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龍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530001)
游戲是人類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對它的定義卻一直沒有定論。《辭海》上的對它的解釋是:“游戲是以直接獲取快感為目的的有主體參與的活動。”
關于游戲的發展,簡而言之就是:伴動物而生,由人類而造。
游戲最早是在動物世界中誕生的,動物在幼年的時候,就觀察并模仿成年動物的日常行為及捕獵動作,這就是游戲的雛形。對動物而言,游戲是一種無意識的本能,是它們適應環境、促進了解和學習生存技能的方式,是生存的必要和本能。
游戲雖然來源于動物,但是卻是在人類世界中真正形成的。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發明了游戲,人類的游戲不僅有動物游戲的本質,還有自身的特點,人類出于自身需要創造了許多游戲。雖是游戲,但卻又具有鮮明指向性,是一種嚴肅的娛樂。
關于游戲的定義,至今沒有定論,而東西方對于游戲本身的認識也不盡相同。
孔子說:“游于藝”,莊子也提及“得至美而有游乎至樂,謂之至人”,二者所說的“游”,都是一種物我兩忘的自由精神境界。由此可見,中國美學對游戲的認識不僅是一種娛樂的活動形式,還是具有趣味的人生體驗,甚至是對人生境界的終極思考。
在西方看來,游戲是一種獨特的活動方式。首先,游戲是外在的活動,是在一定主題之下的外在行為;其次,西方更側重于參與者在心理上的定位,不少西方哲人認為,游戲本身只是一種意向,只要以游戲的心理看待事物,一切活動都可以變作游戲,對他們而言,游戲的態度遠比游戲本身更為重要;再次,很多哲學家都認為,游戲是人類文明的起源,這就是所謂的“游戲說”。
東西方關于游戲的認識雖然不盡相同,但卻并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
關于游戲,有著許多美學上的觀點。席勒認為,游戲僅僅是人類的本能,無任何目的性。斯賓塞則聲稱,游戲是人類在完成生存任務后剩余精力的發泄,同樣無目的性。谷魯斯認為,游戲對于人類而言并非沒有目的,而是人類對于未來生活的準備。弗洛伊德堅信,游戲是人類日常壓抑欲望的外在替代行為。
體育游戲是由游戲派生發展而來,并應用于體育教學中的游戲,是體育教學的輔助手段。體育游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的具有娛樂性和競技性的活動。我國的體育教育一直主張游戲與教學并行,寓教于樂。體育游戲在現代體育教學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體育游戲不僅形式多樣,而且簡單方便,無需太多客觀條件,具有趣味性,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得到身體和心靈的雙重發展。
從定義上講,游戲是人類活動的一種特殊方式,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中的一種特殊方式;從廣義上講,體育游戲是游戲的一種,被游戲包含,而游戲則是體育游戲的上屬詞匯;從二者的因果關系來看,游戲是體育游戲的前提和基礎,體育游戲是游戲的發展和具象,任何體育游戲都是由游戲派生而來,都是游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變種。
2.3.1 目的性
體育游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的前提下進行的活動,具有強烈的目的性。體育游戲雖然是游戲的一種,但是在很多方面并不與游戲相同,游戲本身是否具有目的性,答案尚屬未知,但體育游戲具有強烈的目的性,卻是不爭的事實。
2.3.2 競技性
體育游戲雖然具有讓學生放松愉悅的功效,但其本身卻同樣具有強烈的競技性。進行體育游戲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技能,而體育游戲多是需要多人的參與和競爭,這就使得體育游戲具有明顯的競技性。不過,體育游戲都是以放松身心,促進彼此為前提的,所以體育游戲帶來的競技性并不殘酷,而是一種良性的競爭。
2.3.3 靈活性
體育游戲多是體育項目的熱身運動和調節活動,同體育項目相比,體育游戲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實踐性。大多體育項目都需要專業的器材、場地和專業人員,例如足球比賽就得需要足球、球場還有專業的裁判,但是體育游戲并不需要太多的條件,在任何場地、人員和時間的條件下,都可以創造并進行豐富精彩的體育游戲,這是體育游戲最為明顯的特征。
2.2.4 教育性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的諸多方式之一,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的根本在于其教育意義,體育游戲作為教學體系下的重要手段,無疑具有直接而長遠的教育意義。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和強化,同時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審美情趣,讓學生得到了多方面的進步,其教育性不言而喻。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方式,對體育教學的有著特別的輔助作用。
3.1.1 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是體育游戲實際應用中的第一個階段,也是體育教學課程的開始階段。在正式的體育教學之前,教師一般都會讓學生做一些基本的熱身活動,如慢跑、廣播體操等等,但是這些傳統的熱身活動缺乏趣味性,容易讓學生產生倦怠心理。因此,教師可以從實際情況出發,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做一些新鮮科學的體育游戲,既可以達到熱身的效果,又能讓學生的身體和情緒興奮起來,快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3.1.2 教學階段
教學階段是應用的中間階段,也是核心階段,主要是基礎知識技能的教學和身體素質體能的練習。在傳統教學中,這二者的練習都過于辛苦和枯燥,容易讓學生產生抗拒感。在教學階段,教師可以用體育游戲的方式替代傳統模式,例如在投球訓練中可以讓學生分組比賽,既可以練習學生的投籃技術,又可以讓學生放松身心,快樂地進行體育鍛煉。
3.1.3 結束階段
結束階段的任務是通過調整活動,達到放松身心、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目的。在體育教學的結束階段,教師應該讓學生在長時間的運動之后得到身體和心理的舒緩,這時候,可以組織一些慢節奏、低負荷的體育游戲,讓學生逐漸恢復到平靜寧和的身心狀態,讓整個體育教學過程圓滿科學地結束。
中國自古以來就一直推崇寓教于樂的教學思想,體育游戲在教學過程中的廣泛使用,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師傳授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繼而最終形成終身的體育意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體育游戲的使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身體,又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質,在身心兩方面都得到了進步和發展,能夠更好的面對以后來自生活和社會的挑戰。
體育鍛煉并不僅是單純的身體活動,同樣也具備著智力因素。體育游戲的過程不僅學生揮灑汗水鍛煉身體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提高自己的均衡性和綜合分析能力的過程,需要充分發散思維,舉一反三。體育游戲綜合了各種運動的運動特點和思維模式,在不知不覺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智力水平都會得到充分的鍛煉和進步。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競爭越發激烈,來自社會的挑戰也日益嚴峻。體育游戲雖然是輕松愉悅的,但是同時也是極具競爭意味的,游戲的各方在游戲過程中不僅要運用自己的身體,還得經常運用自己的創新思維獲取勝利。學生在進行體育游戲的同時,也培養了自己的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
從諸多方面來看,體育游戲無疑的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游戲在體育教學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不可取代的。
[1]席勒.審美教育書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2]李秀華,沈子海.游戲在體育專業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3(2).
[3]王丙新.論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和運用方法[J].教育與職業,2006(26).
[4]李嘉麟.淺談體育教學中怎樣巧用體育游戲[J].教學與管理,2013(21).
[5]李小生.學校體育教育中體育游戲的設計與合理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3(21).
[6]黎桂彬.探析體育游戲在高校體育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10(11).
[7]杜文,楊遠波.在大學普通體育課中融入拓展游戲的實證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0(12).
[8]王英.基于體育游戲特點創新高校快樂體育課堂[J].教育與職業,2012(33).
[9]邵潔莉.創新游戲提升體育教學質量[J].現代教育科學,2012(2).
[10]于貴身.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價值[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