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建華 張媛 桑曉東
目前,國家大力倡導和重點推廣應用的技術創新方法之一是TRIZ理論(發明問題解決理論)。幾年來的實踐證明,TRIZ理論推廣應用的前提和基礎工作是培訓,特別是成人培訓。成人培訓是成年人(通常指在職在崗人員)通過學習獲得與工作相關能力的一種活動,是以實現發展目標和滿足現實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培訓在職人員在知識運用、操作技能,以及對于工作績效起關鍵作用等方面的行為能力。成人培訓的投入與生產效益、工作效率的提高密切相關。據世界銀行的發展報告顯示,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富的64%來源于人力資本、16%來源于貨幣資本、20%來源于物質資本。因此,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及其培訓,尤其是成人培訓,具體到每個企業和單位更是采取各種策略和方式方法,努力提升職工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技能,同樣,對于我國來講,加強以創新及創新方法為主題的成人培訓不僅具有現實意義,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我國企業界一直都在做技術創新工作,但是,由于受到思維方式的制約與缺少方法學的指導,在技術創新方面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行業思維模式僵化,存在一定的思維定勢和思維慣性;二是創意設計沒有上升到一定位置,往往是應急時的無奈折衷;三是知識面相對較窄,本專業以外的知識關注或知之甚少;四是對外部方法缺乏借鑒和比較,不能引入相適應的創新方法;五是缺乏有效的創新手段與方法,創新效率和效能比較低下;六是對于固有技術創新方法與管理技術創新方法缺乏有效銜接,往往各自為陣和相互脫節;七是對本企業技術知識很少進行有效管理,研發投入重復或技術知識流失;八是在技術制高點上,無法準確地預測技術產品的未來與進化方向;九是更多地關注某一個技術問題的解決,忽視多個技術方案向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的形成;十是忽視專利的應用和挖掘,即對有效專利的侵權規避與失效專利的拿來利用,等等。這些問題都與TRIZ理論培訓中需要解決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有關,也是TRIZ理論培訓的基本任務和主要內容。
TRIZ理論的現代成人培訓,是按照現代成人教育理論,圍繞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創新型國家乃至創新型企業的要求,應運而生的一種現代培訓方法。它與傳統成人培訓、一般成人培訓相比,從培訓模式和內涵上看,有其各自不同的特點。
傳統成人培訓是相對于我們從小學到大學的“成長性教育”而言的。在形式上,成人培訓把學校課堂搬到企業等現實課堂、把全日制學習變成在職在崗不脫產培訓或短期脫產培訓,但是,其培訓的總體上、本質上沒有脫離學校式的教學方法。在內容上,學校教育一般著眼于人,著手于事,人與事相對分離,其人的發展定位不太清晰,自覺參與度較低,有效性較差,關聯性較弱等。而現代成人培訓則更加著眼于事(就是實際情況和問題解決),著手于人(履職和實施的特定人員),功能目的性清晰,與企業發展目標緊緊相扣。通過這樣的培訓,既能促進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與提升,同時,也能加速企業相關人才的培養和成長,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將成人培訓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對企業從事技術研發工作而言, TRIZ理論培訓屬于成人培訓,也屬于現代成人培訓的特殊范疇,除了遵循傳統與現代成人培訓的一般規律外,還具有其特殊的目標屬性,這就是TRIZ理論成人培訓在現代成人培訓一般具有的專門性、專業性兩大特性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專有屬性—專利性。由此,TRIZ理論培訓賦予了區別于一般成人培訓的新內涵,即在一般的技術培訓中,要求的是解決技術問題的創新方案,而TRIZ理論培訓則以產生的技術創新方案向形成專利為最高目標,不僅要求提出解決技術問題的創新方案,而且包括獲得系列技術方案形成的相關專利,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強調TRIZ理論培訓的“專利性”目標,也就成為創新工程師區別于一般專業工程師的標志之一。
為此,在TRIZ理論培訓中,要根據成人學習培訓的心理與生理特點,特別是針對TRIZ理論培訓特有的專門性、專業性和專利性三個基本屬性,形成應對策略與方法,正確處理好十個方面關系及其應對策略,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十個方面關系和應對策略是:①講授互動中的“動與靜”關系。如成人培訓的連續講授時間必須掌控在5~15分鐘以內,要有一定的輕松話題,穿插互動或提問作答環節,收攏其松散的思想,使受訓者“靜下心”來,跟上培訓的節奏和觸發進入“興趣”軌道。②知識傳授中的“新與舊”關系。如及時融入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包括焦點人物、突發事件和研發進展等,組織互相啟發的交流活動,突破固有知識的束縛和思維上障礙、定勢、慣性,同時,采取因勢利導的方式,挖掘成人已有知識和經驗這個“金礦”,進行結構化研討和案例教學。③接受知識中的“強與弱”關系。如根據受訓者的個體素質,在授課之外,加強個別輔導,諸如成立年齡相宜的學習小組、采取“世界咖啡”交流等方法,以強扶弱,以長補短,相互促進和提高。培訓師一般要扮演教師、輔導員、組織者的多重角色,通過設計不同主題,增加年青人實際鍛煉的機會。④教學安排中的“工與學”關系。如培訓時間一般安排短期脫產,或者在節假日及其他工余時間,或者分散自學與集中輔導相結合。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采取初期提問方式和隨時檢查方式,讓受訓者了解掌握的程度和看到存在的差距,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以便產生學習的愿望。⑤把握重點中的“先與后”關系。如根據成人受訓者最能記住的信息是開始的和結束的、特殊的和有關聯性的信息記憶特點,重視培訓的開始導入、結束總結兩個主要環節,提綱挈領,突出重點,把成人的思維邏輯與授課流程相一致,強化信息的邏輯與關聯,筑牢系統學習的基石。⑥知識應用上的“遠與近”關系。如針對成人學習是一種問題導向的、密切結合真實生活情景的、目的性極強的學習過程,注意學與用的結合問題,不必局限概念、涵義等理論說教,側重于解決當前實際問題的操作技能性教學,同時,根據受訓者的層次與需求,注意調動“興趣點”的學習積極性,爭取立竿見影的效果。⑦認知問題上的“難與易”關系。如采取富于變化的多種形式的信息把受訓者左、右大腦的認知功能調動起來,要重視視覺效果,有條件時多用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形象表示。授課的PPT切忌整版都是文字敘說,講義最好要預留記錄空間,培訓中不時用“對不對”、“是不是”、“好不好”、“有沒有”等提問形式,增強受訓者記憶累計和重現,進一步獲取對相關知識的認知確認。⑧培訓效果的“實與虛”關系。如針對成人希望“肯定自己”、“社會承認”的心理特點,在培訓中多用及時提問、及時評價、及時表揚的方式,給予受訓者以心理滿足,實時看到自己的培訓效果,同時,盡可能將培訓成果載體化、顯性化,如要求做好課后作業和及時批改,培訓自我小結和感想體會,幫助受訓者盡快取得專利證書、獎勵證書,寫入設計規劃方案和發表論文等。⑨課程設置的“深與淺”關系。如對于領導崗位的成人,要求注重概念知曉、觀念形成,可采取普及型、宣貫型、啟動式、高層論壇等培訓方式;對于技術主管的成人,要求掌握要點和關鍵,注重系統的聯系與銜接,可采取應用型、專題培訓、案例研討、高級研修班等培訓方式;對于技術骨干的成人,必須注重細節,能夠實際操作,提出技術方案乃至獲得專利,可采取研究型的深度培訓,逐級提升培訓等方式,培養成為創新工程師。⑩創新過程中的“想與做”關系。如針對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一般比較追求“做”而忽視“想”的傾向,通過大量案例說明TRIZ理論屬于“想”的范疇,防止將TRIZ理論泛化和“神話”,或者以慣性思維看待TRIZ理論,淡化了TRIZ理論的價值。這里主要是闡述三個方面認識:一是創新過程中“想”(想象)的特別作用,如俗語“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表明了思維、想象的特殊重要性;二是創新過程中“想”與“做”(做成)在狹義上講還是有區別的,如“從無到有、從虛到實”的差異,相對而言,兩者還是不一樣的,不能完全混為一談;三是創新過程中“想”與“做”的邏輯關系,如俗語“想都想不到,何談做得到”,表明了“先想后做”的行為過程。由此,引出創新工程師與專業工程師的標志性區別之一,奠定了創新工程師的社會地位,從而提升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時,對創新工程師及其創意設計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以便更好發揮創新工程師的作用。
總之,TRIZ理論作為一種創新思維的哲學、一種創新方法的理論、一種概念設計的方法,通過培訓師引入到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中,將幫助企業破除技術創新的思維束縛、方法困惑和工具缺失等問題,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效率的提高,具體來說,培訓師要與企業一道組織“希望打破常規的、有想法的創新人群”,系統地進行TRIZ理論與方法的培訓,拓寬知識面,挖掘成人潛能,提升創新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培訓師起著催化師、引導師、教師、法官與組織者等多種角色的作用,這是其他培訓師不一定能兼顧做到的,從而賦予了TRIZ理論培訓師重要的、特殊的工作內涵和職責。
通過研究的結論是:
(1)TRIZ理論成人培訓是取得創新工程師認證培訓的主體培訓之一,是以幫助獲取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為高級目標的培訓,當然中級目標也可以是技術創新方案等解決實際問題的成果。
(2)TRIZ理論成人培訓針對成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在注重實際情況,注重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區別對待和分類施教,以獲得最佳的成效。
(3)TRIZ理論成人培訓所具有的專門性、專業性和專利性,不僅僅是其培訓的特殊屬性,也是引導TRIZ理論培訓的方法之一,其內涵還值得我們不斷地研究與深化。
1.劉燕華,李孟剛.創新方法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2.高曉芹.知識經濟時代企業員工創新能力開發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1):196.
3.孫曉雷,牛金成.現代成人培訓理念與培訓質量[J].中國成人教育,2010,(18):30-31.
4.劉小莉.企業員工創新能力的培訓機制[J].成人教育,2011,(12):27-29.
5.張維君.我國當前企業員工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8,(11):93-94.
6.劉玉平.淺論成人學習理論在企業員工培訓中的應用. www.studa.net/renliziyuan/110909/09433049-2.html
7.圣才學習網.成人學習特性與企業員工培訓. http://yingyu.100xuexi.com/view/examdata/20100115/BC781A1BB106-4AFE-80DB-C889E04371B3.html.
8.俞蓉.認識成人學習特點有效開展員工培訓.h t t p://w w w.q i k a n.com.cn/Article/xbdk/xbdk201202/xbdk20120245.html.
9.劉小倩,高洪濤.發達國家成人教育的特點及對我們的啟示[J],中國成人教育 2006,(10):109-110
10.孔麗娟.淺談如何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學質量[J].http://wenku.baidu.com/view/cad33b145f0e7cd1842536c0.html, 2012-05-31.