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東
(武漢輕工大學 湖北武漢 430022)
伴隨我國定向運動的深入發展,定向運動已經成為高校重要的競技體育項目之一。受到定向運動項目訓練特殊性的影響,特別是比賽場地未知、不重復等的環境,對于有限校園場地環境下的定向運動訓練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校園場地環境下更好的開展定向運動技術訓練,成為高校定向運動發展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校園田徑場地環境下的定向運動技術訓練與應用問題做詳細探討。
定向運動是運動員、學生等參與者憑借對地圖的識別、應用能力,基于相對詳細、精確的地圖,使用指南針等工具依據地圖上的點標,在野外或者指定場地開展徒步賽跑,準確依據地圖點標指示,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指定地點或終點的一項體育運動。定向運動技術,則是指定向運動中除了奔跑技能以外智能活動的技術。不同的分類依據又可以進行再次詳細的劃分,如依據定向運動過程可以分為出發點技術、途中技術、檢查點技術和終點技術。總之,運動員、大學生等參與者只有通過正確的運用定向運動技術,才有可能在比賽或者訓練中取勝。
依據校園場地環境特點,可以將校園場地分為校園非建筑面積內場地和田徑場地兩種。而校園田徑場地,主要是指用于田徑運動教學、訓練以及組織開展田徑運動競賽等體育活動場所。校園田徑場地定向運動訓練,是指在校園田徑場地上針對運動員的體能、定向運動技術等進行訓練。校園田徑場地是高校開展定向運動技術訓練的重要場所之一。
2.1.1 定向助攻訓練法
定向助攻訓練法,是指利用已有的地圖點標說明中的點標代號、檢查點位置等來幫助運動員、大學生快速的讀圖,縮短讀圖在定向運動中所占的時間。教練員事先在田徑場地內盡可能多的設置標志物,然后利用臺階、圍欄、足球門等田徑場內的基礎設施進行簡單的地圖設計,可以將檢查點等布置在臺階上、下部,圍欄里、外面,障礙物左、右邊等等,并在地圖點上標明,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學生可以利用地圖點標說明確定檢查點的位置,讓學生快速完成打點任務。該種方法有利于提高運動員、大學生的精確讀圖能力。
2.1.2 地圖記憶訓練法
該種方法是事先發給運動員、大學生一張較為復雜的基于校園田徑場地設計的定向運動地圖,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單純的進行奔跑記憶,奔跑結束后立刻收回地圖,然后要求運動員、大學生在白紙上畫出記憶的地圖及地圖上的明顯標志物,畫完即與實圖對照,對照后再次對憑記憶所畫的地圖進行改進,反復多次。在運動員、學生已經基本能夠畫出與實圖相符的地圖后,要求運動員、學生依據記中的地圖開展定向運動,直到運動員、學生能準確憑借記憶的地圖很好的完成定向運動訓練為止。該方法使運動員、大學生可以在定向運動全過程的任一時刻準確讀圖。
所謂定點追蹤訓練法,是指教練員事先在校園田徑場內設計好一條定向運動路線,并且在每一個檢查點周圍都設計一個明顯的攻擊點路線,攻擊點可以是事先擺好的標志物,并在定向運動地圖上標出。然后將運動員、大學生分成兩個人一組,其中一人持圖,持圖人將另一人帶到圖上顯示的檢查點附近的攻擊點位置,然后將圖交給跟隨的人,要求其重新進行定位并尋找檢查點所在位置,然后再由該人將之前的持圖人帶到下一個檢查點附件的攻擊點位置,由該人持圖重新定位尋找檢查點位置,兩人輪換直至完成整個定向運動路線。該種方法有利于運動員、大學生在奔跑中更好的觀察地形,既使迷失方向也可以快速的搜索有效信息確定站立點位置,以及找到附近的檢查點。
2.3.1 精確距離訓練法
精確距離訓練法,主要使用比例尺來計算判斷地圖點標距離與實地距離之間關系。運動員先對拿到的地圖在第一時間內對照比例尺和實地距離來確定它們之間的比例,經過反復的訓練形成較好的以比例尺為工具的依據地圖點標距離判斷實地距離的能力。教練員可以在校園田徑場地按著比例尺1∶500、1∶2500、1∶10000等設置檢查點,檢查點之間距離的設置要成不同比例并在地圖上標明,由運動員、學生判斷距離長短。該訓練方法適用于定向運動全過程。要求運動員、大學生要掌握比例尺換算方法,可以根據地圖上比例尺距離以及經過的檢查點距離準確判斷下一個檢查點的距離,避免跑過檢查點。為了避免地形對實地距離判斷的影響,需要視地形起伏狀況適時加上修正數。
2.3.2 步測距離訓練法
步測距離法是運動員、大學生根據奔跑步伐大小來計算實地距離的方法。教練員可以在校園田徑場內有計劃的安排運動員、大學生進行不同距離的定向奔跑,要求運動員、大學生每次都要記住步數,確定步長等信息;然后要求運動員、大學生手拿地圖依據地圖指示進行一定距離的奔跑訓練,也讓運動員、大學生記住步數,反復訓練運動員、大學生依據地圖和步長判斷奔跑距離的能力。該種方法較適用于運動員確定兩個檢查點之間的距離,結合之前的比例尺精確距離方法,對兩檢查點之間的距離做出判斷。
2.3.3 時間測算訓練法
時間測算訓練法,是指教練員在校園田徑場地內以任意跑動的形式來訓練運動員、大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判斷所跑距離能力的方法。一般跑動時間為一分鐘,如可以進行一分鐘的蛇形跑、一分鐘的跑圈、一分鐘的折返跑、一分鐘的彎道跑等等,訓練過程中要求運動員、大學生去感覺一分鐘內時間內自己的步幅、步數等,增加運動員、大學生的時間、距離概念,可以使運動員、大學生在定向運動中依據時間、步幅來判斷運動的距離。為什么要選擇一分鐘時間,主要是因為很多定向運動比賽中,很多檢查點之間的奔跑距離大概為一分鐘。
2.3.4 目測距離訓練法
目測距離訓練法,是指教練員帶領運動員、大學生在校園田徑場內進行目測訓練,反復的進行目測,讓運動員、大學生通過觀察就能判斷大概的距離。訓練過程中最好結合100m、200m、400m等距離練習。目測距離雖然不是準確的實際距離,但是通過反復的練習與感覺,是可以輔助運動員、大學生在定向運動比賽、訓練中進行距離判定的。該方法使運動員、大學生適應相對平坦、空曠的定向運動比賽。
2.4.1 穿越障礙訓練法
穿越障礙訓練法,是指教練員事先在校園田徑場地內專門設置一些障礙,如:板凳、欄架等,然后在每個障礙處都放置一張定向運動地圖,在地圖上標有運動員、大學生需要完成的去往下一檢查點的位置以及需要穿越的障礙要求。如:在板凳、欄架、球門檢查點位置要求運動員、大學生從欄架的下方穿越,以及板凳旁檢查點處進行繞板凳的“8”字跑,在足球門檢查點處要求進行運動兔子跳跳過足球門打點等方式,該種訓練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運動員、大學生的訓練負荷,也能進一步增強定向運動訓練的趣味性,從而減少運動員、大學生的定向運動訓練枯燥感。該技術方法能使運動員、大學生適于在山地等較復雜環境中進行長、短距離定向運動比賽。
2.4.2 多點折返訓練法
多點折返訓練法,是指教練員在進行圖紙設計時可以選用校園田徑場中的足球場地來進行檢查點設置并標明點簽符號,對于具體的路線設計則不標明場地的具體內容,然后依據場地情況在空白地圖上設置多個相互連接的檢查點,要求運動員、大學生按照地圖上的檢查點順序進行場地跑點,要求運動員、大學生做到準確找點。該種訓練方法可以幫助運動員、大學生快速、準確的確定檢查點位置,但只適用于距離較近檢查點之間的判斷。
[1]陳恒義.校園定向運動項目拓展訓練研究[J].新鄉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76-78.
[2]吳云蘭.定向運動技術結構體系及其完善的探討[D].四川:成都體育學院,2013.
[3]單小忠.定向運動技術群的構建及應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3).
[4]秦玲莉,彭光輝.構建定向運動技術訓練體系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