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 【人大代表】 安徽省話劇院副院長
本刊記者/齊尚
發展創意農業,是調整農業經濟結構,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和農民增收的有效舉措,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科學有效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全國人大代表朱海燕,對關于加大創意農業發展力度、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順利穩健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一、創新機制,加強引導,構建創意農業組織。建議以政府名義印發加快推進創意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并出臺相關激勵扶持政策。把發展創意農業納入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綜合協調機構,開展創意農業資源調查,研究制定創意農業發展規劃,督查落實工作。同時組建專業的創意農業研究機構。
二、編制出臺創意農業發展規劃,引領創意農業發展。組織編制《創意農業發展總體規劃》,明確發展方向、具體目標和推進步驟。應發揮優勢產業、特色品牌作用,突出農業龍頭企業創意、特色農業品牌創意,選擇一批骨干龍頭企業,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建設現代農業的新型創意農場和名優特新優勢創意農業產業帶,形成現代特色創意農業主導產業;緊緊圍繞農業示范園、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標準化生產,創新種養方式、營銷方式,積極開發新特優新品種;要突出農業節會創意,舉辦好農業節會,創新農業會展的發展思路;突出農業觀光旅游創意,深度開發鄉村旅游資源,推進農業旅游向集約化、規模化、特色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突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意,積極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創意農業中的作用,把創意農業延伸至田間地頭,切實打造一批創意農業示范縣、示范鎮和示范村。
三、搭建創意農業投融資平臺,保證創意農業發展資金。各級政府要建立扶持平臺,積極安排創意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貸款貼息、項目補貼、政府重點采購和后期獎勵等方式,重點扶持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創意農業項目;建設創意農業投融資平臺,為中小創意農業企業投融資和咨詢、評估、策劃及運營管理提供專業服務;進一步拓寬創意農業投資領域,探索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導向、社會投入為主體、金融資本為依托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拓寬創意農業投入渠道,切實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創意農業的新格局。
四、加強創意人才隊伍建設,吸引培育多層次的創意農業人才。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人員,實施農村創意人才培訓工程,培養創意農業專業團隊和實用人才,設立“創意人才獎勵資金”,對在創意農業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優秀人才進行獎勵。支持農業院校和科研機構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農民培訓。聘請相關的專家學者、藝術家為創意農業發展出謀劃策;引導城市創意設計、營銷策劃組織和大中專院校、科研機構等進軍創意農業;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培養、引進和聘請高端人才發展創意農業。
五、加大創意農業的宣傳推介力度,營造良好的創意農業氛圍。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創意農業,激發全社會參與創意的熱情。要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介,重點宣傳國內外創意農業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讓社會方方面面感受到創意農業帶來的巨大效益。要重點圍繞新興產業和特色品牌,開展創意農業大討論、大交流、大展示活動,增加公眾對創意農業的關注度、參與度,盡快在全社會形成發展創意農業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