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祥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151)
拓展運動,又稱拓展訓練和外展訓練,英文名稱為Outward bound,是一項集求生、教育、娛樂、驚險刺激于一體的極限運動,具有目標性、互動性、趣味性、體驗感受性和驚險刺激性的特點。拓展運動起源于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因為缺乏戰爭的經驗,許多英國年輕海員在海上戰爭中葬身于海底,生還者共同的特點不是身體強悍,而是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強。公元1941年,這些情況引起了英國的勞倫斯伯爵的注意,隨后他求教于德國教育家對這一現象深入研究,在他的倡議下,1950年在英國成立了專門的拓展訓練學校,并把商標命名為Outward Bound。后來這種獨特的訓練方式不斷被創新并推廣,拓展訓練對象也由最初的海員擴大到軍人、在職員工和各級學生等;訓練內容由最初單純體能、生存訓練,發展到后來的心理訓練、人格訓練和管理訓練等。拓展運動不斷發展,倍受推崇,逐漸被列入國家機關、高校和現代企業的培訓項目;拓展運動能磨礪心智、挖掘潛能,可幫助拓展對象克服心理恐懼,增強自信,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拓展運動教學是新興的一種體育教學的課堂延伸性教學,是鍛煉和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有效教學模式。[1]隨著拓展運動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已在學校教育教學方面展現出了強大的優勢,一種以學生自我表現為中心,以體驗式教學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正在形成。在高職院校開展拓展運動教學,目的是更好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高職學生處于面臨就業的特殊階段,而身體素質和心理品質相對薄弱,社會適應能力也較差。拓展運動其運動強度較大,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挖掘自身體能極限,生理上也要承受一定壓力,肢體協調、心肺功能等都能得到提高,拓展運動與傳統體育教學內容的融合,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拓展運動通過不同的訓練方式讓學生能獲得更多的體育技能和心理享受,得到勇敢、堅毅、自信等多方面的心理品質,還能享受到團隊和集體帶來的快樂,培養良好的團隊精神。拓展運動其特有的挑戰項目和挑戰場景,讓學生在特定的環境氛圍中接受心理素質考驗;通過項目挑戰后的感悟,懂得以良好的心理素質排解學習和生活壓力,弱化情感上的壓力,釋放就業上的壓力,有利于磨練意志,提升自信心和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雖然高職體育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處于從屬地位,但從高職課程改革發展方向來看,高職體育課程一樣要融入工學結合的理念,調整課程內容,實現體育課堂與課外體育的結合。拓展運動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開展,能實現體育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相互融合;體育傳統教學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和對綜合素質培養的目標要求,而拓展訓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強調團隊協作等特點,能促進學生人際交往,滿足學生社會化需求,符合高職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高職體育是高職課程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良好職業體能、職業素質的重要途徑,開展拓展運動教學能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掌握,能培養學生的專業體適能,職業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體育拓展運動是職業技能教育的輔助手段,如電工專業學生,在拓展運動中攀越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其未來職業所需的高空平衡能力和心理適應力。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結合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向,立足于本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所需去有選擇性的開展拓展運動。高職院校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除了強身健體的基本需求外,還希望能夠在體育運動中獲得一定體適能和社交能力,擁有良好的競爭意識和就業所需的職業品質,即勇于競爭的自信力,經受挫敗的容忍力,銳意進取的堅韌力,環境變遷的適應力。拓展運動內容十分貼近學生生活,形式多樣,學生能通過參加活動來宣泄情緒,增強社會交往,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參與,是發展高職學生職業品質的重要途徑。同時,當今社會最具競爭力的是人才,高職教育培養的應是德智體、心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都得到發展的技能人才,高職院通過拓展運動的開展,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素質特長,打造“專業+素質”的競爭優勢,讓這些學生從容自信的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獲取更多的競爭能力和發展空間。
傳統體育教學觀念主要是以技術指導為核心,體能鍛煉為基礎開展的教學活動,而體育教學開展拓展運動后,技術指導不再是教學核心,是以健身性作為教學基礎,運動體驗作為教學根本,培養學生吃苦精神和參與合作為目標,保證運動安全為核心的體育教學活動。[2]所以,高職院校教師要切實轉變體育教學觀念,加大對拓展運動的宣傳。其次,要注重拓展運動項目的選擇。拓展運動常見項目有高空爬竿、信任背摔、空中斷橋、無敵風火輪、有軌電車、攀天梯和模擬地雷陣等。拓展項目繁多,有的不需任何器材,有的需要器材和在野外開展,項目內容的選擇要根據各學校實際和學生的喜好而定,可多選擇注重團隊協作的游戲和比賽活動。
高職院校開展拓展運動,還需要有一套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自身條件來設置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制定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適合大多數人學生的需求,這樣有選擇性開展的拓展運動可接受性強,對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交際合作能力,提升綜合素質等更具針對性,而拓展運動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調查顯示,現階段高職院校開展拓展運動專業師資十分缺乏,具有相關資質的培訓人才更是鳳毛麟角。目前社會上存在的拓展機構,其運作方式借鑒了發達國家的一些做法,大多以獲取高額利潤為目的,拓展運動師資培訓費用較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運動項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比如為達到理想效果,拓展訓練對象人數一般在10~15人之間為好,而這與現行的教學班級人數規模產生偏差,而要按理論人數組織訓練卻要增加設施場地。拓展運動不僅對訓練項目的場地設施和器材要求高,拓展運動師資力量對運動效果也產生重要影響,因為拓展運動的設施環境影響拓展對象的投入程度,而拓展對象的投入程度又會對拓展運動效果產生直接影響。所以,高職院校一方面要加大對拓展運動經費的投入,不斷添加拓展設施項目。在利用好本校現有設施器材的同時,要通過相關行業和部門牽線,充分利用好社會拓展訓練資源,推動拓展運動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拓展運動師資建設,既要建設一支素質較高、專業性較強的本校教師隊伍,又要有來自校外專家和知名學者的加入。此外,學校現有體育教師要積極學習拓展運動教學模式,掌握拓展運動教學組織的精髓之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拓展運動。
在開展拓展運動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拓展運動安全,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和不必要的運動傷害。第一,要重視對拓展運動場地和器材的日常檢修和維護工作,確保設施完好和環境安全。教師在拓展運動開始之前,要再次檢查器械、裝備和安全防護裝置的完整性,在場地設施安全的前提下方可組織訓練活動。第二,活動進行前,教育學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心理和體能準備,了解拓展項目的訓練目的、作用和參與方法。第三,活動過程中要嚴格組織紀律。活動者須量力而行,及時調整心理狀態,可采用自我暗示或靜思方法,稍停片刻再做動作,如實在不能堅持則要退出活動,下次參與;保護者要全神貫注、精力集中,不得開玩笑和進行打鬧等。此外,教師在拓展訓練始終都要嚴格執行有關項目的操作規程,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性,確保拓展運動過程安全可靠,萬無一失。
總之,開展拓展運動是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和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具體體現,是提高高職學生心理品質、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的重要手段。拓展運動對于幫助學生培養合作精神、競爭意識,提升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等作用明顯;高職院校要努力克服場地設施和師資方面的障礙,采取有效解決措施,盡快完善相關設施和條件,積極推進拓展運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開展。
[1]管燕強.中職體育如何有效進行拓展教學[J].武魂,2013(9):96-102.
[2]蔣皎峰.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9):84-86.
[3]陳學東.拓展訓練進入高校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西安社會科學,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