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力榕
(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7)
芻議啦啦操運動的能量代謝特征與訓練應用原理①
黎力榕
(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7)
本文主要是通過對啦啦操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能量代謝特征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提出啦啦操項目在訓練方法上應根據該項目自身的供能特點進行訓練的觀點,旨在進一步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訓練水平,為比賽創造優異成績,提供一定的生理、生化理論依據。
啦啦操運動 能量代謝特征 訓練應用
在眾多的新興體育運動中,啦啦操運動因其獨特的技術風格和熱情奔放的表演,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人們的青睞。它由最初的吶喊助威活動演變為廣受青少年喜愛的競賽項目及競賽場上很有活力的組成部分。體育賽事是運動項目推動的杠桿。近年來,隨著各種比賽活動在全球蔓延,啦啦操競賽機制的不斷完善,無論是身體素質或是運動技術,都對運動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日常的訓練中,我們應當找到運動員能量代謝的特征,制定有效的訓練方法,才能幫助他們更好更快的增強體能,發展身體素質,提高競技水平。
隨著啦啦操技巧的不斷增強,托舉、舞蹈動作、過渡連接等高難度技巧存在于每個啦啦操團隊競賽項目中,由于啦啦操成為了世界性的競技項目,有可能還會引入奧運會,因此,啦啦操運動的競爭日益激烈。啦啦操運動不僅在技術上有高標準,而且對于啦啦操運動員的體力也是一大考驗。在我國高校的啦啦操運動訓練中,教師在注重發展啦啦操技巧外,對啦啦操運動員的耐力素質培養,也制定了相應的方案,如短跑、舉重、跳高跳遠等,提高其無氧代謝的能力,這已經成為啦啦操合理訓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啦啦操運動員的能力代謝特征,分析如何科學規律的應用在日常啦啦操訓練方法上,提高訓練效果,保證訓練質量。
科學研究表明,隨著啦啦操運動強度的增加,機體的所需能量也會逐步加大,供能物資參與供能的比例也在發生變化,糖供能進一步增加,脂肪供能則反之逐漸減小。高強度啦啦操運動時主要為糖酵解的無氧功能,低強度時主要是脂肪的有氧代謝為主。比如,啦啦操簡單的舞蹈動作和啦啦操男運動員托舉技術,運動強度的加大,當然代謝的速度也會逐漸加快。
在啦啦操運動運動強度相同的情況下,恒定強度和變換強度兩者運動過程機體能量消耗和代謝特征的不一樣。科學表明,啦啦操運動變換強度時,糖的氧化程度是高于恒定強度運動的,無氧呼吸產生的大量乳酸明顯高于恒定強度運動。但是兩者在耗氧量、總能耗上相差不大。啦啦操恒定強度運動時脂肪代謝量大于變化強度時,糖代謝相反,低于變換強度運動,但是在心血管反應上,是基本相同的。啦啦操的運動強度是在不停變化的,隨著動作技巧難度的一步步加大,糖的無氧代謝水平和血乳酸水平在不斷增強。
啦啦操運動表演時,由于表演動作的需要,一些啦啦操運動員會間歇性的運動。在日常的啦啦操運動訓練時,也存在間歇訓練,即間隔一段時間再運動,間歇訓練機體交感——腎上腺系統反應較大,脂肪供能的比例增加,糖的氧化供能量逐漸減少。
傳統的啦啦操只有女生,現代的啦啦操運動打破了傳統性別單一的模式,男生加入了啦啦操運動。但是由于男生和女生身體結構和生理功能存在很大的差別,因此在啦啦操運動能量消耗和能力代謝特征上也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異。在男生和女生啦啦操訓練2h后,明顯發現女生脂肪氧化供能高于男生,但是男生的糖氧化供能高于女生,腎上腺素也顯著高于女生。大學正是學生身體發育成熟的階段,科學研究表明,性激素與男女運動時能量代謝的特征也有重要的關系,雌激素和黃酮體能增強皮下脂肪供能能量,這就致使在運動中,女生的脂肪供能比例明顯高于男生。
啦啦操運動員并不全是“清一色”消瘦身材。由于大尺度的訓練,基本都非常強壯。在啦啦操運動中,稍微肥胖一點的運動員心率和呼吸指標明顯會上升,最大攝氧量和無氧閾偏高。當然,肥胖者的機械效率明顯低于常人,工作效率和體力也較差。
一般來說,啦啦操的動作是在快速音樂節奏下完成的,如翻騰、托舉、金字塔組合等,在體育運動中屬于難度大、驚險度高的項目。在啦啦操運動過程中,啦啦操運動員為了取得較高的分數,在整個過程中,會不停的變化各種高難度技巧,按照規定要求,啦啦操運動員在10 s必須完成22~26個節拍,這不僅對啦啦操運動員的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運動員的體力也是一大考驗。在短時間內做大量的技巧動作,需要瞬間力量爆發,無氧耐力必然是制約成功的關鍵因素。無氧功能來自于ATP-CP系統和糖酵解系統,但是ATP-CP持續時間短,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這個時候糖酵系統啟動,給ATP-CP提供能量,保證機體正常運動。
啦啦操運動員在持續運動過程中,會發生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乳酸大量堆積會導致中樞疲勞和外周疲勞,運動員在比賽完或者訓練完后,體能都會有所下降,運動強度不能維持在原有的水平。根據啦啦操運動員能量代謝的特征,設計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高超技巧和運動能力,有效的鍛煉身體。在我國高校中,老師在對學生的培訓過程實質上就是應激—適應—再應激—再適應這樣反反復復的過程,啦啦操運動員在培訓中,能量新陳代謝系統不斷鍛煉、不斷適應,從而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運動能力。
啦啦操運動本身就是一個比較耗能的運動,在訓練過程中,隨著啦啦操運動強度的增大,在開始階段,ATP-CP系統供能只能持續7.5s左右,會使CP迅速耗盡,糖酵解系統會馬上被激發,釋放能量,提供給ATP,繼續合成。糖酵解系統供能維持時間比較長,在后期,會產生大量的乳酸并且造成堆積,提高乳酸原系統供能能力,可以增強運動員機體對乳酸的耐受能力。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來提高乳酸能系統的供能能力。
2.1.1 提高產生乳酸的能力
通過無氧代謝酶調節乳酸生成,如磷酸化酶等,讓機體不斷產生乳酸,使無氧代謝供能能力不斷提高。啦啦操運動訓練一般是以長跑、游泳等為主,不斷的強化運動學生的運動量,在引起身體酸血癥時,提高無氧代謝酶的活性,使乳酸產生的能力明顯增強。老師在指導啦啦操運動員訓練時,可以采用1~2min最大強度的間歇性練習,使乳酸濃度達到最高值,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體力和速度耐力。
2.1.2增強耐受乳酸的能力
大量產生乳酸在某種情況下,并不是一件好事。糖酵解系統使產生的大量乳酸堆積,有可能會導致酸中毒。在提高機體產生乳酸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提高機體耐受乳酸的能力。在啦啦操運動訓練中,長時間的受到乳酸的刺激,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適應這樣刺激,才能有效的提高啦啦操運動員耐受乳酸的能力。血乳酸保持在一定程度的高水平上,訓練時使運動強度略微小于乳酸的最高水平,第一次練習后,可以停下,拍打腿部或者甩動手部,休息5min左右,確保乳酸有一定程度的消除。采用這種超負荷的訓練,久而久之,重復進行,對提高機體耐乳酸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1.3 加強消除乳酸能力
在高強度的啦啦操訓練中,由于肌肉細胞短時間內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導致有氧呼吸無法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但是一旦大量的乳酸堆積,嚴重時會產生酸中毒,影響運動員的運動情況和身體健康。因此,在劇烈運動后,應該多做深呼吸,盡量少飲水或者是間歇飲水,有效的促進乳酸的氧化分解;也可以采用間歇性的運動,如高抬腿、跳繩等,不斷提高有氧代謝的能力。
ATP-CP即磷酸原系統,其供能輸出速率大,但是持續時間比較短,一般維持在7.5s左右。雖然時間很短,但其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在啦啦操運動中,經常會有托舉、拋接等高難度的技巧動作,這種爆發式的能量,都是需要ATP-CP系統供能的,因此,在啦啦操運動中,對運動員的ATP系統的供能能力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在啦啦操訓練過程中,應該最大限度的動用CP供能,避免糖酵解的過早啟動,盡量減少乳酸的產生。這就要求在每次訓練中,練習之間的間隔不能低于1min,一般是90s或者120s。此時肌肉中的ATP和CP完全恢復,繼續為機體供能,加強下一組訓練的強度,進一步增強啦啦操訓練學生的運動能力。例如,根據啦啦操運動的特點,老師可以組織學生練習10s跳繩,間隔30s,再一次10s跳繩,如此反復,其強度應該接近于或者高于啦啦操比賽時的運動強度,才能保證比賽時,運動員擁有充沛的運動體力,為獲勝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根據以上分析,在進行啦啦操訓練的時候,應該遵循運動中能量代謝的特征,參照以乳酸供能為主,ATP-CP系統為輔的能量代謝,根據運動實際特點,進行科學有效的訓練,提高啦啦操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增強我國啦啦操運動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促進我國體育事業快速發展。
[1]丁飛.黑龍江省啦啦操運動員體能水平與代謝特征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2]康喜來,劉潔.隔網持拍項目運動員的能量代謝特征與營養補充[J].遼寧體育科技,2013(1):21-23,29.
[3]李茜.技巧啦啦隊托舉類難度動作訓練方法體系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0.
[4]徐杰.不同年齡女性健身快走運動中能量代謝特征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1.
[5]劉英杰,石建東.從短跑運動的能量代謝特征談運動員的膳食平衡[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34-36.
[6]王歡.步行能量消耗特征的研究與應用[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3.
G831.4
A
2095-2813(2014)09(a)-0018-02
黎力榕(1984—),女,廣西桂林人,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公共課教學部,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