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云娟
(常州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常州 213000)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今學生身體素質日趨下降,體育也逐漸受到國家教育部門的重視。信息化技術為現代教學手段給體育教學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也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加深學生對于體育的理解和學習,增加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便于形成終身體育,也讓教師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和教學內容豐富飽滿。本文從職業院校在體育設施、師資力量、體育課程等方面切入,深入信息化教學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開展體育課程信息化教學的有效途徑,為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信息化應用提供有力參考。
江蘇省所有職業學校隨機抽取30所學校的體育信息化教學運用。
通過電話訪問、電子郵件等訪問方式對隨機抽取的學校體育教師就本校的體育課程信息化程度方面做一些相關方面的訪談與探討。
通過常州衛生高等職業學校電子閱覽室,查閱了相關病傷體弱學生方面的資料,發現病傷體弱學生參加體育課程現狀方面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病傷體弱學生為切入點對其參加體育課程現狀進行促進研究。
通過對江蘇省30多所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問卷及電話訪談中發現:由于各學校的重視程度和經費投入情況不盡相同,經費充足的體育教學部門有多媒體教室、筆記本、錄音機、電視機、DVD等,相反有的資金短缺的學校甚至只有錄音機這樣的簡易設備。而在利用方面,也只有錄音機會經常在體育課程中使用,其他設備一般都是其他教學課程中使用較多,也說明信息化技術設備在體育課程中利用率非常低。
在通過電話訪問江蘇省30所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師發現:職業院校的體育課程普遍與高中階段的體育課程大同小異,體育教師的任務并不像高校教師那樣分明。課程內容大多有:籃球、排球、田徑、健美操、太極、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根據不用學校的傳統項目不同而著重的不同項目。
通過對江蘇省各大職業院校的抽樣調查中發現,職業院校中普遍存在體育師資不足的現象,職業院校的特殊性也讓各個院校在學校教學層次上有較大的差距,師資招聘要求各不相同。條件較好或較為重視的學校教師配備較為合理,但是仍然有很多學校教師專項配備不合理或一人兼多職的現象。
職業院校與高中或高校又截然不同,其專業性較強。因此,大多數學校的重點投入必然會偏向于本身所在的領域,例如:藝校偏向藝術,衛校偏向醫療,機電學校偏向于機電等。而體育作為基礎課程中較為“末尾”的課程,學校往往會忽視或者抱有“只要不出事故”的心態。這樣更難讓學生體質增強,讓信息化融入體育課程。
信息化是指人們依靠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等手段,通過提高自身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利用信息資源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乃至人的自身生活方式變革的過程。其技術基礎包括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1]。而在學校教學中主要側重于網絡技術和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信息化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資料和信息,不僅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也能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渠道了解體育知識,增加學生的體育興趣。
體育課程的特殊性不僅要求每個體育教師有較好的體能并且要“一專多能”,甚至“多專多能”。但是體育教師仍然有不能“逐幀”分解示范的個別快速動作,例如:跨欄的上籃動作,急性跳遠的展腹收腿的動作等。再者年齡較大的體育教師或與在自身項目跨度較大的項目中勢必不能非常準確的表達每一部分的動作,從而影響了體育教學效果。
因此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化多媒體教學解決體育課堂中難點、重點,將某些項目動作進行分解教學,通過圖片或視頻對學生達到視覺上的沖擊,深入了解每個分解動作,更好的讓學生從表象慢慢形成自身的動作。
同時在集體項目中,例如足、籃、排的戰術、健美操的隊形編排、兵乓球的球路等等教師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很清晰,只有借助于多媒體教具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不僅讓學生增加了體育知識、也讓學生提升了學習興趣。
通過訪問30多所學校中發現不同學校的體育課程中實踐課與理論課的比例不盡相同,學校往往會忽略體育理論課,理論課的內容一般包括有:各項體育常識與知識、運動規則、裁判法、優秀運動員展示效果等等。往往體育課將這些理論僅僅是在實踐課前草草講解了事,受到環境、教學條件的影響,學生必然不能很好的吸收為自己知識。一些現代信息化的教學方法未能在體育教學上很好的利用普及,體育項目與其他科目不同的是本身就是由身體或者集體表現出來的,這就更加需要教師運用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中的動畫效果等方式來確切的闡述學習內容,將現代化技術與傳統的模式相結合,將理論課、實踐課、信息化教學互相結合。讓學生更能切身體會每個動作的技術要點。
當今體育課為終身體育做鋪墊,更加應該讓學生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提高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了解體育知識及生活常識。
信息化中的網絡信息是非常龐大的,信息量豐富、更新速度快,這樣讓教師不再局限于已有的體育知識。網絡時代盛行,學生通過網絡信息也能了解更多體育相關知識,甚至于某些項目或某些知識點要比教師了解的更廣更深。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明顯,教師教、學生學。信息化的另一大特點就是交互性,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打破常規教與學的關系,互相探討上課模式與方法,找到突破口實現教師與學生互“贏”。
同時學生也通過與信息技術的交互方式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極大刺激學生探索與發現自己的體育學習興趣與愛好,自主學習研究、發揮特長。因而,對學生主動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可以細化解決體育課程中教師不能解決的,也是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熱情、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手段。現在職業院校普遍存在信息化技術運用率不高的現象,而體育教學存在自身的特點及其局限性。我們必須聯系實際,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加強教學場所信息化建設使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
(1)職業院校要高度重視信息化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運用,從硬件設施和軟件配套上注重體育課程的信息化教學。
(2)加強師資力量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加強師生間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或改善體育課程設置,重視體育理論課程,讓學生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平等,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與素養。
[1]孫紅梅,李蘇.信息化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08(23).
[2]陳旸,高鐵民.基于UML的高校體育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搏擊(體育論壇),2010(3):9-11.
[3]孔軍,易勤.基于J2EE的體育中心管理信息系統研究與實現[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3):4-6,20.
[4]李維華,史永濤.體育教學輔助管理系統運用研究[J].煤炭技術,2011(2).
[5]趙培禹,紀烈維,王德財,等.數字化信息平臺下“一體化”陽光體育課程的實踐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6).
[6]劉守燕.高校體育教學智能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0(4).
[7]常冬冬.高校學校體育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7(5).
[8]馬成國.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研究[J].商業經濟,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