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耿亮
(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 廣西南寧 530022)
隨著社會的進步,當今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斷加大,不僅要求有非常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而且對身體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職業學校以培養職業型人才為辦學宗旨,在教學方法上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加強中職體育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但目前中職體育課教學上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如不被重視、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資源短缺、教師質量不高等,具體表現如下。
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學生畢業后能夠直接面向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這點與一般的中學教育不同,他們更多地是傳授學生基本的理論知識,為學生升學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深造打下基礎。因為過多的重視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而與職業技能無關的科目就被學校給忽視,比如體育課。體育課在中等職業學校被當作“雜科”來對待,學校給予的各種硬件設施和軟件條件都比其他學科差很多,因為學校對體育課不夠重視,導致體育教學開展和改革比較困難。
因為學校對體育課的忽視,為了節約成本,學校在聘用體育老師的時候往往更看重是否有體育教學經歷,而不是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一般只要有體育教學經驗都會聘請。因為聘請的體育老師綜合素質不高,專業知識和理論體系不夠扎實,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技術含量低,學生只能學到一些基本的技術,對學生的體育素質培養造成極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學校對體育課的不夠重視,讓體育老師失去了對教學的積極性,體育老師中應付了事的心態普遍存在,只要學生不做什么違紀違規行為,基本都可以通過。學校以及教師的這種行為表現間接地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學習質量很差,逃課現象非常嚴重。
學校對體育課的不夠重視,把體育課當作“雜科”來對待,而體育教師應付教學,積極性不高。雙重負面影響下讓很多學生錯誤的認為體育課成績好壞不重要,因此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懈怠成分比較重,體育意識比較淡薄,上課不認真聽課,不規范學習動作,點到為止,沒有深入探索和學習,只要期末考試能過就行,沒有意識到體育對一個人的成長以及未來工作的重要性,更多地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完成學業要求。一旦學生主體對體育課學習失去了興趣,那么對中職體育課的教學改革和發展產生了非常大的阻礙。
中職學校對于體育課的忽視,自然而然地在體育教學資源,如體育器材、場地還有課時都不會給予太多的支持,而是加重在技術訓練的設備器材、教育方法、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設施等投入和關注。在很多中職學校首先學校面積有限,大部分都用于職業技能教學大樓、實驗室的建設,留給體育授課的場地就非常有限。一般的教學項目就是一些籃球、乒乓球、足球等,其他體育項目因為器材短缺,開課起來也比較困難,有些甚至都不開課。體育課大多數都集中在操場上授課,能在室內上課的非常少。在課時安排上也盡量縮短時間,一般一周基本一個小時左右,剩下的時間就是自由活動。體育教學資源的短缺,影響了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這對中職體育教育長遠發展是嚴重不利的,因此要提升中職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就要加大體育基礎設施上的投入,豐富體育課程種類。
體育課在中職學校的不被重視,一方面影響教師的授課積極性,另一方面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在當今中職體育課教學方式上還是采用老套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沒有創新,教學方式單一而且枯燥,教師只管技能的講解,示范是否準確到位,教學目的是否完成都由老師說了算,學生只能被動的記憶和模仿老師動作。教材質量很低,很多都被淘汰的體育教材還被一些學校沿用,并且反復地用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身上。教學方式落后一方面是學校不夠重視,另一方面就是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水平有限沒有能力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同時也沒有機會讓他們到其他學校走訪學習,因此只能沿用老套的方式。教學方式的落后,教材質量低下,更是阻礙中職體育教學的發展,嚴重阻礙了學生體育運動上的創造性。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體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1]加強青年學生的身體素質,應該成為每個學校辦學目的之一。作為中等職業學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讓他們畢業以后就可以直接進入崗位,同時還要培養他們的身體素質,讓他們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工作中。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要改變這種視體育課為“雜科”的觀念,把體育課和其他專業技能課一樣對待,加大重視并廣泛宣傳體育鍛煉的好處和重要性。
學校為了節約成本,在招聘體育教師的時候不是擇優錄取,而是只要有體育教學經驗的都可以,因此造成中職體育教師普遍素質不高。建議中職學校在體育教師招聘中要提高招聘要求,不僅要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還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對這些項目進行一定的考核打分,從考核對象中擇優挑選綜合素質較高的體育教師。同時,對于體育教師也要有一定科研要求,能讓他們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和創新。對于體育老師要進行一定的培養,學校應該給與一定的經費讓體育教師多去其他優秀學校進行學習,然后進一步改進本校的體育教學質量。
針對當前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學資源短缺問題,建議校方加大對該方面的投入。具體:一是要擴大體育教學建筑面積,讓體育教學不單單是在運動場上授課,更應該加大理論知識的學習,建立體育教學多媒體教室,采用現代化的設備提高教學質量;二是要增加體育器材的購買,中職學校體育器材不能僅僅是一些足球、籃球等,還應該增加其他高端器材;三是要增加體育項目授課范圍,不能都是一些簡單的普遍的體育項目,還應開設其他學生感興趣的體育課程,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中職體育課教學大多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地接受。對于如何較好的轉變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發揮體育課堂的主體作用,對促進體育教學發展至關重要。目前可以采用鼓勵式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習階段以及不同的學生群體,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多鼓勵學生,對于學生取得的進步進行肯定,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對于教材的選擇一定要拋棄老版教材,采用最新的最前沿的教材進行授課。如果有能力建議學校自己針對學校情況以及老師的授課經驗,編寫一本屬于自身學校的體育教材。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要提高中職學校體育課教學質量首先就要提高學生的興趣度。對于提高學生興趣度上,學校首先要重視體育課,才能讓學生引起重視;其次是激勵機制,通過模范和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內心的“攀比”心理;最后,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設定不一樣的學習目標,學生有了目標就會產生斗志,從而學習熱情就得到提高。對于學生體育教育,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學到一些體育鍛煉方法,更多的是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讓體育教學變成學生的“終身體育”,畢業以后還能繼續堅持體育鍛煉,這才是當今中職體育教學的終極目標。
最后,不管是哪種方法最重要的還是是要引起校方、教師和學生三方對體育的重視,只有重視才會有目標有動力去進行教學,進行改革,進行學習,促進中職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
[1]黃東生.當前中職學校體育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