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躍輝
把我們的環境搞好了,才能生產出歐洲那樣的牛奶。
我們的空氣、水資源、土壤等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正在影響我們的奶牛養殖。
事實上,奶牛養殖業也曾給環境帶來傷害。每頭牛每年需要的草地面積是50至70畝,也就是3至4公頃的草坪才能養一頭奶牛。西北目前已經是過度養殖,沙漠化很嚴重。
由于環境污染的挑戰越來越大,中國牛奶安全形勢堪憂。對于身邊的藍天碧水,企業界要承擔主體責任。
我們的主體責任,一是要保護好工廠的環境,做到達標排放,二是企業要發展,多為國家貢獻稅收和利潤。
澳優是個有責任的乳企,在中國草場資源、環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公司立足歐洲牧場資源,向中國等市場供應牛奶產品,也是在最大限度保護環境,承擔社會主體責任。 不斷創新,讓國人喝到最好的歐洲牛羊奶,這是澳優夢,也是我們共同的夢。
目前,澳優已經把一線工廠和奶牛養殖放到了國外,在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丹麥、法國等國建立了工廠或牧場。
澳優今年在荷蘭收購了一家奶牛公司,計劃在荷蘭建一個占地10萬平方米的綠色工廠。4月10日,工廠正式開工建設。
澳優堅持“全球產業鏈的整合與創新”戰略,整合南北半球最優秀的乳業產業鏈資源,構建了以澳優海普諾凱(荷蘭)乳業公司為主,澳洲、歐盟等其他全球優質資源為輔的上游產業鏈體系。我們減少了碳排放,減少了污染,把能源消耗放在國外,把市場放在國內。
澳優與北京大學合作成立了北大乳業營養研究院,并與多家國際機構、大學、醫院合作,已經申請專利28項。
4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首批獲得注冊的乳品境外生產企業名單,澳優海普諾凱通過登記注冊,使得澳優成為41家獲得嬰幼兒配方乳品中國“準入證”的生產商之一。此前,澳優獲得了首批15家國內奶粉生產許可證。這樣,澳優成為首家獲得國內國際雙重生產認證的奶粉商。
嬰幼兒奶粉行業在不斷變化。隨著嬰幼兒奶粉管理新政實施,行業內并購、退出將交替進行,乳品行業在上演一出精彩大戲。
(本刊記者羅燕根據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