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
到底是發展經濟,還是確保環境生態優先?對此,各方一直爭論不休。我認為,應該結束這樣的爭論,因為二者并不矛盾。保護生態環境,同時也是發展經濟,也能帶來GDP的增長。
我是海南人,1997年我的家鄉變成了生態文明村,村莊變得很漂亮,原來找不到媳婦的人都找到了。
在處理環境與經濟二者的關系方面,新加坡的做法值得稱道。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來不久,一片荒蕪,沒有任何資源,環境特別惡劣,發展就靠兩個字:種樹。新加坡十分重視保護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共同發力,更需要擁有對自然環境的愛心。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都有一個小家,小家一群人變成一個企業,全中國人又構成一個大的國家。
“新城市化下的企業機遇與社會責任”這個話題非常有針對性。我們生活在這個國家,每一個人都不是旁觀者。從個人角度而言,家里裝修得漂亮、寬敞很重要,但外面的自然環境其實也是家的一部分,我們也應該同樣去愛護它。
而對企業家來說,同樣也要有責任,要有對自然環境的愛心與慈悲心。環境、生態保護是確保國家發展的前提,所以,我們要保護它、愛它。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就是一個系統工程。無論是國家的發展,還是自然環境保護,在社會建設的每一個方面我們都應承擔一份責任。每個人都要用眼睛來觀察,用行動去實踐,用正能量去建設和影響這個國家!
企業在推進社會民生工作中應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衣食住行就是最大的民生,容大今后在研發生物化妝品的同時,將致力于參與國家化妝品技術標準的制定、良好生產規范的制定以及行業協會的組織建設。在推進社會民生建設、推進城市化建設中,承擔更多的企業責任。
我們之所以連續兩屆支持中國民生發展論壇,就是因為廣州市容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將角色定位為“保護生態的執行者”。
全國人民要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這項工作需要傳播與落實。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是個不錯的平臺,以后要變成一個更加公開的論壇,要面向全社會,甚至省級單位、地級市去做分論壇。
我們要讓這種環保意識的宣傳、生態意識的宣傳,遍及全中國和企業,容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愿意踐行并承擔這份社會責任。
2020年,容大計劃尋找1萬家合作伙伴,合作伙伴成員將超過百萬。希望通過中國民生發展論壇這一平臺和合作企業平臺,在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一起推動生態環保工作。
(本刊記者鄭智維根據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