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豪
(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 廣東中山 528458)
在體育競技中,體能所是左右成績的關鍵,尤其是在田徑運動,特別是在運動項目發展越來越完善的今天,田徑競賽對于運動員的體能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因此,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體能訓練,對田徑運動員來說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能夠降低運動員受到損傷后的后果,能夠不斷完善運動員的體魄,為比賽中體能的消耗打下堅實的基礎,能夠提高運動員負荷能力,更能在不斷的訓練中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為其參加競技比賽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上,不斷研究、提高體能訓練的方法對于運動員以及田徑訓練、比賽都是非常重要的。
田徑運動項目非常繁多,并且每個項目之間的特點也不相同,因此,對于體能方面的要求也就不同。比如說在田徑訓練與比賽中的短跑運動,這項運動就是以無氧功能作為特點的一個項目。在這項運動中要求運動員具有良好的靈活性、絕對的速度、優秀的短跑戰術以及心理素質,而良好的體能訓練是促使運動員提高以上能力的有效手段與措施,因此,對于田徑運動來說,提高體能訓練的手段對于田徑運動員取得更好成績具有重要意義。
田徑運動員成績的好壞與專項體能具有直接關系,尤其是在運動員技術水平向更高層次過渡階段,在這一階段中,運動員應當將專項訓練作為訓練中的核心內容。在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以及各項身體機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后,專項訓練的比例還應當持續的增加。當運動員達到高水平的訓練階段,理論上來說,運動員各系統機能之間協作應當達到極高水平,并且趨于個人極限狀態,這時,運動員的專項成績就不會像初期那樣迅速提升,而是慢慢的接近停滯狀態,而體能訓練可塑性空間也逐漸減小,一般的體能訓練已經無法滿足他們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加大專項訓練比例,利用極度專項化、個體化手段給機體更強烈的刺激,打破現階段的適應平衡,建立新平衡,是體能得到更高層次的提高。
體能訓練是田徑、水上運動以及舉重等項目訓練的基礎,也是運動員的基本素質。而在體能訓練中,除了要加強專項體能訓練外,綜合體能訓練同樣重要,只有搞好綜合體能訓練,才能更好的協調、發揮專項體能和技術的發展。而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綜合體能訓練并不是簡單的各種訓練手段與方法的疊加,他是具有較高訓練水準的運動員,結合自身的需要,將自身缺少的能力同基礎能力互相補充結合,提高整體比賽能力的一種系統性的訓練。
體能訓練除了運動員自身的努力外,教練人員同樣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教練員要時常與國內的訓練專家進行交流學習,摒除保守觀念,站在國家利益的角度上,展開培訓班及研討會等,互相學習,互相競爭,形成一個良性的局面,進而提高我國田徑運動的整體水平。我國曾經出現過許多著名的教練,比如說孫海平、馬俊仁等,很多人都在學習、研究他們的成功經驗,但是真正得到其真髓的卻是寥寥無幾,導致我國不能形成具有集團優勢的教練團體。
除了國內教練員以及專家之間互相學習、補充,我國還應當重視同國際方面的交流,在這方面,曾經采取過內聯外引、重點培養等相關的措施,為教練員以及科研人員創造出國交流、學習的機會,并且聘請國外具有豐富經驗的教練人員來我國進行培訓等,通過這樣的手段來提高我國教練隊伍的質量與水平,可以說教練員是田徑運動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對于技能類的比賽項目來說,田徑這種體能類的項目在創新方面空間要小很多,但是只要思路新穎、手段新穎、想法新穎都能在既定的方面形成創新。然而創新并不是說將以往的全部更新,是指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對局部的完善、改變。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練人員從思想上進行改變,轉變傳統的創新難意識,不斷的研究與探索,在實踐與理論不斷的交替中尋找新思路。
耐力的訓練方法在經過了不斷的發展,已經具有一系列較為完善的方法,比如說綜合法、高原法、間歇法、重復法以及持續法等,但是這些方法大多是一些體育領域較為發達的國家所創造,需要根據實際競技情況不斷的改進。而我國在此方面更是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長期引用與借鑒蘇、德的訓練觀念,很少有自主革新的方法與手段。因此必須要結合我國自身的特點與情況,對訓練人員進行訓練全階段的跟蹤研究,并進行對比,在與國際上成功訓練方法進行比較,進而制定出一套具有我國特色的完善的訓練體系、手段,改善我國創新難、革新難的局面。
在青少年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過程中,必須要利用科學的手段與方法,避免青少年體能潛力被過早的開發。青少年運動員可以說還處在訓練的基礎階段,他們的運動器官以及系統的機能還沒有達到成年人的水準,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應當站在更為全面的角度,根據青少年運動員不同發育時期所具有的特點,有序的、適時地、有重點的為其設計出相應的訓練計劃,為其成績能夠持續提高打下健康有利的體能基礎。而要想做到以上方面,就需要加強對青少年體能的評估,并且重視評估的安全度與合理度,特別是對于年齡還比較小的運動員,要注意過烈的專項化訓練,避免對其造成疲勞性損傷以及情感壓抑、飲食失調等損害。在這一時期,青少年適合多類型運動,并且運動多樣化訓練手段促使其各種能力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除此之外,還要解決青少年運動員比賽與訓練之間的矛盾。在比賽中,應當將選拔人才、檢測訓練效果、不斷觀察學習以及積累相關比賽的經驗作為比賽的目的,不能太過看重成績與名次。而教練員在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請假時,也應當注意改變用成績來進行優劣評價的觀念、方法,應當將評價的重點放在發展潛力以及訓練效益上,進行多方面、綜合性的考慮,促進青少年運動員健康發展。
運動難免會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在整個訓練體系中,傷后恢復是建立一體化機制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若是缺少該環節,將對運動員的運動壽命造成極大的影響,對整個訓練體系都是一種打擊。傷后的恢復訓練要根據運動員不同的恢復階段來施加不同的訓練方法,并且科學的根據其內部的生理機能、外部的諸多因素,運用不同的方法如膳食法、醫學法、物理法等消除運動員傷后恢復訓練的疲勞積累。此外,運動員的傷后恢復訓練除了要對其受傷部位進行運動恢復外,還要強化其專業體能的康復訓練,促進其全面恢復,特別是那些對于肌肉的工作時間及精度等要求比較高的運動項目,更是要如此。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提高田徑運動員體能方面的訓練是田徑健康發展的基礎。通過文章的研究能夠知道,要想提高田徑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質量以及訓練成果,就必須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看待問題,從主觀也就是運動員本身出發的同時還不能忘記從客觀教練員的身上出發,再結合良好的訓練方法與手段,建立完善的訓練體系,不斷提高田徑運動員的訓練質量與訓練效果,為我國運動事業的蓬勃發展打下堅實的根基。
[1]丁月蘭,畢紅星.間歇法在田徑訓練中的運用[J].四川體育科學,2005(3).
[2]郭經宙,韓克平,任保國.對世界中長跑訓練方法的比較研究[J].體育與科學,2002(1).
[3]馬慧敏,趙建林.中長跑訓練系統可靠性問題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
[4]陳偉華.大學生200m跑運動員體能訓練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