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淑媛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中后期猝死的臨床原因,以期降低患者猝死幾率。方法:選取20例2013年1月~2013年6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心內科老年患者,對其中10例患者的中后期猝死的原因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在10例心內科老年患者中,因睡眠時,突發心臟猝死的老年患者有4例;在晚餐后,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患者有3例;在輕微運動后,因冠心病猝死的老年患者有2例;在閑聊時,因為高血壓心臟病猝死的老年患者有1例。表明心內科老年患者的死亡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以及高血壓心臟病有著因果關系。結論:全面剖析和研究心內科老年患者中后期猝死的臨床原因,以便醫生能夠科學合理的制定相對應的醫療方案,更好的對患者進行預見性的診治,降低心內科老年患者的猝死幾率。
【關鍵詞】心內科老年病人;中后期猝死;臨床原因
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猝死是很常見的臨床醫學情況,心內科住院老年患者在中后期病情已經穩定了,可結果本來能夠康復的老年患者,由于各種原因突發猝死。在臨床醫學上,目前對病情的解決還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所以必須對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中后期猝死的臨床病因進行研究和探討,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上降低猝死的幾率。所以,為了研究心內科老年患者病人院內中后期猝死的原因,本文選取20例2013年1月~2013年6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心內科老年患者,對其中10例患者的中后期猝死的原因進行回顧性分析,詳細報告結果如下。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心內科老年患者,共20例。其中猝死的患者10例,患者年齡分布在65~85歲,平均年齡68.4.7±4.9歲。患者在住院治療以后有突然病情惡化,出現猝死。其中男性心內科老年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所有的老年患者在入院之前都進行了常規醫學心電圖檢查。其中冠心病患者4例,高血壓患者3例,心肌病患者3例。
方法:對10例住院診治的心內科老年患者的臨床醫學資料進行研究和剖析,并且對患者的病情,生活習慣以及患者自身的疾病進行仔細的觀察和記錄[1]。
結果
在這次對10例心內科老年患者的院內猝死原因分析中,大致情況如下:在10例心內科老年患者中,因睡眠時,突發心臟猝死的老年患者有4例;在晚餐后,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患者有3例;在輕微運動后,因冠心病猝死的老年患者有2例;在閑聊時,因為高血壓心臟病猝死的老年患者有1例。表明心內科老年患者的死亡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以及高血壓心臟病有著因果關系。
討論
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中后期猝死,是一種不在醫生控制范圍之內的突然死亡現象。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老年患者發病后的2個小時內。在心內科老年患者中是很常見的醫學臨床現象。通過這次對患者猝死原因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在10例心內科老年患者中,因睡眠時,突發心臟猝死的老年患者有4例;在晚餐后,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患者有3例;在輕微運動后,因冠心病猝死的老年患者有2例;在閑聊時,因為高血壓心臟病猝死的老年患者有1例。表明心內科老年患者的死亡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以及高血壓心臟病有著因果關系。
心內科老年患者之所以會出現猝死的原因,在經過調查和分析了解。在10例心內科老年患者中后期猝死病例中,根據患者的醫學臨床的特點進行研究與觀察,患者在猝死之前的情緒以及身體指標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波動[2]。一些老年患者在病發之前由于過度疲勞,飲食過程中對于食物的攝取過量以及對于一些事情發生的過于激動興奮。致使患者的情緒發生了心率加快,血壓上升以及交管神經興奮等等身體指標的變化。老年患者的心臟壓力過大,進而導致患者的心肌出現缺血和少氧,患者身體機能出現了嚴重心肺功能失常現象,結果最終引發患者的猝死。
心內科老年患者之所以會出現院內中后期猝死,追溯原因還在于患者心悸缺血以及血液通流不暢,進而促使患者猝死。所以,醫院應該制定相關醫療方案來降低患者的猝死的幾率,具體的方法如下:①一旦醫生發現老年患者出現供血不足,出現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時,使用一定劑量的異丙腎上腺素對患者進行診治;②對于某些繁雜的心室收縮的老年患者來說,可使用胺碘酮藥物對患者進行診治;③對于呼吸道出現問題的老年患者,必須確保患者不會出現受涼,對患者進行身體溫度的進行恒溫,保證老年患者的呼吸道順暢;④針對于高血壓老年患者,最好給患者服用降壓藥進行診治,將老年患者的血壓保持在穩定的水平程度[3]。
心內科老年患者在院內中后期出現猝死現象,本身患者心臟的疾病以及其心肺功能失常等等問題,同樣也是致使老年患者發生猝死狀況的原因之一。加上病人經過治療之后,醫學臨床病情有所好轉,患者自身不聽醫生的叮囑,擅自加大活動量,患者自身情緒反復波動,以及護理人員忽視了對患者的密切看護等等因素,也有直接的聯系[4]。這些心內科患者一旦出現猝死情況,可能就會直接引起醫生和護理人員的慌亂。另外,心內科病人本身具有綜合征較多,身體器官功能性很差的特性。通常使得醫生根本搶救不過來,猝死率較高。另外,患者家屬難以接受患者猝死的事實,引起了醫療糾紛的頻頻發生。因此,對于一些有長期心臟疾病史,綜合癥較多,而且病情出現反復,連續住院以及可能存在猝死高發性的老年患者。針對于這些具體的患者病情和病因,醫生要客觀地做出研究和分析,并且要對患者的身體狀況要有所預見,對患者的身體情況要保持高度警惕。同時加強日常監護的力度,減少因患者出現盲目的樂觀,而引發的情緒波動和病情加重[5]。
參考文獻
[1]尹海平.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新源性猝死的臨床病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2010,4(15):152.
[2]祁美萍.心內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點現狀及護理措施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2(20):55.
[3]劉紅蕊,顧慧茜,于衛星.心內科老年患者院內中后期猝死的臨床病因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3,9(15):42-43.
[4]白國志,劉志成,黃靜.托起老年人康復的希望[N].健康報,2011,10(19):1.
[5]黨曉紅.心內科住院病人心臟性猝死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3,2(1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