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麗
(廣東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63)
通過對籃球一元訓練理論的研究使更過的教練員認識到一元訓練理論對籃球運動的重要性,通過對以前認識的糾正與對新理論的認識重新確立目標,開始新的訓練方法,使我國籃球運動朝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
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分析、整理、總結,以期為本文的寫作提供理論支持。
通過對北京體育大學體能、籃球教研室的專家進行訪談,以期為本文撰寫過程中指明方向,為本文的寫作理清思路。
通過對語言進行分析,并通過語言分析來解決一元訓練理論的問題。
傳統的體育運動訓練理論是把技術與體能兩個元素作為研究的理論進行分別研究,分別得出相應的結論,然后將這兩個理論結合起來進行綜合,這樣的訓練理論稱之為二元訓練理論,但是隨著體育運動理論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對這一理論提出質疑,為什么很多球員百米的成績非常好,但是一旦到了籃球場上速度卻不是十分的明顯,有的球員平時測試的時候跳得非常高但是在籃球場上搶籃板的能力不夠強,相反有些球員百米成績不是非常突出但是一到籃球賽場上速度素質相對較明顯,在籃球場上突破能力強,過人速度快,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練員在訓練中把體能和技術單獨出來進行訓練,導致的結果是體能素質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技術訓練中。針對這一現象有的學者提出了一元訓練理論,即在體能訓練中很好地結合技術訓練,使二者融為一體。
高水平的籃球運動員體能與技術是一元的關系,不存在只有體能沒有技術的單一形式,也不存在只有技術沒有體能的單一,體能與技術的關系是兩者相互融合互為整體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一方面的發展促進另一方面的發展,一方面的提高促進另一方面的提高。在籃球運動中很多人認為體能是制約技術發展的瓶頸,因此高水平的籃球運動員的選拔往往注重膚色,認為黑人運動員比白人運動員的發展空間更大,白人運動員比黑人運動員的發展更具有潛力,這是世界籃球賽場的主旋律,但是在研究籃球運動員的過程中我們往往發現有許多特例,比如說后衛線上納什是白人運動員,但是他的技術突出、體能較好,為什么能在美職籃的賽場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林書豪黃種人也能在美職籃賽場上突破游刃有余;姚明作為內線球員在賽場上面對黑種人的防守得分也能夠如探囊取物,這些特例現象說明體能和技術在是一體的,不存在單一的體能和技術的分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體能和技術之間是相互轉換的,體能可以促進技術的改善,技術可以促進體能的進一步提高。
至于籃球運動中先發展體能還是先發展技術的問題在學術界爭論不休,有的學者認為先發展體能,因為體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技術更具有發展的優勢,他們這種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像是很多低級的聯賽,甚至是業余比賽中,往往體能素質好的球員比技術好的運動員更具有優勢,身體素質好的球員在比賽中可以更好地拼搶籃板球、防守,即使在進攻端也可以跳的更高更具有優勢,他們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這種球員如果技術掌握不夠很難在以后的賽場上有更好的表現,像是國內的球員都是在體校成長,體校在訓練過程中更注重的是短期的效益,于是在球員年齡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加大力量訓練,導致運動員在開始階段成績提高很快,但是在后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瓶頸,很難提高,像是很多活躍在職業聯賽的球員很多基本功很差,在比賽強度大的比賽中往往失誤不斷。
籃球訓練中首先應該開始練的是技術,在技術提高了后再進行身體素質訓練效果較好,因為在技術提高后身體素質不高,如果達不到技術的要求,就會促使球員的身體素質加強、不斷提高,而技術訓練提高后在這過程中體能的提高是不斷加強的,這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承受的負荷會越來越大,身體素質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出現良性循環,當球員達到成人水平后技術較為扎實,身體素質還可以不斷提高,像是我們觀察美職籃的球員很多在剛進入職業賽場的時候身體比較單薄,經過幾個賽季的磨練后身體素質明顯提高,技術水平也有所提高,這種才是正常的過程,而不是等身體素質達到一定程度后再進行技術訓練。
在籃球訓練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就是練習上肢力量的時候采用一些單純的訓練上肢力量的手段,而不結合籃球,這樣導致的現象是籃球訓練是籃球訓練,體能訓練是體能訓練,兩者還是不能很好地結合,在練習上肢力量的時候不能夠單純的練習上肢力量,而是全身的協調用力,比如投籃中不可能是單純的用上肢或者用下肢進行訓練,必須是上下肢乃至全身協調用力,在訓練中可以采用投籃姿勢的啞鈴練習,準備動作同投籃前的準備動作相同,屈膝,將啞鈴置于胸前,下肢用力蹬伸上肢協調用力將啞鈴推出,就像是投籃一樣,如此反復進行練習,對這一運動負荷適應后可以適當增加負荷使之超過原有負荷,使運動能力繼續增長。
在練習下肢力量的過程中不是單純的跳躍,可以采用雙手拿球進行跳臺階的練習,在此過程中跳的高度是拿著球的,這樣就避免了在訓練中無球情況下跳的很高而一旦拿球的時候就跳不起來的情況出現。使得在訓練中的狀態可以完全轉化成比賽能力。
在對抗過程中也可以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球員在平時的時候力量素質很強,力量素質高,但是一旦在比賽中對抗能力體現不出來,在比賽中進攻的時候一旦出現對抗動作變形,不能正常發揮出水平,導致比賽中命中率下降,在訓練中可以通過模擬比賽的情形進行訓練,當球員開始投籃或者搶籃板的時候助教推拉球員使其完成投籃,這樣在比賽的時候可以使球員更好地發揮出平時訓練的水平,體現一元訓練的理論。
在一元訓練過程中經常出現訓練與比賽脫節的情況,現在籃球運動的發展是攻守全面兼顧,高度與速度結合,個體與群體統一的方向發展,我國運動員在籃球運動中存在的問題是平時訓練命中率高,但是在比賽中命中率卻很低,這種現象就是二元訓練理論所致,在訓練中必須注重體能與技術的相結合,實現一元訓練理論,教練員不斷加強自身業務學習,使自己在對一元訓練理論的認識上有所提高,使我國籃球運動更好地、更科學地發展。
正確認識一元訓練理論的內涵,并在訓練中使正確運用一元訓練理論,實現籃球訓練科學化、實用化。運用一元訓練理論加強籃球運動員上下肢的訓練,使運動員的訓練與實際比賽更貼近,有利于運動員在比賽中發揮訓練成績。加強運動員在對抗情況下的投籃練習,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命中率。
[1]劉子銘.第30屆倫敦奧運會中國男籃技戰術特征分析及其競技水平下滑原因[D].南京體育學院,2013.
[2]常坤.籃球教學實踐中弱側手技術訓練的實驗研究[D].南京體育學院,2012.
[3]黃開來.對中國男籃在第30屆奧運會上失利原因的分析[D].南京體育學院,2013.
[4]賈齊,樊新蓮,丁洪江.從2002~2003賽季WCBA的技術統計看江蘇交通女籃的努力方向[J].安徽體育科技,2003(4).
[5]郭永波,張明麗,席軍.九運會女籃技戰術風格特征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4).
[6]張俊青,李濱.對中國青年男籃參加第七屆世界青年男籃錦標賽進攻情況的分析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1).
[7]張俊青,李賓.對27屆奧運會中國男籃防守戰術運用情況的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3).
[8]任文曉,張蕾.第28屆奧運會中國男籃進攻能力的比較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
[9]王建國.NBA規則演進的動因與手段[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