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Nweekly B=Steve Blair
既擁有像日本這樣規模龐大的經濟體,又包含了俄羅斯、中國、印度這類在過去10年間高速發展的新興力量,亞太區域在經濟上顯示出豐富的多樣性和突出的活力。根據e2v集團首席執行官Steve Blair的判斷,亞太市場不是大公司眼中絕對銷量最大的市場,卻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這是亞太市場被看重的最主要原因。
C:為什么看好亞太市場?
B:從戰略上考慮,全球范圍內美國和亞太地區是最關鍵的兩個市場,一方面因為亞太地區制造業的變化,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的高增長性。歐美現在的經濟是個位數的增長,很低迷,而亞太區,比如中國,有時候能達到兩位數的高增長。具體來說亞洲,我們最看重中國本身經濟的內生增長,也就是中國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而不是把中國看做是一個所謂的世界工廠,因此我們所有的技術也輸送至中國市場。醫療市場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個市場發展很快,也新建了很多醫院來應對人口不斷增長帶來的需要。比如公路鐵路建設,十年前中國還沒有高鐵,而現在已經是全球范圍內的高鐵大國,相關的高鐵監測和維護技術都是中國在驅動發展,很多的技術是從中國出口出去的。還有就是太空領域。未來5年中國發射的衛星數量將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因此中國市場很重要,上到政府支持的項目,下到個人的層面。再比如機器視覺領域,歐美的平板顯示市場是零,對我們來說,這個市場就是在亞洲北部,就是在中國。在這個方面,中國是最重要的。在中國的投資不只是投錢,我們有很好的全球化團隊和本地團隊作為支持,要把資源最有效地投入進去,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們發掘的機遇,才能有更好的前景。
間的關系?
B:歐美的國防產品涉及到國防技術有出口限制,這給我們提供給中國的技術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不想服務中國客戶。但在其他方面,中國政府的一些決策比如研發寬體機、發展航空航天行業以及非國防的民用的航天事業,都是很大的市場。政府的醫療基礎設施、技術、科研等等,比如天文對地觀測應對氣候變化,對我們來說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在這些領域,政府的決策其實是在幫助創造一個市場。
之前在英國的時候,有人會問我每個月PMI(采購經理指數)的波動跟我們的業務是不是有直接相關。確實有一定的影響,但它不是反饋到一個月到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到一個季度這樣短周期的變化,更多的是看大型的、長期的、政府支持的項目,比如發展航空航天、鐵路、高鐵、公路等,所以更多的是看制造業的長期趨勢。在過去的20年,中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有目共睹。未來20年,中國還會持續同樣大的基礎設施變化,中國市場在未來的一二十年中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
C:在醫療技術市場,中國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市場的特征?
B:首先,這是個很大的市場。老齡化和環境的變化是未來二三十年推動醫療業務最大的成長因素,這跟過去幾十年間美國、歐洲的變化有相似的地方,但中國和它們最不同的一點是增長和變化得特別快,這就需要我們這些企業加快創新,在有新的產品和服務的時候一定要加快面市,這個是跟過去幾十年間服務歐美市場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的技術主要針對治療方式,癌癥治療領域是我們關注的一個重點。
隨著老齡化和癌癥發病率的不斷升高,技術不光能幫助人們治療癌癥,還涉及到周邊組織以及疼痛的控制和管理。我們希望能給我們的客戶提供最重要的技術、最高水平的技術來治療病人。作為CEO我認為我們在這一塊不光是有能力,我們很多雇員對于能夠為醫療業務做貢獻也感到非常自豪,很關注并投入到這項事業中去。(采訪:何丹丹)endprint
第一財經2014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