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少平
(武漢輕工大學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0023)
在體育教育工作中,我們要把體育實踐放在體育教育的第一位,體育重在實踐,通過實踐體驗才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從而體現出體育教師的價值和體育教育的核心。目前,我國體育教育工作中,從體育制度和體育老師都存在一些問題,在教學中往往只重理論看輕實踐,阻礙了體育人才的培養。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尋新的體育教學模式,使它充分適應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培養出好的體育人才。
現在大多學校的體育課程是預先設定的,教師進行教學要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課程進行,要按照規定的方式和內容來執行,不能隨意進行調整,缺少了創新。這就使體育教學沒有活力,死氣沉悶,在課堂上學生執行老師規定的指令,失去主動性,老師與學生缺少互動,甚至成為對立;使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學生在體育課中不能得到自由發揮,體育實踐難以得到好的發展,這種體育教育觀念,阻礙了體育實踐的創新和發展。
我們知道體育課是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的體質和總體素質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的體育習慣,一生的體育觀念培養有重要的影響??墒嵌嗌倌陙?由于學校體育設施和場地的限制,加之課程內容的編排也缺乏持續性,使教師在體育教育工作當中,很難進行創新實踐,開展新興項目,這些問題在體育課程改革中容易被忽視,使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持續性缺乏。
多少年來,體育教育結果的評價都是看最終的考試成績,看重體育的功效性和考試成績,進行橫向評價,忽略了縱向評價。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體育基礎不同、出現的體育進步幅度不同等,沒有充分考慮進去。這種評價方式,使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枯燥地進行重復練習規定的運動項目和動作,培養目的成了以提高學生運動技能的考試成績為主,這樣的評價模式顯然不合理,我們應該注意體育教育專業對個別學生的身體基礎差異,看到每個學生的個體進步,不能忽視每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使學生缺失個性,缺失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現在的課程標準,要求在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也要對學習的過程進行評價。就是相對評價和絕對評價相結合,既要定性評價也要定量評價。所以教學的目標,要注重體育的實踐性,既要使學生身體素質整體提高,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還要適應社會的需求,培養學生健康的體育觀念和思想。
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是體育教育教學理念的要求。把原來注重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的發展上來,要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既掌握了體育技能,同時也陶冶了情操、開發了智能,通過情感實踐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對社會的責任情感,為體育教學工作不斷完善奠定堅實的基礎。
可是,多年來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大多是老師先進行示范動作,隨后學生跟著教師的動作進行模仿學習,學生無條件的接受這種教學方式,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所教的體育技能也都能被學生掌握,教師也做出了很大的付出,卻對學生的體育情感培養以及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缺少了。雖然學生也很努力,掌握了運動技能,卻沒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沒能掌握良好的體育學習方法,缺乏獨立運動的能力,從而不能有效解決運動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困難。
實際上在體育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只是跟著老師的示范動作進行學習,對于體育學習的目的,所學體育運動技能如何運用則一無所知。結果就是雖然很多體育運動技能都被學生掌握了,但是學生卻不知道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如何使用這些技能,并用于自身鍛煉,從而壓制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這種教師偏重傳授,學生偏重模仿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依賴,造成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缺少情感體驗,缺失自我創新,進而使體育運動失去活力。
要完善現代體育教育目標體系,就要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體育教師,因此我們在制定體育教育目標體系時,要根據基礎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對照新的課程標準,在培養體育教師時,不但要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還要把提高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放在重要位置,進一步完善體育教師教育目標模式,從而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體育教師。
在體育教師教育中,我們要妥善安排各項教學知識和實踐技能,把各項知識和技能,在不同學習時段,互相穿插進行,使體育教師的各項知識和技能互補提高,并切合實踐實際,學到多個學科的知識和多項運動實踐技能,這也是現代學校體育工作所需要的,要按實際的需求,培養具有多學科實踐技能的體育教師,并要使體育教師的知識水平和各項運動技能不斷提高。
建立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師教學管理體系,是要在宏觀的學校管理體系之下,根據各個學校不同的教學管理模式,以及不同的教學管理體制、不同的學科和專業,制定符合自身專業特點和體育實踐特點的體育教學管理體系,使體育教師教育從組織管理到實踐運行都具有可操作性,這也是體育教學模式轉變的重要一環。
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模式才能培養出好的體育人才,這也是教育活動的根本目的。我們要按照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對照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活動的各個階段,按照教學的整體要求,分層次、有步驟地建立起科學的實踐教學模式和相對應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要設計出一個綜合全面的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既要聯系到定性的結果,又要聯系到定量的過程,把實踐教學的內在因素與外部因素結合起來,做到客觀公正,綜合全面。把它作為一項體育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指標,可以評價學校的辦學質量,也可作為師資隊伍評優晉級的條件。
現代體育教學,要求中小學校對體育教學,要適應社會的發展,符合學生的身心健康,要讓學生喜歡,能積極參與,為此,體育教師教學的內容要與學校體育的要求相符合。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學的內容、訓練實習基地以及教學的師資力量,都已不適應新的課程標準,要進行大的更新,保障其能夠適應現代體育教育的要求。對于師資力量的提高,可以聘請名校的教師,把有素質、高水平的教師引進來,也可以把骨干教師派送到名校進行實踐鍛煉,使整體師資力量和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同時,我們要充分利用和調整學校現有資源,并加大資金的投入,進一步改善現有訓練實習條件,不斷提高教學實踐技術,有條件的,可以建立一體化的體育教學實踐基地,進而保障體育教學實踐的健康發展。
體育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教育重在實踐,傳統體育教育存在著種種弊端,嚴重影響著學生的體育實踐鍛煉,進而影響著學生以后的發展,因此,我們在基礎教育改革的同時,結合新的課程標準,建立全新的體育教育模式,把體育教師的職業道德、情感意識充分調動起來,開展全新的體育教育事業。
[1]吳潔.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的現實缺失及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7).
[2]王佃娥,杜發強,王雪征,等.新課標時期高中學生體育學習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9(5):34-41.
[3]鐘啟泉,姜美玲.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改革的價值取向及路徑[J].教育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