強大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和外界形象。
(三)現階段相關準則制度的缺陷給利潤操縱提供了可乘
之機。總體來說,企業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發展目的,利潤操縱有利可圖,而相關制度的漏洞加劇了企業的違規行為。經過近幾年對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雖然也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新的操縱途徑會很快被企業發現并利用,企業總是千方百計鉆國家法律準則的漏洞,進而謀取高額的利潤。比如說,有的企業就利用非貨幣交易中使用“公允價值”等等途徑。
(四)外部管理失當。很多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對自身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需要聯系會計事務所。而很多利潤操縱的源頭就來自會計事務所的不正當監管。例如一部分會計事務所為了保留客戶,會私下聽從上市公司的不合理的要求,來為公司做假賬來獲取虛高利潤。這些問題的產生,就是因為國家相關部門對會計師的監管不到位,給公司進行利潤操縱提供了契機。
上面總結的出現利潤操縱情況的成因,無論是企業自身內部還是外部,都是違法違規行為,需要我國相關部門加以重視。
二、企業利潤操縱的防范措施
(一)加強對我國企業的監管,違規之處必須治理。首先是企業內部的結構方面。企業內部要保證有良好的控制管理結構,要知道,企業的管理結構對于一個公司的整體前進方向都是有重要意義的。在好的治理結構的前提下,公司的內部環境也會有所改觀。所以,要保證企業能夠規范操作,避免利潤操控,就應該整治企業的控制結構,為其提供良好的管理體系。
(二)建立健全董事會制度。在很多利潤操縱的案例中,“內部人員”往往成為利潤操縱的一大便利條件。所以從這個方面,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企業利潤操縱的防范要先防范所謂的“內部人員”。在當今的我國企業管理結構中,董事會的“內部人員”程度十分突出,這就會給利潤操縱現象的發生提供了便利。避免內部人員操縱的方法,就是引進獨立董事會制度,這種制度可以充分避開內部人員的可能,有利于激發企業員工的活力,更加方便準確進行企業內部檢查。當然,這樣的獨立董事會制度在很多企業都曾引進,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能講獨立董事會的優勢發揮出來,更有甚者讓其成為擺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在推行方賣弄,獨立董事會制度還存在缺陷。筆者認為,要想真正發揮獨立董事會的優勢,就要將責任進一步落實到責任人頭上,讓這個職位名副其實。
(三)對違反法律法規的會計事務所進行嚴加懲罰。當前,很多會計事務所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防止客戶流失,便對企業的不正當要求進行聽從。所以,加大對會計事務所的懲罰力度,不給其利潤可圖是解決企業進行利潤操控的重要手段。
(四)對信息披露進行嚴加監管。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的公開有助于避免在交易過程中的內幕交易以及欺詐交易,這樣有利于我國經濟市場的更加透明與穩定。但是,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上市公司和一些即將上市的公司,往往沒有行業自律意識,想投機取巧。所以,這樣的公司或者企業,在進行相關信息的公開時,往往是有虛假的增加或者降低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贏得上市資格或者企業形象。所以,只有嚴格監管企業信息公開成分,對所公開內容進行嚴格審查,通過調查公司的業務狀況、公司業績、公司純利潤等等都要核實。一旦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出現,就要對其責任公司進行嚴肅處理。另外,將民事賠償制度融合于企業監管,若是出現由于企業的虛假信息發布,導致投資者經濟損失的情況,相關企業要進行賠償。這樣,才這種監管制度的束縛下,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利潤操縱現象的發生。
三、總結
總而言之,利潤操縱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讓企業可以牟取到利益,但是,這種利益的取得方式并不是長久之計,另外,利潤操縱還會使得投資人承擔更大的投入風險,損害投資人的利益。所以,一個健康成熟的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監管體系,應當有專門的部門對企業所發布的信息的真實程度負責。同樣的,進一步加強會計師等人員的自身素質,加強對其執業道德教育,也是減少企業利潤操縱行為出現的手段。相信隨著我國對此方面相關監管力度的增加,這種違法違規行為終會在我國絕跡。
參考文獻:
[1] 王福英,陳敬珍.試析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方法[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04,(08).
[2] 王玉春.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方式、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08,(06).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