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菲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24)
2007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由東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舞蹈系學生演繹的舞蹈《進城》登上春晚舞臺,感動了全國的億萬觀眾。與以往觀眾心目中的“舞蹈”不同,該作品顛覆了此前舞蹈在舞臺上的審美標準。其內容講述了一群農民工進城打工的故事,編導以農民工為對象,運用寫實的手法,從舞蹈動作、舞蹈服飾以及舞蹈演員的神態上塑造出農民工質樸、勤懇的形象。該作品也憑借自身的獨特性獲得第八屆文華藝術院校獎、‘桃李杯’舞蹈比賽表演一等獎、創作三等獎、2007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觀眾最喜愛的節目三等獎。
從社會背景而言,社會體制的變革、資訊的發達,都使得一般群眾對社會問題傾注了前所未有的熱情,也掌握了前所未有的話語權。人們希望自己所關注的藝術形式和自己同樣關注的社會現實能夠結合起來,自己的文化休閑和所關心的焦點問題取得一致。現實主義題材的各種文化作品在社會上引起了空前的反響,相反,單一的、純粹的“審美”則不可避免的隨之遭到冷遇。隨著藝術市場的發展,或曰整個市場經濟的空前發展,今天的藝術創作市場化、商業化的潮流早已不可阻擋。
題材的獨特性:舞蹈“取材于真實的日常生活,卻在主題的立意的分量上又‘重’于生活?!盵1]是一個以農民工進城打工的社會現象為題材的作品。夸張的表現手法:首先是動作上的夸張,作品中融入了東北秧歌的元素,以前踢步為主要的步伐。舞蹈動作沒有高難度的技巧展示,更多的是對現實生活的描寫。正是因為這些樸實的舞蹈語匯,才能塑造出本真的舞蹈形象,真實反映出社會的農民工群體,更加體現了作品所具有的現實意義?!皩τ谒茉熵S滿人物性格的現實題材的舞蹈作品來說,表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盵2]
我們把《進城》反映出來的特點,結合其他優秀當代作品的特點,可以找出舞蹈創作與社會現實結合的一些共同特點:優秀的選題是舞蹈創作的關鍵。具體來說這種題材的選擇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意義重大的,二是受到人們普遍關注的,三是發生當下或者不久的歷史中的。滿足這三個要求的題材,一般都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眾所周知,“舞蹈是抒發人的情感的藝術?!盵3]從生活中提煉的舞蹈語匯更加能夠真實的表達人的情感,無論是《進城》中“數樓”的動作還是“求職介紹”的動作都來源于生活,演員所要表達的情感是實實在在的,這種真實的情感可以讓觀眾融入其中,為之感動。《漢宮秋月》是一個敘事性的舞蹈,“以‘事’為框架,表現出更深層次的情感。”[2]
由于我國正處于艱難的社會轉型期,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社會問題的表現仍然會比較突出,社會大眾仍然會對社會熱點給予極大關注,因此對文藝作品的現實性提出較高要求。具體到舞蹈創作上,一般觀眾還將繼續關注與現實結合,反映現實生活、特別是社會問題的作品。因此,舞蹈創作與現實的結合,仍是未來舞蹈創作的重要方向。在未來的創作中,我們大膽假設,可能出現三個新的趨勢:社會熱點可能成為題材的新方向。社會熱點問題是大眾關心的焦點,但在舞蹈上的反映相對很少。未來舞蹈創作要進一步貼近群眾對社會生活的關注,改變目前文藝形式中舞蹈相對邊緣化的尷尬處境,以舞蹈形式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吸引大眾注意力,或許是可以選擇的方法之一。審美水平的提高勢在必行。舞蹈畢竟是審美藝術,觀眾需要通過舞蹈完成對美的享受和體驗。也許短時間內,一味強調“土老破舊”,忽視審美的作品可以以其新奇刺激和“接地氣”贏得好評,但在類似作品大量產生之后,勢必導致觀眾的視覺疲勞,這時候只有既關注現實又能體現審美的作品,才能脫穎而出。表現形式和主題思想將出現分眾化趨勢。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階級已經消亡,但階層和人群的分化卻日益突出。不同人群的關心問題、審美情趣,甚至于對同一問題的觀點,都可能是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因此雖然都是結合社會,但是具體作品結合什么樣的題材、采用什么樣的表現手法、甚至體現什么樣的思想立場,都將隨著具體的觀眾群的需求而有所不同,最終形成分眾化的趨勢。進一步說,做好觀眾群體的規劃,將成為未來舞蹈創作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1]劉煉.中國當代舞蹈創作思想教程[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周宏.舞蹈精品賞析[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3.
[3]金秋.舞蹈編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